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再次强力复苏 果然还是靠房地产(组图)
2019年开局,中国搭上了过山车,年初还为“工业通缩”神经紧张,如今已是赞歌四起。
当前形势一片“大好”——中国的房价和成交量双双回暖,股市以30%的涨幅雄赳赳气昂昂地跑步入小牛市,中国最新GDP增速大出意料。
当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火海中砰地倒下,有人说,西方没落的钟声已经敲响。
当中国在全球放缓之际拿出靓丽的成绩单时,有人说,风景这边独好。
从“至暗时刻”到“一片光明”,中国经济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奇迹似乎总是眷顾这个国度。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吗?
刺激政策下的复苏,底下一片暗潮涌动。
各种迹象表明,房地产这个“夜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
我们还走在老路上,这是最大的隐忧。
01
“6.4%!稳了!”4月17日,官方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成绩相当亮眼,引起官媒一片兴奋。
6.4%,虽较2018全年的6.6%回落了,但与201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持平,没有继续往下跌。
在下行压力之下,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的态势,相当不容易,也大大出乎市场意料。此前市场多数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只有6.2%,但中国却用实力证明了“稳增长”。
最罕见的增长,当属工业增加值,从5.3%强劲反弹到8.5%。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称,这一增速,创下2014年8月以来的新高。环比增速1%更为强势,它是2013年9月至今的最高值。
不断创新的、定向精准的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地熨平了经济大波动。对此,中央早已心中有底,在3月份的博鳌论坛上,领导人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终于从“衰退象限”的阴霾中走出。
02
但细看成绩单,底下是暗潮汹涌。
《华尔街日报》用一个词评论了中国一季度的数据:“涉水前进”。什么水,谁放的水,大家心里一清二楚。这里都不需要你路口大爷具体展开了。
总之就一句话,原本被摁住的房地产,又一次坐上了中国经济力的核心驱动地位。
上几张图片大家就清楚了。
房地产投资强势反弹。1-3月砸下2.38万亿元,其11.8%的增速创下了近四年来最高纪录,轻轻松松超越整个经济大盘。
商品房销售止跌回暖。不管面积,还是销售额,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现在,多个地方的房价酝酿上涨。70城房价的同比和环比涨幅双双扩大,一手房上涨的城市有65个,二手房上涨的城市有57个,又一次回到历史高位。其中,丹东新房房价以20.2%的环比涨幅领涨全国,投机之风再起。
昨日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刊发了原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写的文章,对房地产市场发出了厉声警告:
“警惕新一轮房价上涨,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盛松成称:
“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回暖态势,且宏观经济形势也有利于房价上涨……即使政策严控,房价依然上涨,这也意味着未来稳定房价、防止房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较大,调控的任务依然艰巨……有些城市开始出现房地产调控政策微松的迹象。”
“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于房价上涨”,这句话已经很直白了,央妈放的水,渗进了房地产。
夜壶仍是你家的夜壶,一点味都没变。
03
用基建和房地产启动经济的复苏进程,中国还是在重走老路。
同样是在GDP数据公布当天,贵州茅台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955.5元一股。千元一股指日可待。
在中国,国酒茅台是一件具有强烈政治经济学意味的消费品。所谓烟搭桥,酒开路。茅台股价与大基建之间,一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天风证券的研究数据表明:3月新增中长期社融1.66万亿,其中去往基建和房地产方向(包括居民中长期贷款)的金额可能超过1.4万亿,占比高达84.3%!
而今年中国要发行地方债2.15万亿,其中,一季度已经发行1.4万亿,同比增长540.82%。盛行的地方债也助力了基建。
种种的努力下,基建投资从低谷反弹至4.4%,房地产增长11.8%。国酒茅台,成了躺着就能赢的金丝雀。
每次到了关键的结构性转型节点,中国总是选择最轻巧的方式:放水,基建和房地产。
相比之下,真正能带来内生动力的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却还在进一步下滑,民间投资增速从1-2月的7.5%下降至6.4%。
据《华尔街日报》,IMF经济学家Yu Shi在去年9月出了一份研究报告,他指出房地产热潮制约中国经济——制造企业日益将资源投向有利可图的房地产业,对每年的生产率增速构成0.5个百分点的拖累。
统计局也认为当前结构性矛盾比较多,“特别是实体经济还面临着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等。”
今天(4月18日),贵州茅台罕见获得了“卖出评级”。晨星分析师认为,茅台当前的股价已经消化了到明年年底前的利多。
茅台透支了未来,而茅台背后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又是如何?
04
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永远违背经济规律而取得长效发展的。
现在,最令人担忧的一幕终于发生了——中国经济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1 刺激政策的效应正在递减。
盛松成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震聋发聩的观点:
“政策时滞(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么长过。”
从开始出台刺激政策,到真正发挥作用,这段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长。这一轮政策宽松的起点,就算是从多项政策边际开始放松的2018年8月份算起,已经超过半年。而各项经济指标的回升都特别慢:
金融数据直到今年3月才明显好转,而过去金融数据一般最早企稳回升,M2增速平均时滞是3个月,社融增速是5个月。
消费增速时滞8个月以上,过去平均是6个月。
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是超过半年才反弹,过去时滞为2-5个月。
……
2 投资的效用也不如从前。
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对一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分别为65.1%,22.8%,12.1%。
投资的贡献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整整28.3个百分点。统计局解释为三驾马车的此消彼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到投资领域实际效用却在削弱,似乎也是讲得通的。
2010年,每增加一元GDP,中国需要投资4.2元。
而到了2015年,已经增加到了6.7元。
现在估计应该要接近10块钱了。
另外,消费贡献度虽然最大,却经不住细细考究。
在第一季度的消费数据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速最快,超20%。但是!住房消费的增长金额却是最多的,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也进一步增长到21.9%。说来说去,中国经济还是在靠房地产。
放眼全球,世界上有哪一个强国是靠房地产立国的?
这样的复苏势头还能维持多久?
(进口数据下滑,反应居民实际消费需求不强)
从投资驱动型走向消费驱动型,中国的前路漫漫。
当前形势一片“大好”——中国的房价和成交量双双回暖,股市以30%的涨幅雄赳赳气昂昂地跑步入小牛市,中国最新GDP增速大出意料。
当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火海中砰地倒下,有人说,西方没落的钟声已经敲响。
当中国在全球放缓之际拿出靓丽的成绩单时,有人说,风景这边独好。
从“至暗时刻”到“一片光明”,中国经济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奇迹似乎总是眷顾这个国度。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吗?
刺激政策下的复苏,底下一片暗潮涌动。
各种迹象表明,房地产这个“夜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
我们还走在老路上,这是最大的隐忧。
01
“6.4%!稳了!”4月17日,官方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成绩相当亮眼,引起官媒一片兴奋。
6.4%,虽较2018全年的6.6%回落了,但与201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持平,没有继续往下跌。
在下行压力之下,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的态势,相当不容易,也大大出乎市场意料。此前市场多数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只有6.2%,但中国却用实力证明了“稳增长”。
最罕见的增长,当属工业增加值,从5.3%强劲反弹到8.5%。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称,这一增速,创下2014年8月以来的新高。环比增速1%更为强势,它是2013年9月至今的最高值。
不断创新的、定向精准的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地熨平了经济大波动。对此,中央早已心中有底,在3月份的博鳌论坛上,领导人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终于从“衰退象限”的阴霾中走出。
02
但细看成绩单,底下是暗潮汹涌。
《华尔街日报》用一个词评论了中国一季度的数据:“涉水前进”。什么水,谁放的水,大家心里一清二楚。这里都不需要你路口大爷具体展开了。
总之就一句话,原本被摁住的房地产,又一次坐上了中国经济力的核心驱动地位。
上几张图片大家就清楚了。
房地产投资强势反弹。1-3月砸下2.38万亿元,其11.8%的增速创下了近四年来最高纪录,轻轻松松超越整个经济大盘。
商品房销售止跌回暖。不管面积,还是销售额,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现在,多个地方的房价酝酿上涨。70城房价的同比和环比涨幅双双扩大,一手房上涨的城市有65个,二手房上涨的城市有57个,又一次回到历史高位。其中,丹东新房房价以20.2%的环比涨幅领涨全国,投机之风再起。
昨日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刊发了原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写的文章,对房地产市场发出了厉声警告:
“警惕新一轮房价上涨,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盛松成称:
“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回暖态势,且宏观经济形势也有利于房价上涨……即使政策严控,房价依然上涨,这也意味着未来稳定房价、防止房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较大,调控的任务依然艰巨……有些城市开始出现房地产调控政策微松的迹象。”
“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于房价上涨”,这句话已经很直白了,央妈放的水,渗进了房地产。
夜壶仍是你家的夜壶,一点味都没变。
03
用基建和房地产启动经济的复苏进程,中国还是在重走老路。
同样是在GDP数据公布当天,贵州茅台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955.5元一股。千元一股指日可待。
在中国,国酒茅台是一件具有强烈政治经济学意味的消费品。所谓烟搭桥,酒开路。茅台股价与大基建之间,一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天风证券的研究数据表明:3月新增中长期社融1.66万亿,其中去往基建和房地产方向(包括居民中长期贷款)的金额可能超过1.4万亿,占比高达84.3%!
而今年中国要发行地方债2.15万亿,其中,一季度已经发行1.4万亿,同比增长540.82%。盛行的地方债也助力了基建。
种种的努力下,基建投资从低谷反弹至4.4%,房地产增长11.8%。国酒茅台,成了躺着就能赢的金丝雀。
每次到了关键的结构性转型节点,中国总是选择最轻巧的方式:放水,基建和房地产。
相比之下,真正能带来内生动力的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却还在进一步下滑,民间投资增速从1-2月的7.5%下降至6.4%。
据《华尔街日报》,IMF经济学家Yu Shi在去年9月出了一份研究报告,他指出房地产热潮制约中国经济——制造企业日益将资源投向有利可图的房地产业,对每年的生产率增速构成0.5个百分点的拖累。
统计局也认为当前结构性矛盾比较多,“特别是实体经济还面临着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等。”
今天(4月18日),贵州茅台罕见获得了“卖出评级”。晨星分析师认为,茅台当前的股价已经消化了到明年年底前的利多。
茅台透支了未来,而茅台背后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又是如何?
04
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永远违背经济规律而取得长效发展的。
现在,最令人担忧的一幕终于发生了——中国经济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1 刺激政策的效应正在递减。
盛松成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震聋发聩的观点:
“政策时滞(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么长过。”
从开始出台刺激政策,到真正发挥作用,这段时间变得前所未有的长。这一轮政策宽松的起点,就算是从多项政策边际开始放松的2018年8月份算起,已经超过半年。而各项经济指标的回升都特别慢:
金融数据直到今年3月才明显好转,而过去金融数据一般最早企稳回升,M2增速平均时滞是3个月,社融增速是5个月。
消费增速时滞8个月以上,过去平均是6个月。
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是超过半年才反弹,过去时滞为2-5个月。
……
2 投资的效用也不如从前。
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对一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分别为65.1%,22.8%,12.1%。
投资的贡献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整整28.3个百分点。统计局解释为三驾马车的此消彼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到投资领域实际效用却在削弱,似乎也是讲得通的。
2010年,每增加一元GDP,中国需要投资4.2元。
而到了2015年,已经增加到了6.7元。
现在估计应该要接近10块钱了。
另外,消费贡献度虽然最大,却经不住细细考究。
在第一季度的消费数据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速最快,超20%。但是!住房消费的增长金额却是最多的,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也进一步增长到21.9%。说来说去,中国经济还是在靠房地产。
放眼全球,世界上有哪一个强国是靠房地产立国的?
这样的复苏势头还能维持多久?
(进口数据下滑,反应居民实际消费需求不强)
从投资驱动型走向消费驱动型,中国的前路漫漫。
网编:和评 |
| 50 条 | |||
| |||||
包子自己肚子里没有货,所谓的智囊团实际是拍马团,且看看还可以玩几年!程咬金尚有三板斧,这货却只有一招,艹!
小编观点反映出其保守和庸俗。小编问: “放眼全球,世界上有哪一个强国是靠房地产立国的?”但问题是为什么靠房地产就不能强国?除非你给出证明来。否则全是扯蛋。
还装傻搞出这样的不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就是靠房地产吗?如果你这样认为,你也就是个SB了。 |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