2023年11月1日星期三

好文要文🇨🇳 🇹🇼 🇭🇰 亚里士多德不存在,金灿荣的话靠谱吗?雷叔说事 |2023-10-31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消息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且不可理解为是我们的建议。[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1、亚里士多德不存在? 最近,网红学者金灿荣教授的一段话引发舆论哗然。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此言一出,有人叫好,有人骂。 叫好的人表示,西方人老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指指点点,现在我们也该想办法反击了。 就该多些像金老师这样挖西方祖坟的学者。 赞助信息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骂的人则说:老金,你个搞国际关系的,懂多少历史学?不懂的东西,张口就来?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一直以来,简中互联网上就流传着“希腊伪史论”的江湖传说。 这套理论拥泵众多,流量可观。 一些历史爱好者们坚信,西方引以为傲的那段古希腊、古罗马的光辉岁月其实根本就不存在,那玩意儿是欧洲人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杜撰出来的。 赞助信息 理由一:西方没什么像样的文物,如果他们祖上很有文化,为啥要满世界去抢别人的文物?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理由二:古代书写材料很珍贵。西方古人的书那么长,要杀多少只羊,做多少羊皮纸,才够他们写书?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理由三:西方讲出的古希腊、古罗马故事里,历史事实和神话传说混在一起,一看就是造假。 赞助信息 理由四:“希腊伪史论”并非网友自嗨,一些学者也在研究。比如,何新和黄河清。 此外,还有一些听上去就很诡异的理由。 比如,一些西方名词读得快点儿很像中国历史名词的谐音梗,“亚里士多德”像“永乐大典”,“圣经”像“山海经”,“苏美尔”像“夏朝(summer)”。 “文艺复兴”这个词是法国历史学家在19世纪中期提出的,所以文艺复兴运动也是西方人乱编的。 金政委说亚里士多德不存在,显然不是他自己的新发现,而是受了这套理论的影响。 其实伪史论派质疑亚里士多德不是一天两天了。比较高级的理由是,他的全集里有不少是后人“借壳上市”,借他的名号写的“伪作”。 这一点是事实,但由此推论这个人不存在,逻辑上讲不通。“一个人是否存在”和“一个人的学说掺着多少后世伪作”,显然是两个问题。 这事儿搁到孔子身上也一样。 我们今天也看不到孔子的真迹。《论语》是他学生编的,而且汉儒还根据时代需要对原始文本进行了修改。 我们能据此说孔子不存在吗? 2、细究金老师这番话,问题还不少。 首先,其中的逻辑不太严谨。 因为某人懂得太多了,写得太多了,所以他不存在? 这…… 孔子听了瑟瑟发抖:我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博学多才,所以我不存在? 要知道在知识分科不那么精细的古代,各个学科之间的鸿沟没那么大,每个学科的知识量也相对有限。“精通”n门学科,并不意味着此人放到现在能拿n个博士。 人家勤奋好学、兴趣广泛、见多识广,有什么问题吗?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用今天的观点来看,亚里士多德貌似是个文科、理科双通的学者,天才到让人觉得难以置信。但就当时的知识生产水平来看,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赞助信息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的一个奴隶主中产家庭。他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在父亲的熏陶下,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科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青年时代,他前往雅典柏拉图学园学习,在其中度过了20年时光。在老师柏拉图的影响下,他积累了丰厚的哲学知识,并通过勤奋钻研,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 可以说,凭借着勤奋努力和勇于质疑的精神,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还一度担任过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他说的话全都正确。他在天文学、物理学上的很多观点就被后来者颠覆。毕竟,再强的大脑也无法跳脱时代和技术的限制。 其次,金老师说13世纪之前的文献没提到过这个人,他留下了300万字的著作不符合古典文献言简意赅的特征。 这些说法,学术界恐怕不会认可。 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苗力田主持编译的10卷本《亚里士多德全集》,序言就讲明了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哲学教师,亚里士多德在讲授和著述中大概度过了40年生涯。他所留下来的作品,仅依公元2世纪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rtius)在其《著名哲学家传》中保存的目录所载,就有164种400余卷,共计445270行。” 你看,至少公元2世纪就有人提到过他呀。 再往前追溯,出土于希腊的断碑“帕罗斯碑”(公元前264/3年)首次提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名字。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提过他,古希腊的后辈哲学家提过他,一些神学家提过修道院藏书中存有他的著作,某些博学的主教还在自己的著作中频繁提到他。比如,著名的伊西多尔教父(Saint Isidore of Seville,约560-636年)就在代表作《词源》中11次提到亚里士多德。 赞助信息 显然,亚里士多德根本不是从13世纪的史书缝里忽然冒出来的。 当然,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上述那164种作品未能存世。我们现在只能见到47种,而这之中还有13种是后人假借亚里士多德之名的伪作。 依托传世的古老手稿,德国学者伊曼努尔·贝克尔(Immanuel Bakker)主持编纂了《亚里士多德全集》,将署名亚里士多德的所有作品进行了汇总。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我们中国学者在翻译的时候,考虑到伪作也有文献学和学术史的价值,所以在成书时也进行了保留,只是进行了标注区分。 金老师会认为“亚里士多德写了300万字”,可能是因为现在的中文版全集一共283万字,约等于300万。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可他似乎忘记了一件事: 赞助信息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之所以传世,不是因为他自己写了一堆书传到了现在,而是他学生在收集他残存手稿的基础上对他的思想进行了整理、汇总,由此保留并传承了他的学说。 而中译本全集的283万字里有亚氏学生的编辑、创作、引申,有后人打着他名号的伪作,还有中文翻译的文字增删效应…… 亚里士多德一生到底写过多少个字,我们无法考据,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其实,只要发挥一下钞能力,去中国知网上下载一篇叫《亚里士多德学说在中世纪的传播研究》的论文,就能把这里面的细节理清楚了。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所以,不要说没人考证过这个问题,更不要觉得专业领域的学者还不如你懂得多…… 赞助信息 考辨源流的工作,人家早就在做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手动狗头)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对待孔子的时候,我们严谨地通过考古资料和纸上文献对读的方式,探索先贤的思想及其流变。 碰到亚里士多德,难道不应该用同样严谨的态度吗? 有人估计还会继续追问: 既然亚里士多德的原始手稿已经面目全非,欧洲还经历了整整一千年黑暗愚昧的中世纪,那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没有断流呢? 那些著作怎么躲过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戕害?又是怎么重回欧洲的呢? 其实,学界现有的研究也爬梳过这些问题。上面那篇论文也提到了,你如果不信,可以自己花9块5下载下来研究一下。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在宗教神权不那么膨胀的拜占庭帝国,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从未断绝。 赞助信息 这个帝国以希腊语为官方语言,最高统治们也很期望民众多学古希腊文化,提升文化素养。所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很自然地在此代代相传。另有一些拜占庭僧侣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引入到思辨神学中,这些都是保存工作啊。 之后,亚氏的学说还流向了阿拉伯世界。过了很长时间,再跟着东征的十字军重回西欧。 当然,如果你说这些说辞都是西方人系统性的造假,不能用伪史证明伪史,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并不是和神学铁幕下的西欧完全绝缘。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一些有学问的教父早就试着把古希腊哲学囊括进基督教的体系中,希腊哲人甚至被视作基督教的先驱。修道院里也留存着这类典籍,供僧侣学习。 不过,在中世纪的教育体系中,哲学是神学的陪衬,这是个大方向。僧侣们所关注的主要也是亚氏学说的逻辑学部分。他那套自然哲学一度被教廷下过禁令,只不过没有被完全严格封禁,在学术小圈子里还有传播。 到了13世纪的时候,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为了把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吸纳进基督教的哲学体系,还专门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请了好友对各个版本的亚氏著作进行整理、翻译、定讹,对其中的伪作进行考证,以求廓清研究对象的庐山真面目。 赞助信息 如果亚里士多德在13世纪前根本不存在,这群人又何必费这个力气呢?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至于很多人纠结的书写载体问题,其实也有现成的研究可以参考。 亚里士多德时期的书写载体应当是古埃及出口的莎草纸,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羊皮纸。 到了7世纪的时候,来自阿拉伯世界的莎草纸断供了,纸和书籍就成了西欧的奢侈品。这确实影响到了普通人接触知识,但那些修道学者还是有机会一睹书籍的。 可是,“为什么古埃及没留下莎草纸著作,而古希腊的莎草纸文献却汗牛充栋呢”?这事情不蹊跷吗?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被这些段子困扰的朋友们,建议了解一下古埃及的医学书《埃伯斯莎草纸》。 赞助信息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还有古埃及的都灵莎草纸地图。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3、说实在的,西方古典学在中国虽然算不上是绝学,但也属于冷门学科,因为它对研究者的语言功底、学术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情况在西方也是一样的,他们那儿的史学家、考古学家里也没有太多人能琢磨明白三星堆、夏商周。 赞助信息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冷门学科能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显然不完全是因为大家对历史感兴趣,更多的人是在借历史发泄情绪,表达对现实的看法。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在一些人看来,你如果不支持“希腊伪史论”,就是五行缺钙,就是在西方面前跪久了站不起来。身为中国人,就该扒西方的底裤,挖西方的祖坟…… 但我觉得在讨论历史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魔怔。 “祖上阔过”不能说明你现在牛掰,“祖上邋遢”也不能证明你现在不行。盲目纠结祖上如何如何,只会陷入一种“老子英雄儿好汉”的逻辑陷阱。 同时,不要以为搞这么个经不起推敲的伪史论,就意味着“爱国”,就能破除西方中心论对中国的影响,就能为国家做贡献。 一位青年学者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大家细品吧~ 赞助信息 更可怕的是,当你把“希腊伪史论”的逻辑腾挪到其他文明古国身上,其杀伤力也很强。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当回旋镖扎到中国的时候,画风可能变成这样: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可炎帝黄帝都是上古传说里的人物,他们真的存在吗?有人见过他们本尊吗?这是不是造假了?” “为什么炎帝黄帝的传说在先秦典籍里只有寥寥数语,到了两汉以后就变得很具体很详实,这是不是造假了?” “‘中华民族’这个词汇是梁启超在近代提出的,古代没这说法,所以这个概念毫无意义。” “夏禹治水是不是造假了?远古时代的交通水平、技术水平这么有限,他是怎么做到四处赶路,四处治水的?” “商朝人在追溯自己先祖的历史时会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鸟怎么可能生出人?商朝的历史肯定造假了。” 大家脑补一下这些说法,是不是很离谱?很无语? 反观“希腊伪史论”,是不是同款荒谬? 这类旁门左道式的质疑,不仅不能推动学术进步,还会制造撕裂,甚至带来反噬。 所以,还是珍爱生命,远离谬论吧。 您或许还感兴趣下面几条新闻■ “世界之眼”去世了:见证巴以战争真相的人(组图) ■ 蜗居在城中村的“白领”们,假装体面是最后的倔强(组图) ■ 中国人真是在过万圣节吗?(组图) ■ Open AI首席科学家:ChatGPT可能已经有了意识(图) ■ 一代大师告别影坛,舒淇失去了最懂她的那个男人(组图) ■ 中国式荒诞:社交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割裂(图) ■ “戴眼镜”火的第一人,他有啥魔力?(组图) ■ 成都最网红的片区,长满了社恐的年轻人(组图) ■ 过个万圣节就崇洋媚外了?(图) ■ 首尔梨泰院重迎万圣节,穿戏服的人少了(组图) ■ 残酷真相:寒门难再出贵子(组图) ■ 中国人,你为什么对休假有负罪感?(组图) ■ 李克强:北大的先生们(组图) ■ 我非常担心有些人奇怪的“中国文化优越感”(组图) ■ 李总理去世,十里长街送总理将再现?(组图) ■ 告别“老友记”钱德勒:他用开玩笑伪装了悲剧的人生(组图) ■ 我可太爱上海的万圣节了(组图) ■ 过万圣节不是崇洋媚外,别再自诩正义地举报了(组图) ■ 让年轻人知道,职业晋升,靠和人喝酒没用(图) ■ 上海万圣节“明星”整活,扯出某些人心中的“辫子”(组图+视频) ■ 伊万卡丈夫称犹太裔在沙特更安全,讨好金主却是实话(组图) ■ 巴以冲突后,犹太人成了互联网的“头号恶人”(组图) ■ 纽约“挺巴勒斯坦”大游行瘫痪了华尔街(组图)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0 0 Google: super cool 15 相关图集 蜗居在城中村的“白领”们,假装体面是最后的倔强 33 / 334 贞观 © 2023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馈意见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1234567891011121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