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私塾纪念馆 取消中小学 开放克隆人
2022年9月28日星期三
东方朔西汉辞赋家
语言
监视
编辑
此条目介绍的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东方朔。关于同名能剧剧目,请见“东方朔 (能剧)”。关于同名电视剧,请见“东方朔 (电视剧)”。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人,西汉辞赋家。
东方朔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清宫殿藏画本
姓名东方朔字曼倩族裔汉族出生前154年
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逝世前93年著作《答客难》
《非有先生论》
《封泰山》
东方朔画像,载于《晩笑堂竹荘画传》
生平神话生活艺术参考文献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汉书/卷065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史记/卷126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太平广记/卷第006
^ 1.0 1.1 班固. 東方朔傳. 漢書.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以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 司马迁. 滑稽列傳. 史記. [-61]. 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任其子为郎,又为侍谒者,常持节出使。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 《搜神记》(第10卷):“汉武帝东游,未出函谷关,有物当道,身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眼而曜睛,四足,入土,动而不徙。百官惊骇。东方朔乃请以酒灌之。灌之数十斛,而物消。帝问其故。答曰:“此名为患忧气之所生也。此必是秦之狱地,不然,则罪人徒作之所聚。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帝曰:“吁!博物之士,至于此乎!”
^ 司马迁. 滑稽列傳. 史記. [-61]. 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原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诏曰:“可。”已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于是朔乃肯言,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乃复赐东方生钱财甚多。
^ 《资治通鉴》(第017卷):“上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吴要枚皋、济南终军等,并在左右,每令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朔、皋不根持论,好诙谐,上以俳优畜之,虽数赏赐,终不任以事也。”
^ 徐宗文《滑稽之雄,辞赋之杰——东方朔其人其文》一文说:“东方朔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载曰:‘杂家’东方朔二十篇。今据《汉书》本传等记载考证,计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璧》、《皇太子生禖》、《屏风》、《殿上柏柱》、《平乐观赋猎》、《七言诗》上下、《八言诗》上下(如《嗟伯夷》,但大部分已散佚)、《从公孙弘借车》、《应诏上书》、《谏除上林苑》、《化民有道对》、《据地歌》、《诫子诗》以及《上书自讼》等,确成二十篇。其它如《七谏》、《旱颂》等与史载相违,皆不可靠。”
^ 《阅微草堂笔记》(卷廿一 滦阳续录三):“二公谓委巷小说不足据,又入室取东方朔《神异经》与争。”
^ 《史记》(卷126):“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原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汉武帝念其曰:怪 东方朔这时讲话就特别好听 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 《太平广记》(卷第三 神仙三):“王母当知武帝既不从训,故火灾耳。其后东方朔一旦乘龙飞去。同时众人,见从西北上冉冉,仰望良久,大雾覆之,不知所适。”
^ 《太平广记》(卷第六 神仙六 东方朔):“东方朔,小名曼倩。父张氏,名夷,字少平;母田氏。夷年二百岁,颜若童子。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死时汉景帝三年也。邻母拾朔养之,时东方始明,因以姓焉。年三岁,天下秘识,一览暗诵于口,恒指挥天上空中独语。邻母忽失朔,累月暂归,母笞之。后复去,经年乃归。母见之大惊曰:“汝行经年一归,何以慰吾?”朔曰:“儿暂之紫泥之海,有紫水污衣,仍过虞泉湔浣,朝发中还,何言经年乎?”母又问曰:“汝悉经何国?”朔曰:“儿湔衣竟,暂息冥都崇台,一窹眠,王公啖儿以丹栗霞浆,儿食之既多,饱闷几死,乃饮玄天黄露半合。即醒,还遇一苍虎息于路,初儿骑虎而还,打捶过痛,虎啮儿脚伤。”母便悲嗟,乃裂青布裳裹之。朔复去家万里,见一枯树,脱布挂树,布化为龙,因名其地为“布龙泽”。朔以元封中,游鸿濛之泽,忽遇母采桑于白海之滨。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曰:“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馀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 《全唐诗》(卷166)李白《玉壶吟》:“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西施宜笑复宜嚬,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延伸阅读
期待著今天最后编辑于10个月前
除非另有声明,本网站内容采用CC BY-SA 3.0授权。
隐私政策
使用条款
桌面版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