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日星期二

博士生延期究竟意味着什么
信源:科学网|编辑:2019-04-09|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服务使用须知]【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广告资讯


读博士,你准备好了吗
1月31日凌晨,某大学一位28岁的博士生从学校宿舍出走后失联。2月14日,他的遗体在附近一座水库的芦苇荡内被发现并打捞上岸。因为法医未在其身上检查出伤痕,所以警方判断其大概率为自杀。
在出事之前不久,这位博士生因为博士论文未通过,延期毕业一年。按照规定,延期后,学校将不再继续提供宿舍。其父亲曾询问他是否还愿意继续读书,这位博士生给父亲的回答是,希望继续,但缺乏方向。
这位博士生的父亲也曾就延期一事联系儿子的导师进行恳谈,其导师表示他儿子很聪明,只需要再努努力,应该很快就能毕业了。只是没人想到,最终等来的不是他毕业的消息。
延期带给博士生的压力不是个例,在某高校的论坛上,一名延期博士生也发文吐露延期的尴尬,首先是实验、毕业等带来的内在压力,其次是学校对延期博士生不下拨培养经费、不提供住宿和公费医疗的规定带给他的外在压力。这名学生在论坛中写道:“我知道三年能顺利毕业的博士生大概只有1/3(也许不到),也就是说,我是那剩余的2/3里面普通的一员。”在延期期间,一次突发的肾结石让他意识到,没有公费医疗和医保的支持,看病竟如此昂贵,令他感叹延期博士生“伤不起”。
虽然有人无法接受延期的事实,但博士生延期属于普遍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我身边的同学大约有三成能够如期毕业。”一位心理学在读博士告诉《中国科学报》。她同时对延期原因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博本身具有挑战性,而自身能否获得支持、个人能力、和导师的关系等都有可能导致博士生延期毕业”。
一篇发表在2011年名为《博士延期毕业的主要原因探究及应对措施》的论文中,作者分析了国内博士生延期的原因,将其分为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两类,两类中又包括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其中主动又合理的因素是学生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比如为了获得高标准的学术成果,会主动提出延期毕业,当然导师也非常愿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条件;而主动不合理的因素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频繁更改研究方向和独立科研能力不足。被动合理的因素则包括导师、学校要求较高,某些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影响了就读时间,以及健康和出国等原因;被动不合理因素也与导师相关,包括某些导师能力不足,为获得连续稳定的科研成果而限制学生投稿,以及无关课题占用学生研究时间。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马荣华所带的博士生中,目前就有两位博士生申请延期,其中一位已经毕业拿到了博士学位。究其原因,一位因为在国外高校研究所学习了一年,另一位则因为有一篇比较重要的论文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主动提出延期半年的要求。“博士生不毕业,做实验和发表论文等费用都可以从导师那里报销,但是毕业后就没有这些待遇。”马荣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解释说。他同时表示,因为学科原因导致延期的情况也有,但不多,“我们这个领域肯定包括野外工作,但是野外工作一般会提前进行,而且大部分课题组都有研究基础,不会完全从零开始”。

| 共 5 页: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