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星期二

鸿儒私塾观察 2001 江泽民 登黄山偶感

百度首页 登录 注册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网盘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首页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冷知识 图解百科 秒懂百科懂啦 秒懂本尊答 秒懂大师说 秒懂看瓦特 秒懂五千年 秒懂全视界 特色百科数字博物馆 非遗百科 恐龙百科 多肉百科 艺术百科 科学百科 用户蝌蚪团 热词团 百科校园 分类达人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知识专题中国航天 植物·梅花 二十四节气 中国动画百年 环游《山海经》 法律专题|刑事科普 权威合作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下载百科APP 个人中心 相关视频 一分钟读懂登黄山偶感 3.8万播放 大家都在看 朗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首孤篇压全唐,最适合朗诵的作品 18.4万播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朗读 155.9万播放 兰亭集序白话译文 45.8万播放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赏析-百度教育出品 95.5万播放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5万播放 2011年到底出了多少神级小说?《将夜》这么火,只能勉强上榜 100.8万播放 天妒英才!写下《滕王阁序》的千古奇才王勃的一生 136.7万播放 最好的架空小说是什么?《回明》《家丁》虽好,但这两本更胜一筹 40.2万播放 唐婉这首《钗头凤·世情薄》,或许是对前夫陆游最有力的回击! 16.6万播放 收藏 5011 登黄山偶感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登黄山偶感》是江泽民在2001年登黄山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品名称登黄山偶感创作年代2001年作品出处七言绝句作 者江泽民 目录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 作品注释 ▪ 作品译文 3 创作背景 4 作品赏析 5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编辑 播报 登黄山偶感 黄山乃天下奇山,余心向往久之,终未能如愿。(1)辛巳四月廿五,始得成行。(2)先登后山,再攀前峰,一览妙绝风光。见杜鹃红艳,溪水清澈,奇松异石,和风丽日,山峦起伏,峭壁峥嵘,云变雾幻,豁然开朗,此黄山之大观也。(3)江山如画,令人心旷神怡,更感祖国河山之秀美,特书七绝登黄山偶感一首以记之: 遥望天都倚客松,(5) 莲花始信两飞峰。(6) 且持梦笔书奇景,(7) 日破云涛万里红。(8) 江泽民 辛巳四月廿七于黄山(9) [1] 注释译文编辑 播报 作品注释 (1)乃:是。 余:我。 辛巳:农历纪年,这里指2001年。 四月廿五:指农历4月25日,也就是当年的公历5月17日。 (2)始得:才得以。 江主席登黄山偶感题诗图 (3)杜鹃:即杜鹃花。因农历三四月间杜鹃啼血时,此花便如火如荼地怒放起来,映得满山红艳,故名杜鹃花,又名映山红。 和风丽日:指天气温暖而晴朗。 峥嵘:形容山峰高峻突耸的样子。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大观:盛大壮观的景象。 (4)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舒畅愉快。 特:特意,特地。 书:书写,记录。 七绝:七言绝句。近体诗(律诗)的一种体裁,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必须符合律诗的格律。 偶感:指偶然间得到的感触、感悟。 以记之:用来记述(游览黄山)这件事。 黄山天都峰 (7)且:语气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提起话题。 梦笔:在黄山东北部有一石峰,平空耸立,下圆上尖,如书家斗笔,因而得名“笔峰”。 笔峰峰顶有一棵奇异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若盛开的鲜花;峰下还有一石状如卧睡之人,故游人给它起了一个饱含诗意的名字——“梦笔生花”。 (8)日破云涛:指太阳从云海中破晓而出。云海和日出是黄山的胜景,这里是说作者有幸同时看到云海和日出的壮丽景象,顿觉无比欣慰,满眼光明。 (9)辛巳四月廿七:这里指公历2001年5月17日。 作品译文 黄山是天下闻名的奇山,我的心里早就向往已久了,然而却始终没能达成(去那里游览的)愿望。直到辛巳年四月廿五(公历2001年5月17日),才得以成行。我先登后山,再攀前峰,一览美妙绝伦的风光。山上的杜鹃花正开得红艳,溪水清澈流淌,还有很多奇特的松树和岩石;现在的天气温暖而晴朗,只见四周山峦起伏,山峰山壁陡峭,高峻突耸;山间常有云雾笼罩变幻,又常在突然间变得宽阔明亮。这些就是黄山盛大壮观的景象。眼前的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一样,令人心境开阔,精神舒畅愉快,更加感到祖国山河的秀美,特意写下一首七言绝句诗《登黄山偶感》来记述我游览黄山的经历。 创作背景编辑 播报 2001年(辛巳年)5月17日至24日,江泽民在安徽视察工作期间,兴致勃勃地攀登了黄山,并于19日(四月廿七)欣然赋诗一首《登黄山偶感》。 [1] 作品赏析编辑 播报 这首诗的诗前小序,记叙了诗人登山的宿愿,登山的时间,登山的路径,并描绘了诗人登临黄山时所见、所感,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对祖国秀美河山的赞美。这诗的诗前小序文笔流畅,语词优美,情致遥深,句式长短相兼,参差错落,整饬中含有变化;节奏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典雅庄丽,与后面的诗句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而厚重的艺术空间。 《登黄山偶感》首句“遥望天都倚客松”,诗人以“遥望”起句,入手擒题,就景生发,信手拈来,自然入妙,一笔带出两处景物,一是天都峰,一是迎客松。天都峰海拔,在黄山主峰中最为险峻,极难攀登,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远眺云山相接,千峰竞秀,古称群仙之都,意为天上都会。 黄山迎客松 迎客松是黄山的一大胜景,它破石而长,枝干遒劲,形态优美,寿逾千年,为黄山十大名松之冠,其一枝伸出,恰似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八方来客,故名迎客松。迎客松周围峰入云海,风光奇美,“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令人陶醉,徐霞客称此为“黄山绝胜处”。诗句中“倚”是一个拟人化的描写,极富情趣,与遥望相呼应,不仅写出了黄山的高峻、雄奇、神秘,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黄山的神往之情。 “莲花始信两飞峰”。诗人移步换景,目光东移,莲花峰、始信峰似从天外飞来,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黄山三大主峰之最高峰,它峻峭高耸,气魄雄伟。主峰突出,周围诸峰簇拥,俨若一朵莲花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置身峰顶之上,大有顶天立地之感。始信峰在黄山东部,海拔1668米,相传有一古人持怀疑态度游览黄山,游至此处,见云海翻滚,奇松林立,怪石争妍,群峰重峦叠障,时隐时现,才始信黄山是天下最美的山,故名始信峰。黄山还有一峰叫飞来峰,在黄山西部,有一怪石下圆上尖,形如仙桃,高10余米,动感强烈,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峰。这句诗总共7字而有6字涉景,“飞”字不仅动感强烈,意境优美,而且一语双关,既描绘了莲花峰、始信峰横空出世,似天外飞来之状,而且暗写飞来峰这一胜景。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飞来峰这些黄山景观,被诗人巧妙采集,化用成诗,像流水淌泻,舒卷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黄山“梦笔生花” “且持梦笔书奇景”,这句诗一反前两句的平实庄稳,如奇峰突起,雅健高昂。诗写黄山的另一风景——笔峰,该景在黄山东北部,黄山宾馆旁,因一石挺出,平空耸立,下圆上尖,如书家斗笔,因此而得名。令人叫绝的是,此峰尖上长出一棵奇异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若盛开的鲜花。峰下还有一石状如卧睡之人,故游人给它起了一个饱含诗意的名字——“梦笔生花”。奇巧的是笔峰的对面有一石峰,与笔峰遥遥相对,峰顶岔有五峰并列,形同笔架,故名笔架峰。诗人在这里突发奇想,想寄万里蓝天,握住这如椽大笔来书写黄山这天下奇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神思壮采。此句作者从空际着笔,不了解黄山景象的读者,表面看似乎没有涉及黄山的任何物象,非写实的,实际上诗句也写了黄山的景象,虚实兼而有之,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此句诗有一种自然流走之势,想象雄奇,直抒胸臆,信手拈来,妙趣天成,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飘逸豪迈之气。诗句中的“且”字,通常用于古文言文的句首,把它融入诗中却比较少见,也非常别致。它不仅使前两句以写景为主和后两句以抒情为主的诗句意绪关联,脉络贯通,而且具有启承转合之功用,给诗句开创了相当的虚拟想象空间。如将“且”字改换成有确切指称的“余”或“吾”,不仅粘着过实,而且境界和妙趣俱无。因而,这个“且”字,虽无写景着实之处,对全诗来说,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之中”。 黄山日出 结句“日破云涛万里红”是全诗的高潮处,诗句不仅描绘了黄山云海和日出时的壮丽景象,而且使全诗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云海和日出,也是黄山的一大胜景,日出和云涛俱现,并得而观之,是游人最感幸运的,诗人不仅如愿攀登了黄山,还看到难见的日出奇观。诗人目睹胜景,顿觉无比欣慰,满眼光明,对国家的中兴充满希望,于是便描绘了“日破云涛万里红”这样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此句诗犹如一首壮丽的交响乐曲,行进到最为华美,最为辉煌的时候。诗中一个“破”字,刚劲有力,既状红日喷薄而出冲力之强,更显作者写景状物笔力之雄。诗末句表面是写黄山红日喷薄而出时的涛涛云海,而此情此景,却象征着蒸蒸日上的中国,这与诗人的理想和身份妙合无垠,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之情,而且还流露出作者对祖国的未来有着美好的希冀和憧憬。 本诗前两句写景状物几乎不露声色,用语平常,自然入妙,务于字外着力,看似平易,实则运笔千钧,举重若轻,第三句蓄势待发,引而未发,达到不得不发的境地,最后一句顺势托出,一笔作颂,一笔作收,流吐毫不费力,不尽之意,仍在妙处。诗的后两句流走飞动,神采飞扬,而又不失浅近。诗句既牢牢粘着于黄山的景象,而又平易流畅,精炼华美,充分显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在短小的绝句中,表现空间感受本已不易,而本诗潜在的空间转换却非常频繁。短短的四句诗,因涉景较多,景点空间位置不同,有仰视、平视、远眺、俯视。全诗二十八字中,黄山的景名共出现八次,总共占去16字——天都、客松、莲花、始信、飞峰、梦笔、日破、云涛。不仅如此,诗中黄山景名的运用也富于变化,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迎客松是明写,飞来峰是暗写,笔峰是明暗兼俱,云涛和日出是化用,也是象征。 全诗几乎是句句抒情,词词着景,抒情不露声色,寓情于景,写景却无一染色,信手拈来。最后着一“红”字,曲终奏雅,言有尽而意无穷。前两句是比较一般的就景生发,作者对黄山的神往之情蕴涵其间,诗句自然朴实,重于景象的描绘,轻于情感的抒发;而后两句突兀高远,酣畅淋漓,峰回路转,境界全出,重于主体情致的抒发,轻于客观景象的描绘,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流出,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诗境。特别是第三句的顿挫蓄势,为最后一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使得最后一句豪情如红日破云,喷薄涌泄,一泻千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华赡情调。 [2] 作者简介编辑 播报 江泽民 江泽民,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自幼喜爱篆刻艺术,读书。有《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 [3]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1. 搜狐网:江泽民主席登黄山偶感 赋诗一首 2. 《登黄山偶感》艺术品赏 3. 新华网:江泽民简历 登黄山偶感的概述图(1张)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浏览次数:97212次 编辑次数:14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你饿嘛i (2020-06-13) 突出贡献榜Sanpal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注释作品译文创作背景作品赏析作者简介 为您推荐广告 猜你喜欢广告 「千库」专注PNG免抠素材海量精品PNG素材免费下载 图片免费下载电商素材,平面素材,APP/UI素材,H5素材。海报背景Banner素材 www.588ku.com 【利好】黄山旅游股票最新消息已出_或将迎来上涨! 黄山旅游-快速布局超跌反弹股!满仓买进好时机!股票后期走势有望成为本月优股! ad.qktz.com.cn 搜索发现美国移民局网站 现代私塾教育 手游下载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国际学校ib课程 电视网络机顶盒 雅思口语真题 嗨来电秀视频 牌缘城市 新手上路成长任务 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 本人编辑 我有疑问内容质疑 在线客服 官方贴吧 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 未通过词条申诉 投诉侵权信息 封禁查询与解封 ©2022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进入词条 播报编辑讨论 收藏赞 登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