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私塾纪念馆 取消中小学 开放克隆人
2022年9月27日星期二
羅斯福的失誤讓世界浪費了44年2022-09-22 20:03:24
讀書劄記:保羅·約翰遜的《摩登時代》(3)
保羅·約翰遜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 The World from the Twenties to the Nineties)是20世紀的敘事史,20世紀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壹次大蕭條,冷戰、共產主義的興起和滅亡,幾個帝國的崩塌。許多歷史事件對我們今天仍然有影響。蓋棺仍未論定,對20世紀的解讀必然深深影響我們對今天世界的展望。壹本描寫我們親身經歷的時代的敘事史。本書史實詳實,文筆生動,洞見深邃,有許多正史沒有的秘辛。是很少能讀到的歷史巨著。

雅爾塔會議:中國是雅爾塔的主要受害者,最終導致政權的顛覆。中國並沒有出席雅爾塔會議,盡管它是盟友,直到8月14日才把會議條款詳細告知中國。當時蘇聯已經宣戰,協議已不可更改。斯大林什麼都不付出便得到了他的漫天要價,美英怎麼也不能證明放棄他們最重要的原則的道理,哪怕是以剛性的軍事需要作為理由。
羅斯福把中國帶入了“四巨頭”體系;盡管方便的時候他總是把中國忽略掉,尤其是在至關重要的關於日本的雅爾塔秘密協定上,這壹協定把蘇聯人帶入了中國東北。後來,大概是感到內疚,他見到蔣介石,“我問蔣介石的第壹件事情是:‘妳想要印度支那嗎?’他說:‘那對我們沒什麼用。我們不想要。它們不是中國的。’”
羅斯福說:關於斯大林“以他這樣位高權重者的品德,他不會試圖吞並任何地方,而且會為了壹個民主與和平的世界跟我攜手合作。”後來羅斯福掄起拳頭猛捶自己的輪椅:“我們沒法跟斯大林做生意。他違背了自己在雅爾塔許下的每壹句諾言。”他告訴壹位記者:斯大林要麼並沒有掌控壹切,要麼“是個說話不算數的家夥”。羅斯福滿足了蘇聯的要求同意波蘭選舉,但他並不支持英國的要求:對投票進行國際監督。他宣布:所有美國軍隊都將在兩年之內撤出歐洲;這正是斯大林想要聽到的。冷戰可以說是雅爾塔會議的直接後果,美國為羅斯福的錯覺和輕浮付出高昂的代價。
羅斯福沒有做任何事情來鼓勵艾森豪威爾迅速向柏林、維也納和布拉格推進,像英國人所希望的那樣。艾森豪威爾拒絕接受這樣的觀點:他的部隊挺進的程度將事實上決定戰後的地圖。他強調:“我不願意為了純粹的政治的目的而讓美國人冒生命危險。”蒙哥馬利將軍難過地寫道:“美國人不懂,如果在政治上輸掉這場戰爭的話,在戰略上打贏戰爭就沒多大用處。”艾森豪威爾屈從於蘇聯的反對,命令美軍在距布拉格兩個小時的地點止步不前,導致布拉格被蘇聯輕松地在三天後單獨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從此被納入蘇聯陣營。才有可能發生以後的布拉格之春和天鵝絨革命。捷克人民又失去了44年自由。與蘇聯的狡猾地違反協議相反,美國忠實而愚納地遵守和蘇聯的協議。諷刺的是,蘇聯宣傳後來把美軍描繪為蓄意拒絕向布拉格進軍,聽任納粹殺害捷克愛國者。
在解放歐洲期間落入盟軍之手的任何蘇聯國民都必須歸還給蘇聯,不管本人願不願意。10%的“德國”戰俘實際上是蘇聯人。大多數人不想回去。結果,數十萬人被交給斯大林。第壹批壹萬人當中,只有12個人是自願的。
丘吉爾通過他在1944年10月在莫斯科的討價還價,從而有效地、幾乎單槍匹馬地把極權主義排除在地中海之外——這是他對人類自由最後的偉大貢獻。
朝鮮戰爭:1950年1月12日,迪安·艾奇遜在華盛頓全國新聞俱樂部發表了壹通十分愚蠢的演說。在演說中,他似乎把臺灣、印度支那和朝鮮都排除在美國的防禦圈之外。艾奇遜認為:中國和蘇聯很快就會互掐起來。蘇聯對“中國北方四省”(外蒙古、內蒙古、新疆和滿洲)的“吞並”是壹個最重要事實。美國千萬不要與中國為敵,並因此把“正義的怒火和中國人民的仇恨從蘇聯人那裏轉移到我們自己的身上”。事實上,艾奇遜得到的信息是錯誤的。他不知道,就在他發表演說的時候,蘇聯歸還東北鐵路和旅順港的談判正在進行。斯大林把新中國政權與蘇聯集團綁在壹起,不是通過威脅恐嚇和經濟機器,而是通過提高遠東的軍事溫度。蘇聯在朝鮮進行了壹場有限的代理人戰爭,把中蘇關系的決裂推遲了10年。
韓戰的另壹個意料之外的後果就是重整軍備的加速。盡管捷克和柏林危機把美國推入了壹套共同防禦體系,但正是朝鮮,導致了持久的軍備競賽。杜魯門發現,讓國會為冷戰撥款十分困難。1950財年的國防支出只有177億美元。朝鮮戰爭徹底改變了國會和國民對國防的態度:國防撥款躍升至1952財年的440億美元,第二年突破了500億美元大關。軍費增長使得戰術核武器的發展、向德國增派4個師、海外空軍基地的迅速建造、戰略空軍指揮部在世界範圍的發展、核動力航母艦隊和傳統作戰部隊的機動能力成為可能。到1951年2月,美國飛機生產回到了1944年的最高水平。美國的盟國也開始重新武裝自己,德國的重整軍備成為現實。如果說冷戰是從波蘭開始的,那麼它在朝鮮達到了成熟,並讓全世界卷入其中。實際上,斯大林使世界兩極化了。
麥卡錫主義能夠施行由於兩個因素:首先是美國誹謗法律的不完善,允許媒體發表未經證實的指控而不受懲罰。媒體把濫用變成了醜聞,正如1970年代它們把水門事件放大成了政治迫害。其次是某些機構在屈服於當時盛行的非理性上所表現出來的道德怯懦,尤其是在好萊塢和華盛頓。它是壹個反復出現的現象,將在1965~1975年重蹈覆轍,表現為大學向學生暴力投降。把麥卡錫主義跟蘇聯相比較是富有教益的。麥卡錫沒有警察。他沒有執行權。相反,杜魯門和艾森豪威爾的政府都竭盡全力給他設置障礙。尤其是,麥卡錫並沒有參與法律過程。他沒有法庭。事實上,法庭完全不受麥卡錫主義的影響。法庭抵制麥卡錫主義,其行為根本不像20年後它們受到水門事件歇斯底裏的強烈影響。作為最後的手段,麥卡錫的武器是大肆宣揚;在壹個自由的社會,大肆宣揚是把雙刃劍。麥卡錫被大肆宣揚給毀了。
艾森豪威爾是20世紀最成功的美國總統,他統治美國的時期(1953~1961年)是美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最繁榮的幾年。他試圖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他只不過是壹個立憲君主,把決策權托付給他的同事們,托付給國會,熱衷於盡可能把最多的時間用在打高爾夫球上。他被看作壹個心腸很好、智力有限、愚昧無知、不善辭令的人,常常很軟弱,始終很懶惰。艾森豪威爾搞的是假授權。他並沒有把外交政策托付給國務卿杜勒斯,他從很多杜勒斯毫不知情的來源得到建議,並把壹根秘密的韁繩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裏:杜勒斯每天打電話向他匯報,即便身在國外。艾森豪威爾閱讀了大量的官方文件,與外交界、商界和軍界的高層朋友保持著頻繁的通信聯系。他把杜勒斯當個仆人來用。杜勒斯和亞當斯是主角的看法是艾森豪威爾故意造成的,因為犯錯時可以歸咎於他們,因此保護了總統。反過來,艾森豪威爾有時候也利用他在政治上很天真這個名聲,把下屬的錯誤攬到自己身上,例如,當杜勒斯在1953年任命溫斯羅普·奧爾德裏奇為駐倫敦大使上犯了壹連串錯誤的時候。他經常假裝無知。實際上,他十分狡猾,在跟很難對付的外國人打交道的時候,他總是假裝誤解他自己的翻譯。他的秘密會議記錄顯示,他的思路清晰有力。他對演講稿撰寫人的草稿和杜勒斯演講稿所做的修訂表明,只要他願意,他就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英語。丘吉爾是能夠欣賞他的真正價值的少數人之壹。可以說,他們是20世紀中葉兩位最偉大的政治家。
在美國,和平向來是壹個贏得選票的話題。民主黨和共和黨的記錄中有壹個富有教益的對比。1916年,威爾遜因為承諾讓美國置身於戰爭之外而贏得了大選,第二年,美國成為交戰國。1940年,羅斯福以同樣的承諾贏得了同樣的結果。1964年,林登·約翰遜以壹份和平競選政綱(反對共和黨“戰爭販子”)贏得大選,很快就把越南沖突變成了壹場重要戰爭。1952年的艾森豪威爾和1972年的理查德·尼克松是20世紀僅有的兌現了和平承諾的總統。
第三世界:在壹個政府反對者總是消失在夜幕中從此杳無音信的國家,很難看出甘地的方法如何能應用。如果沒有自由的媒體和集會的權利,不僅訴諸外部輿論不可能,而且發起群眾運動也是不可能的。在蘇聯,甘地這樣的人在哪裏呢?甘地的事業生涯所證明的只不過是:英國的統治是克制的,而且願意讓位。
蘇加諾面對壹個問題時總是用壹個短語來解決。他會把短語變成首字母縮寫,再由壹群受過良好訓練的文盲反復詠唱。他用Konsepsi(馬來語:概念)治國。
納賽爾是“萬隆那壹代”最典型的成員:擅長辭令,但別的方面乏善可陳。像蘇加諾壹樣,他在發明口號和頭銜上也才華橫溢:他經常改變他所創立的那個黨的名稱,以及他所商談的阿拉伯聯邦的名稱。他的特長是操縱群眾。他誇誇其談的修辭深受歡迎,尤其是對學生。他似乎有本事唆使開羅的烏合之眾有節奏地反復呼喊他希望聽到的口號,而這些口號經常天天花樣翻新。
中東阿以沖突:英國和印度壹樣嚴厲措施使用得太少。數字表明,1945年8月至1947年9月(不算大衛王酒店的死亡人數),有141個英國人死於非命,44個阿拉伯人、25個猶太非恐怖分子、外加37個猶太恐怖分子在槍戰中被殺,只有7個人被處死(兩個人在監獄裏自殺)。猶太恐怖主義讓英國人轉向反猶。當撤軍開始時,官兵們都密謀把武器、崗哨和供應品交給阿拉伯人。實際上,猶太人的恐怖主義讓猶太人付出了耶路撒冷老城和約旦河西岸的代價,這兩個地方直到1967年才被占領。
阿以沖突產生了50多萬阿拉伯難民(聯合國的數字是大約65萬;以色列的數字是53.8萬)。也制造了數字相當的猶太難民。1948~1957年,10個阿拉伯國家的56.7萬猶太人被迫逃離到以色列。到1960年,猶太難民已在以色列重新定居。阿拉伯難民原本也可以同樣定居下來。然而,阿拉伯國家寧願讓難民壹直待在難民營裏,他們和他們的後代壹直作為人證留在那裏,直到奪回巴勒斯坦,而且,他們也是1956、1967和1973年發動進壹步戰爭的正當理由。
在壹個超級大國的世界裏,中等強國靠良好的公共關系生存,而不是靠戰艦。
長遠來看,蘇伊士運河危機真正的輸家是美國。艾森豪威爾幫助準備好了壹根強有力的鞭子,它將抽打美國自己的後背,這根鞭子就是“國際輿論”這個宣傳性的概念,最早在萬隆會議上被清楚地表達出來,如今,通過艾森豪威爾自己的行動,它被轉交給了聯合國。
突尼斯民族解放陣線真正痛恨的是自己壹方的和平人士。在戰爭的前25年裏,他們只殺死了1035個歐洲人,卻殺死了6352個阿拉伯人。事實上,民族解放陣線的戰略就是要把穆斯林群眾置於恐怖的夾層中。壹方面,民族解放陣線的殺手取代了溫和派。另壹方面,民族解放陣線的暴行就是打算激怒法國人實施野蠻的報復,並以此把穆斯林人口趕進極端主義的陣營。
瀏覽(8812)(179)評論(30)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作者:瀟石 回復 奧維爾留言時間:2022-09-26 15:20:55
太同意了。杜魯門是美國最愚蠢的總統!幾次拒絕麥克阿瑟將軍的建議,最後還換了他。怎麼也應扶持蔣並讓蔣參戰。壹定要打進去。他不知道什麼是土共最怕的。而且史大林後又死了。。。杜魯門是個蠢貨!
回復 | 1
作者:karkar留言時間:2022-09-26 07:44:00
1. 歷史沒有如果。“如果羅斯福45年不死…”後面所有的主觀臆斷都沒有任何意義。
2. 除非是上帝,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預測將來會發生的事情,無論是丘吉爾還是羅斯福都只能在當時的歷史局限下做出判斷,但是每個人都可以是事後諸葛亮。
3. “左”和“右”的標簽太膚淺太片面。試問希特勒是左還是右?普拉皮是左還是右?
4. 歷史證明任何壹個國家,民族還是領導人走極端都會給人類帶來重大的危害,比如極端民族主義。
5. 俗話說,年輕的時候不相信共產主義是沒有心,成年以後還相信共產主義是沒有腦。這裏的年輕和成年指的既是我們的父輩,也是所有的人類。二戰以後全世界,包括在東方和西方,在歐美都有不少人相信共產主義,在只有等到實踐以後才證明共產主義完全就是烏托邦,是騙人的鬼話。
回復 | 1
作者:破棉襖留言時間:2022-09-25 19:43:30
確實是羅斯福的錯,他錯不在縱容蘇聯,而是把自己當成拯救世界的英雄,實際上美國沒有能力拯救世界。羅斯福應該怎麼做?(1)蘇聯贏得莫斯科保衛戰後,就立即停止援助蘇聯,讓德日慢慢的,長時間的打下去,戰爭結束時,都趴下。(2)中途島勝利以後,就減緩對日本的攻擊,跳島作戰是對的,但是不要攻堅,而是把日本人圍在島上,慢慢困著,美國人有的就是耐心。(3)支持英國和澳洲是對的,但是他們的國土要自己守衛,而不是靠美國大兵守衛。(4)支持中華民國是對的,但是解放中國要靠中國人自己,而不是美軍或蘇軍。
回復 | 4
作者:telehe留言時間:2022-09-25 19:30:21
以N個“如果”為前提的歷史猜斷。
回復 | 0
作者:tintin9999 回復 思蘆留言時間:2022-09-25 13:50:01
依我的壹窺之見,並不認同妳的看法。上世紀當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興起的時候,鮮有見到美國人跟其它歐洲人壹樣到中國去參與。相反,許多歐洲國家的知識分子為了躲避意識形態的迫害,都輾轉來到了美國尋求更自在的生活。要知道早期移民美國的歐洲人本身就帶有回避舊歐洲宗教勢力的迫害的因素,來到美洲追求更獨立的信仰方式。所以,美國的歐洲移民盡管來自各國, 但他們追求更純樸的宗教信仰和基督價值的生活方式卻是共同的。如果他們都有擺脫舊宗教的束縛的天性,怎麼可能願意會去接受任何極左的,包括納粹和共產主義的思潮,進入他們的生活?
回復 | 2
作者:思蘆 回復 tintin9999留言時間:2022-09-25 09:39:14
【美國實際上壹直就是壹個右傾保守的國家。談不上有多少發展左傾思想的土壤。】
美國上個世紀中期左傾很厲害。大多數知識分子偏向左派。公開擁護共產主義的人包括多斯·帕索斯、舍伍德·安德森、歐斯金·考德威爾、馬爾科姆·考利、林肯·斯蒂芬斯、格蘭維爾·希克斯、克利夫頓·費迪曼、厄普頓·辛克萊和埃德蒙·威爾遜。威爾遜極力主張“從共產黨人那兒把共產主義拿過來”,蘇聯是“世界上道德的最巔峰,那裏的光芒永不熄滅”。威廉·艾倫·懷特稱蘇聯為“星球上最有趣的地方”。蘇聯間諜黑德·馬辛在國務院裏有許多追隨者,都是社會名流。知識分子的面部特征都變了。過去他們油頭粉面,神采奕奕,服裝體面。現在則是骨骼粗大,頭發蓬亂,具有無產階級的斯拉夫特征。弗雷德裏·劉易斯·艾倫寫道:在壹些雞尾酒會 “妳會聽到壹個出生優渥、舉止優雅的文學評論家說自己是無產者,堅定地和人民大眾站在壹起”。在紐約八十幾號那些雅致住宅裏舉行的晚宴上,所有藝術家的目光都會聚集在最近拜訪過東12街35號共產黨總部的人身上。赫伯特·馬爾庫塞說:“寬容要看對象”。《新群眾》宣告:“法西斯主義者、濫用私刑的人或任何想利用民主權利欺騙公眾支持反動派的人,都無權獲得民主權利。”女作家蘇珊·桑塔格寫道:“白種人是歷史的惡性腫瘤。”
回復 | 3
作者:阿妞不牛 回復 tintin9999留言時間:2022-09-24 14:49:06
妳這個看法與表述很清晰理性。
回復 | 0
作者:阿妞不牛 回復 阿妞不牛留言時間:2022-09-24 14:45:41
9/11
回復 | 0
作者:阿妞不牛留言時間:2022-09-24 14:45:09
而在珍珠港韓戰和/11都沒人喝酒慶祝的當事國美國,無疑就是救世主,不管自己願意不願意。
回復 | 3
作者:阿妞不牛留言時間:2022-09-24 14:41:57
這個話題或許經久不衰永遠無解。各位發言都有理性見地,但是連事後都不會有諸葛亮。
俺也拋出壹孔之見:丘吉爾在二戰前後的歷史作用,客觀上有兩個主要因素:第壹是希特勒占領法國與歐洲大陸後,相比蘇聯無疑是英國最大最直接的威脅,而英國為了救自己無論如何要把美國拉進戰爭。而美國參戰,無論如何要與英國在壹邊。第二是,因為英國自身社會原因加上二戰與蘇聯結盟的因素,戰後英國社會嚴重左傾,蘇聯滲透極為嚴重,英國工黨可以走向公開親蘇甚至共黨化,這是對英國也是對美國最致命的威脅。因此丘吉爾不遺余力呼籲冷戰,提醒美國。恰好由於杜魯門的傻帽,第二次珍珠港降臨美國——韓戰爆發。丘吉爾壹生恐怕就這麼兩個慘劇讓他興奮得不抽雪茄而喝了好幾瓶威士忌吧:珍珠港與韓戰。
想起來是滑稽:珍珠港和韓戰,有這麼幾個人同時興奮舉杯痛飲:天皇,希特勒,斯大林,丘吉爾,蔣介石,毛澤東,金日成——當然,金日成沒資格為了珍珠港喝酒,韓戰輪不到天皇希特勒喝酒了。
回復 | 3
作者:tintin9999 回復 老度留言時間:2022-09-24 11:13:36
開羅宣言的時候,美國還是希望借用中國人口的優勢和美國的武器供應對亞洲的日本擴張。他沒有想到民國軍隊在蔣的領導下,戰力如此之弱。基本只能依靠美國自己壹國之力來應對日本。德國投降以後,英法都已基本被戰爭打殘了,無力與美國壹起打擊日本。所以美國只好求助意識形態不同的蘇聯,這樣羅斯福意識偏向根本無關。二戰時期的首要問題是抑制法西斯主義的擴張。美國實際上壹直就是壹個右傾保守的國家。談不上有多少發展左傾思想的土壤。各種左傾思想,包括納粹和共產主義,壹直沒有在這個制度上最自由而且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裏流行開來就是壹個很好的說明。至於丘吉爾的所作所為也並非完全是他的意識形態的原因。抑制歐洲大陸強權對英國的威脅壹直就是英國的傳統政策。德國再怎麼保證英美的海洋霸權也都是遠水保不了英國本土的防火安全。所以,以國家利益和國際政治的標準來看,羅斯福和丘吉爾都是壹流的政治家。二戰以後的國際政治結構以及後來形成冷戰的局面都是他們超人的視野和壹起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作為的大小也是由他們自己國家當時的實力所決定的。並沒有什麼水平差別。
回復 | 3
作者:思蘆 回復 奧維爾留言時間:2022-09-24 07:09:57
關於波蘭,我指的是“羅斯福滿足了蘇聯的要求同意波蘭選舉,但他並不支持英國的要求:對投票進行國際監督。”這導致波蘭赤化,同樣的還有外蒙古。其實這也說明羅斯福太輕信蘇聯,以為用協議就能約束他們。也證明了他的執行能力,和拜登壹樣。
還有前面的帖中的匈牙利錯了,應該是捷克。
回復 | 5
作者:奧維爾 回復 思蘆留言時間:2022-09-24 03:53:29
記憶中羅斯福還是顧忌波蘭裔美國人的選票的,但羅斯福是不會為了波蘭等東歐國家與勢頭最盛時刻,又有地緣絕對優勢的蘇鵝紅軍開戰的,沒有壹個美國總統會如此。倒是丘吉爾更像背叛了波蘭。英國對德宣戰本是為了波蘭,波蘭流亡政府設在倫頓,波蘭軍隊與英國軍隊壹起作戰。但波蘭等東歐國家是斯大林的囊中之物,今天普丁都要為所謂的“戰略緩沖”入侵烏克蘭,那時的波蘭就是斯大林的戰略緩沖。雅爾塔會上,丘吉爾是想說服羅斯福壹起對蘇鵝開戰,羅斯福是太信任斯大林,但也可以說他沒有更好的選擇:不可能對蘇鵝開戰。沒有美國,英國能做什麼?
雅爾塔時,丘吉爾突然發現,帶領英國為了波蘭跟希特勒死拼,結果成全了斯大林!五年多之後,美國人也突然發現,美國為了中國跟日本死拼,結果又成全了斯大林!以至於很多人痛罵羅斯福,為何壹再為難日本,逼它們攻擊珍珠港,卻忘了東亞大陸的赤化,杜魯門才該負最大的責任。美國人這麼罵有點理由,但中國人還是該感謝羅斯福支持抗日。
史迪威壹事算是枝節。換上魏德邁之後,運作暢通。魏德邁是堅決反共的,但不為杜魯門用。
回復 | 2
作者:思蘆 回復 奧維爾留言時間:2022-09-23 18:21:19
【但其實東歐是斯大林囊中之物,美國也無法幫得上多少。】
波蘭的選舉和匈牙利都是羅斯福送給斯大林的。見文章。
【至於史迪威,老蔣的責任比羅斯福還大。】
前期蔣顧慮和美國的關系,但44年以後,連英國東南亞戰區蒙巴頓都要求撤換史迪威,羅都沒有動作,直到羅斯福發現史迪威對他自己也不恭之後,才撤換了他
回復 | 6
作者:奧維爾 回復 思蘆留言時間:2022-09-23 17:44:33
是壹種假設,但是很合理的假設。與杜魯門不同,羅斯福是壹心想提偕中國的,先是支持中國抗日,後來不顧丘吉爾反對定要把中國推為聯合國五常之壹。杜魯門對中國是沒有興趣的。羅斯福既然已發現斯大林在東歐耍詭計,是沒可能再容忍他赤化中國的,否則美國白打日本了,還把五常盟友送給蘇鵝。
從羅斯福去世到韓戰開始,有五年半的時間,總統是杜魯門,東歐赤化可歸罪於羅斯福,但東亞赤化必須由杜魯門負主要責任。本人的觀察是,美國學者們之所以責備羅斯福,是因為只註重東歐的命運,但其實東歐是斯大林囊中之物,美國也無法幫得上多少。學者們沒有意識到的是,東亞大陸的赤化,才是更大的悲劇。遺害至今,還遠未完。
至於史迪威,老蔣的責任比羅斯福還大。羅斯福是要求史迪威尊重老蔣,後來甚至想把史迪威解職,但詢問老蔣,老蔣反有點不好意思了(可能也顧慮美國媒體的反應),沒想到 vinegar Joe 的外號不是虛的,史迪威是個小人,跟共產黨壹樣,不光無法“感化”,還更暗中尋機報復。
回復 | 1
作者:思蘆 回復 奧維爾留言時間:2022-09-23 15:47:08
羅斯福的決策和政黨政治似乎關系不大。另外羅斯福來執行會更好也是壹種假設,沒有事實支撐。比如對中國戰區的史迪威拖延了很長時間才撤換,說明羅斯福的執行力也不怎樣。另外羅斯福身邊的共產黨間諜對他的影響力不小。
回復 | 5
作者:奧維爾 回復 思蘆留言時間:2022-09-23 14:58:07
這可以說是美國政治遊戲的缺陷:連羅斯福都要考慮政治代價,如何幫助自己與民主黨的選舉。斯大林,毛澤東們是不用耽心這些代價的。
但縱如此,杜魯門還是要負最大責任。羅斯福後來已經發現斯大林在耍詭技,如果沒有突然去世,他絕對不會讓斯大林完全得手的,至少可以保住東亞。杜魯門剛上臺時,還可用沒經驗解釋,但幾年之後,還是傻乎乎地讓斯大林赤化中國,金日成入侵南韓,就不能再怪羅斯福了。
回復 | 3
作者:思蘆 回復 奧維爾留言時間:2022-09-23 14:28:33
[羅斯福去世時,美國原子彈還是個未知數。他想以蘇鵝紅軍參戰來減少美軍傷亡,做為美國總統,算是壹個合理的決定。]
所謂贏了戰役,輸了戰略。作為大國領袖,眼光不應如此局促。
回復 | 4
作者:思蘆 回復 老度留言時間:2022-09-23 09:55:51
不同意妳對羅斯福的評價。
羅斯福在對外政策中有壹種反復的輕浮。壹個典型特征是,在1930年代晚期,關於英國,以及關於總體上的歐洲事件,他主要的信息來源之壹是《周刊》(The Week),這是壹份極左陰謀論小報。羅斯福把強烈反英的約瑟夫·肯尼迪派去了倫敦,把腐敗而容易上當受騙的約瑟夫·戴維斯派去了莫斯科。
羅斯福壹直親蘇,壹旦蘇聯參戰,他就傾向參戰。只是由於國會的反對,他才沒有很快就投入二戰。德國入侵蘇聯的第二天,內務部長哈羅德·伊克斯寫信給他說: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是壹項在全國各地都深受歡迎的舉措,就像妳能夠做到的那樣。從對日石油禁運中可能會發展出這樣壹種形勢,它使得我們不僅有可能而且很容易以壹種有效的方式投入這場戰爭。如果我們就這樣間接地被卷入進來,我們就會避免人們批評我們是作為共產主義蘇聯的盟友而主動卷入。所以美國在珍珠港襲擊之後才參戰,不是羅斯福的選擇。
回復 | 6
作者:老度 回復 思蘆留言時間:2022-09-23 09:13:59
【羅斯福有親蘇傾向,這影響了他的決策,他的選擇比面臨同樣的處境的丘吉爾更偏向蘇聯。】
這個問題有待於商榷:
羅斯福在思想和意識形態上左傾,這個是肯定的,他比丘吉爾要左,但丘吉爾在波蘭被德國入侵後上臺,英法對德宣戰,丘吉爾的政治態度比路斯福要極端多了,為了把美國拖入對德戰爭,丘吉爾昏了頭,在美國到處演講,煽動美國人民參戰。 其實希特勒在占領法國後,並沒有入侵英國的打算,希特勒的計劃是與英美媾和,承認英美的海洋霸權,但丘吉爾卻意識不到這壹點,希特勒派黨的二把手赫斯跳傘空降倫敦,以及在敦刻爾克大撤退時,放過30萬英法聯軍,這些訊號都被丘吉爾忽略了,他英國佬的自尊心受到了刺激,在戰略決策上變得不冷靜,所以丘吉爾只能算二流政治家。
在歷史的決定性關頭,羅斯福並沒有受他自己意識形態的影響,也沒有聽丘吉爾的,而是冷靜的等待世界局勢的變化,這才是對國家民族高度負責的態度,壹直到日本襲擊珍珠港,羅斯福才宣布對德宣戰,這就是世界第壹流政治家跟二流政治家的區別。
斯大林跟希特勒也是有區別的,希特勒在贏得歐洲戰場的勝利後,主動的跟英美媾和,這顯示了他第壹流政治家的素質,而斯大林根本還沉侵在他自己的意識形態中,盼望著蘇德聯合制英美,所以斯大林也是個二流政治家,看不清當時世界政局的發展,是被形勢遷著走的。
回復 | 1
作者:雙不留言時間:2022-09-23 08:14:53
羅斯福不死也許冷戰不會發生。
回復 | 0
作者:奧維爾 回復 思蘆留言時間:2022-09-23 08:13:23
羅斯福去世時,美國原子彈還是個未知數。他想以蘇鵝紅軍參戰來減少美軍傷亡,做為美國總統,算是壹個合理的決定。
羅斯福確實是誤判了斯大林,但不是無可挽回的誤判。杜魯門完全可以止損,但可惜他小鼻小眼,美國內部又有太多共產黨的人,害得美國從二戰的最大贏家迅速跌為最大輸家。
回復 | 3
作者:思蘆 回復 老度留言時間:2022-09-23 08:02:30
羅斯福有親蘇傾向,這影響了他的決策,他的選擇比面臨同樣的處境的丘吉爾更偏向蘇聯。
回復 | 4
作者:思蘆 回復 telehe留言時間:2022-09-23 07:50:52
>>假設歷史,類同戲說;博得眼球,耽誤功夫。
妳不懂,這不是歷史假設,而是歷史評論。
回復 | 3
作者:思蘆 回復 奧維爾留言時間:2022-09-23 07:49:07
羅斯福的最重大失誤是對共產黨的危害沒有認識,相信斯大林,決策的失誤。尤其是在中國東北問題上,不能以軍事需要作為理由放棄最重要的原則。事實上,日本投降和蘇軍出兵東北沒有關系。
回復 | 5
作者:老度留言時間:2022-09-23 07:08:04
其實羅斯福沒有多少選擇,希特勒和斯大林兩人,羅斯福總要選擇聯合其中壹人而打擊另壹個,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羅斯福並沒有真的聽任意識形態對他的影響,他壹直在猶豫,壹直在觀察,壹直在等待歷史時機,之所以最終選擇聯俄打德,是因為日本偷襲了珍珠港,所以羅斯福並沒有選擇,而是歷史替他做出了選擇。
回復 | 2
作者:liucarl留言時間:2022-09-23 06:36:53
FDR幹了很多壞事,比如大搞基建,大力擴張美國政府, 威脅pack the court,把日本裔關到集中營,等等;對外親蘇聯親共,為冷戰挖坑。如果身體允許,他會繼續沒完沒了的幹下去。
回復 | 3
作者:thread留言時間:2022-09-23 05:06:10
羅斯福邀請斯大林進軍中國東北,此舉被歷史證明是急功近利,到現在已是後患無窮。
當初如果多聽聽丘吉爾的,現在的世道可能會清凈許多。羅斯福可能是壹路順風順水,苦澀滋味嘗得太少。
回復 | 6
作者:telehe留言時間:2022-09-23 04:52:43
假設歷史,類同戲說;博得眼球,耽誤功夫。
回復 | 0
作者:奧維爾留言時間:2022-09-23 01:55:41
這似乎是所有學者的結論,但總體來說是浮淺的,至少有關中國的部分。學者的軟肋是只註重紙上寫什麼,不懂實際操作更重要。如同拜登主導的阿富汗大潰敗,川黑們宣稱是川普的錯,理由是他要撤軍的。
雅爾塔協議是讓蘇鵝進軍東北,但也要求二戰之後撤軍。老蔣它們當然深知斯大林的詭詐,羅斯福則輕信斯大林,這確實是他的嚴重誤判。但羅斯福在 1945年春就過世,杜魯門才是監督斯大林是否尊守協議的總統。斯大林是明裏撤軍了,但暗中卻大力裝備土共。杜魯門卻傻乎乎地視而不見,更高調對國府武器禁運,壹明壹暗,導致斯大林成功赤化中國,把美國徹底趕出中國。美國為了中國與日本撕殺,死傷慘重,卻做了無用功。
杜魯門的愚蠢,後又導致韓戰悲劇。美國蘇鵝都撤軍,紙上看雙方都尊守協議了,但杜魯門什麼都不給南韓,而斯大林暗中裝備金日成。
小鼻小眼的杜魯門害人害已,災難還遠未結束。
回復 | 14
我的名片思蘆 注册日期: 2013-09-24
访问总量: 1,748,155 次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我的公告
Calendar
<< <:September 2022:>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最新發布· 羅斯福的失誤讓世界浪費了44年· 漫話英國的民族和君主,兼談奴化· 習近平無德無能, 為何能在中國當政?· 蘇聯挑動了七七事變和日本侵華· 創新、競爭和法制讓西方文明勝出· 女王故事: 以優雅幽默應對粗鄙傲慢· 進化中的哲學:完美的成功就是失敗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深度觀察】 ·漫話英國的民族和君主,兼談奴化 ·習近平無德無能, 為何能在中國當政? ·女王故事: 以優雅幽默應對粗鄙傲慢 ·唐山圍毆是治安問題,更是文明缺失 ·中國回到了大唐盛世 ·文革回來了,這壹次以抗疫的名義 ·貪也罷,反也罷,都是以人民的名義 ·封國封城更封口,中國“封”變中國“瘋” ·中西文化比較:語言中反映的思維和文化差異 ·這壹次站隊,怎麼又錯了?【人在旅途】 ·新西蘭自駕遊: 準備和攻略 ·北德州觀雪雁 ·我的航班延誤及索賠經歷 ·航空行李延誤索賠的經驗【財務自由】 ·美國I-Bond債券的投資策略 ·美國通貨膨脹創新高,工薪族如何應對? ·夫妻合領社會保險金的最大化策略 ·個人退休賬戶IRA的分配和交稅 ·談談老年健保Medicare中的坑 ·成為百萬富翁的四個途徑【燈下偶得】 ·燈下漫筆 (七) ·活在當下,把握現在 ·我寫故我思,我思故我悅 ·燈下漫筆(六) ·燈下漫筆 (五) ·燈下漫筆(四) ·燈下漫筆(三) ·燈下漫筆(二) ·燈下漫筆(壹) ·中西文化對比看告密和大義滅親【神州觀察】 ·習近平無德無能, 為何能在中國當政? ·唐山圍毆是治安問題,更是文明缺失 ·中國回到了大唐盛世 ·文革回來了,這壹次以抗疫的名義 ·貪也罷,反也罷,都是以人民的名義 ·封國封城更封口,中國“封”變中國“瘋” ·這壹次站隊,怎麼又錯了? ·徐州獨領風騷,抑或冰山壹角? ·疫苗、免疫力、封國和群體免疫 ·孟晚舟案中的三國四方大博弈【汗滴家園】 ·降低噪聲,保溫節能的窗戶DIY ·房客的水管工修理清單,搞定! ·55小時大停電的劫後余生 ·液晶電視開膛手術起死回生記 ·DIY:門框的整舊如新【健康生活】 ·我的煙酒茶聚散情緣 ·談談老年健保Medicare中的坑 ·自做酸奶的幾個小訣竅 ·告別老幹媽,自制辣椒醬 ·工業N95口罩也可抵禦新冠病毒 ·早飯前鍛煉,減肥效果最好 ·哪種減肥更有效,低碳還是低脂? ·如何在三個月減重25磅? ·我的DIY健身房 ·推薦壹個容易堅持的健身方法【說文論藝】 ·評毛澤東詩的文學水平 ·貪也罷,反也罷,都是以人民的名義 ·中西文化比較:語言中反映的思維和文化差異 ·大選感事 ·從《無悔追蹤》到《九三年》革命之上的人道主義 ·謊言的代價:《切爾諾貝利》電視劇觀後【信息技術】 ·比爾蓋茨離婚那天, 我的電腦死了 ·推薦幾款手機上的必備應用 ·Windows應用的安裝和卸載 ·手機系統升級,暗屏模式省電護眼 ·解決電腦揚聲器音量小的問題【歷史探幽】 ·漫話英國的民族和君主,兼談奴化 ·社會主義和法西斯的同質性 ·熊性俄羅斯:與熊共舞,必為熊噬 ·東方恥感文化 vs 西方罪感文化 ·妳在教科書中讀不到的鴉片戰爭(下) ·妳在教科書中讀不到的鴉片戰爭(上) ·秦暉"傳統十論": 中國的國家本位和儒表法裏 ·中國和日本國民性之對比 ·世界史坐標下的中國:大壹統之弊 ·讀書劄記:《槍炮、病菌與鋼鐵》【往者可追】 ·紀念父親:中國移動通信的先行者 ·勝利大逃亡-留美歷程紀實 ·記我的英語老師-老美司考特 ·吃的記憶:文革時代下館子 ·禁書、讀書、偷書、竊書和順書 ·回憶78級大學生的畢業分配【插隊軼事】【吃的藝術】 ·吃的記憶:文革時代下館子 ·壹條改變世界的魚:鱈魚趣事 ·吃的記憶:文革時代下館子 ·鹹香酥脆的挪威果仁薄脆餅 ·五味夜話:海鮮吃的就是鮮字 ·吃的藝術和藝術的吃 ·域外美食-挪威燉羊肉和燉菜秘笈 ·域外美食:在澳洲吃海鮮 ·忙時吃幹:香脆洋蔥玉米餅【美國生活】 ·55小時大停電的劫後余生【思維火花】【讀書劄記】 ·羅斯福的失誤讓世界浪費了44年 ·蘇聯挑動了七七事變和日本侵華 ·創新、競爭和法制讓西方文明勝出 ·進化中的哲學:完美的成功就是失敗 ·大歷史:宇宙視角看人類 ·人性解密:天使還是魔鬼 ·紀念戈爾巴喬夫,英雄狗熊只有壹步之遙 ·西方的困局和出路 ·社會主義和法西斯的同質性 ·東方恥感文化 vs 西方罪感文化
存檔目錄2022-09-02 - 2022-09-222022-08-17 - 2022-08-302022-07-07 - 2022-07-072022-06-09 - 2022-06-192022-05-02 - 2022-05-312022-04-04 - 2022-04-262022-03-02 - 2022-03-292022-02-01 - 2022-02-282022-01-03 - 2022-01-262021-12-21 - 2021-12-242021-11-23 - 2021-11-262021-10-01 - 2021-10-192021-09-02 - 2021-09-282021-08-03 - 2021-08-272021-07-06 - 2021-07-262021-06-08 - 2021-06-082021-05-19 - 2021-05-192021-04-01 - 2021-04-192021-03-16 - 2021-03-292021-02-05 - 2021-02-052021-01-05 - 2021-01-272020-12-15 - 2020-12-302020-11-02 - 2020-11-092020-10-01 - 2020-10-282020-09-02 - 2020-09-242020-08-13 - 2020-08-282020-07-06 - 2020-07-292020-06-02 - 2020-06-302020-05-08 - 2020-05-282020-04-04 - 2020-04-282020-03-12 - 2020-03-192020-02-02 - 2020-02-212020-01-10 - 2020-01-282019-12-04 - 2019-12-202019-11-01 - 2019-11-152019-10-03 - 2019-10-282019-09-16 - 2019-09-302019-08-06 - 2019-08-262019-07-03 - 2019-07-312019-06-24 - 2019-06-282019-05-24 - 2019-05-282013-09-26 - 2013-09-26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Copyright (C) 1998-2020.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hareThis Copy and Paste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