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私塾纪念馆 取消中小学 开放克隆人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好文要文🇨🇳 🇹🇼 🇭🇰
“年纪轻轻,负债累累”,已成为年轻人日常状态腾讯新闻 |2023-11-01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消息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且不可理解为是我们的建议。[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Cuteness Unleashed
0:00 / 0:00
过去十数年,中国基层社会急遽变化。一边是以县域为主体的城镇化快速推进。据统计,中国城镇化比例已经达到65%;另一边则是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其生活习惯和行为逻辑,或显性或隐性地与之共振。
如何理解基层社会和个体行为的变化?我们计划用10个关键词展开讲讲。
第一个关键词是“透支社会”,共三篇,此为第一篇。
“透支行为成为年轻人身体的无意识”
问:“透支社会”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吕德文:这是我和我的团队观察总结出来的,我是主要的表述者。这几年我们团队在大规模的调研中非常清晰地感知到这个社会形态。
前几年,我在调研中碰到很多年轻人,20多岁就已经负债累累,这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按理说,年纪轻轻一个人生活,没有家庭负担,自己工作赚的钱肯定够他的开支。
比如,像我这代人,我的同学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一般都可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有的还能存钱寄回家。
我们这代人的行为逻辑,基本上还是继承了上一代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尤其在消费方面,我们会很谨慎,不会在没有条件的时候使劲消费。
但是,透支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现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借多少钱,花多少钱,一直处于负债中。虽然他很想把钱还完,过轻松没压力的日子,但大部分人永远都还不完,因为透支性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并且转化成了身体无意识的行为。
问:以前也有借钱消费,和现在所谓的“透支社会”有什么不一样?
吕德文:以前你能够透支的是你的熟人,所以透支额度非常有限。熟人之间有信任机制,能对你的欲望进行节制。
比如你跟我借钱,第一次我借给你了,第二次我会犹豫一下,前面还没还,我要不要借?等到第三次再借,我就知道你这个人信用已经破产。借不到钱之后,有的人可能就会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从而做出改变。但是现在,网络借贷(注:不规范时期)的特点之一是它没有严格的识别机制和约束机制。
我之前访谈过一个对象,他跟我说你只要拿一张身份证出来,就可以借10万块钱。10万块钱意味着什么?他那个时候每个月工资可能就4000,要存下10万块钱,至少得工作5年,是不是?相当于你工作5年以后,才可能有10万块钱存款的消费水平。
赞助信息
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后,年轻人可以提前5年就消费,而且会成为一种习惯,永远提前5年,有的甚至提前10年。他用身份证透支10万,再用房产证透支100万、200万。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把消费社会的逻辑加速膨胀了。
问:放大了个人的消费欲望。
吕德文:对,把个人的欲望极度地放大。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很有钱,一毕业就有10万可以花,对吧?其实,10万说多也不多,很快就可以花完。但是你一开始就欠了10万,后面就可能越欠越多,最后扛不下去。
这是我在研究今天年轻人生活逻辑时遇到的非常大的冲击,这是我的一个缘起。
问:看起来透支行为还只是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怎么能说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
吕德文:其实不单单年轻人这样,我们今天整个社会都是如此,城镇化快速推进,出现了这么几个现象:
第一,所有人都要过上都市化的生活方式,都市化生活方式的前提是两个东西,房子和车子。年轻人没有钱,最后房子和车子的成本就直接转嫁到中年人身上,导致他们也出现了透支。
问:发生了透支转移。
吕德文:对,所以现在中年人也是透支的,因为你得为自己小孩结婚准备房子和车子。房子车子加起来没有100万也有80万吧,即便中西部地区,50万总得掏吧,这钱从哪儿来?
这是城镇化带来的第一个影响。
第二个影响是基础的生活方式。不是提供了房子车子就行了,你还要提供相匹配的一整套生活方式,最简单的水电费你得付吧?
我们之前做过调查,一家三口(一对年轻夫妇加一个孩子)在县城普普通通的生活,一个月至少也得3000块纯生活开销。
对年轻家庭来说,维持这样的生活并不容易。妻子因为要带小孩,基本上没有收入,可以算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丈夫每个月工资也就五六千,高的话八千,每个月自己还得花一千,再加上车贷房贷,基本上不剩什么了。所以,我们调查中很多年轻人,二三十岁,找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底薪至少1万。
问:因为他要覆盖他的生活。
吕德文:对,维持生活。他在县城,必须有1万块钱的收入才能维持他的生活。
赞助信息
问:那这很难找。
吕德文:所以你看为什么外卖骑手很多,因为骑手前几年的收入还可以。七八千的工作是可以找得到的。你不要以为他们是为了什么自由,当然确实相对自由些,但更主要还是因为这个行业赚的钱多。
问:也比较轻松?
吕德文:不轻松,骑手不轻松,主要还是因为工资收入还可以,相比平均工资收入要多一两千,这样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不过,这属于比较好的情况,大部分人是维持不下去的。这时候,父母就得反过来支持年轻的子代家庭,补贴他们生活的消费。
所以,简单来讲,在最近十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不单单年轻人在透支,中年人也在透支。
问:以前我们老说中国人喜欢存钱,我们是高储蓄国家,照你的观察,现在已经不是了?
吕德文:表面上看我们可能还是高储蓄国家,但是储蓄人的社会身份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前高储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普通的农民,现在绝大多数普通农民是没有储蓄的,他们已经被掏空了。现在储蓄的主力是像我这种有工资收入的人,尤其是城里的退休人员。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社会是高储蓄和高透支两极分化,高透支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逻辑和生活习惯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
比方说急功近利,哪里钱来得快他就去哪里,像我们前面谈到的外卖骑手。外卖骑手还是相对正规的选择。前几年我在调研的时候发现网络赌博在年轻人中很风行,为什么?跟透支社会有关。网络赌博本身是导致透支的一个原因,但它也是结果。这些年轻人把能借的地方都借完了,最后只能铤而走险去搞网络赌博。
我调研中遇到的二十几个年轻人,他们都在搞网络赌博,最后也都负债累累。刚走入社会的三五年,他可以不断透支来维持高消费的生活,三五年以后维持不住了,能办的信用卡都办过了,各大平台也都借完了,最后陷入赌博。当然网络赌博一开始也未必全是为了赚钱,它也有好玩、刺激的一面,契合年轻人亚文化。
再比如说网络诈骗,跟透支也有关系。我调研了不少跑到缅甸搞网络诈骗的人,很多人其实不是被骗去的,而是主动去的。一般年纪比较大,有工作有家庭的人不会去,去的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国内混不下去,又不好意思也不敢向家里要钱。他的财务已经破产,孤立无援之下就想去搞一把。
赞助信息
问:他其实是知道的,很清楚自己的行为。
吕德文:非常清楚。
问:刚才我们讲了年轻人和中年人,那老年人呢?他们在透支社会里是什么样的?
吕德文:老年人某种意义上被忽略了。
问:就是没有人管老的,因为全部资源都给了小的,而且还负债。
吕德文:对。很多老人在现实当中就没人管,出现了养老危机,这个客观上也跟透支社会有关。现在很多老年人基本上都是自养状态,自己养自己。
问:我看好多年纪很大的老人还在种田或者干活,他们是什么样的状况?
吕德文:我觉得应该分两方面来看。老年人还能干活的时候继续干活,有的还真不是被迫的。应该说大部分不是被迫的,其实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今天的老年人基本上没有直接嵌入到透支的逻辑里去,而是被动受影响。所以他们还秉持着过去节俭的生活逻辑,只要能干他就要干,只要能存到钱他就要存。我在调研中碰到的最典型的表现是什么呢?很多老年人他只要有条件,都会把自己办身后事的钱提前准备好。
但现在有一种情况,就是老人干不动了,生活有困难了,自己存的一点钱也花完了,或者不敢花,想留到最后一刻,这个时候他就很希望自己的子女来照顾自己,支持自己。但有些子女就扭扭捏捏,老人的生活就会不如意。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社会的一个悲剧,我们很难用纯粹的道德去评价,但确实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您或许还感兴趣下面几条新闻■ 威马汽车:国内新能源车的缩影(组图)
■ 上海万圣之夜,年轻人治愈了所有人(组图)
■ 一代大师告别影坛,舒淇失去了最懂她的那个男人(组图)
■ 中国国运的另一种可能:重估中堂(图)
■ 他花十年追踪2千名农村学生去向,现实残酷(组图)
■ 熬过08年的过来人,聊聊如何走出“寒冬”
■ 不再鸡娃,中产父母自己读硕士去了(组图)
■ 80后在澳洲6年赚600万,回国1年负债百万癌症晚期(组图)
■ 40年前的高考:李克强和那些习法的少年(图)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图)
■ 温暖的告票
■ 为什么怀念李克强:人民的眼泪并不廉价(组图)
■ 蜗居在城中村的“白领”们,假装体面是最后的倔强(组图)
■ Open AI首席科学家:ChatGPT可能已经有了意识(图)
■ 中国式荒诞:社交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割裂(图)
■ 在美国当被告,我花四年打赢了这场荒唐的官司 (组图)
■ 国运的另一种可能:重估中堂(图)
■ 母亲被婆家打压出走,女儿为父母写离婚协议(组图)
■ 残酷真相:寒门难再出贵子(组图)
■ 中国人,你为什么对休假有负罪感?(组图)
■ 回京奔丧,所见所闻
■ 李克强:北大的先生们(组图)
■ 我大概是想“娶个老婆”(组图)
■ 这个世界最能与底层共情的人走了(组图)
■ 33岁工作9年,花70万去美国读硕值吗?(组图)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0 0
Google: super cool 200
相关图集
40年前的高考:李克强那些习法的少年
53 / 122
文汇报
© 2023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馈意见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1234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