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资讯 | | |
身穿黑色西装、白衬衣,搭配灰条纹领带,一头黑发,精气神儿十足……在北京四中校长任上退休近两年后,刘长铭看上去略胖了些。
曾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的刘长铭,近年来很少接受采访,他说,一是因为退休后依然很忙,二是觉得媒体对他有误读,多少有些抵触。他还曾是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北京四中是百年名校。刘长铭在任北京四中校长期间,倡导恢复了四中初中部,从初中开始培养具有“杰出中国人”意识的学子;他着手组建了“道元班”,倡导学生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中主动发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为偏才怪才找到一席之地;从2008年开始,人文班就在四中独树一帜,每年数次到全国人文气息浓厚之地,在行走中进行人文学习。
如今,卸任北京四中校长之后,依然饱含教育情怀的他成为北京金融街教育总校校长,开启了在民办教育领域的探索。
北京润泽学校是他参与创办的第一所民办校,今年9月开学。他期盼把这所民办学校办成一块全新的“教育试验田”,目标是“十年之内在全国创办100所”。
“在公办学校都做了40年了。”他说,“我们都知道今天的教育里面存在哪些痼疾,我们都希望通过研究和实践使这些问题得到一些缓解,得到一些改变,希望在这所学校能够探索出一条路。”
他认为当前在教育改革上,中国的校长、教育人士都理解教育的弊病,“我们不缺少改革创新的想法,不缺少对学生的关心,但缺点改革的勇气,把想法变成现实需要勇气”。
【对话】
“认为学习是苦的,这很糟糕”
澎湃新闻:从北京四中卸任后,您主要在忙什么?
刘长铭:做乡村教师培训,做教育教学研究,把自己的想法和校长和老师交流。想在一所学校研发课程,让我们的教育理念落地生根。有创办润泽学校的机会,就参与进来了。我觉得应该有一块试验田,而不是空对空地谈理念,把一些理念落地,这样这些理念更容易被社会理解和接受。
澎湃新闻:您是受邀还是主动请缨?
刘长铭:都是老朋友,我们都有很浓的教育情结,一拍即合。
|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