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星期二

艺术与科学:感性与理性的结合(2)

艺术与科学:感性与理性的结合(2) 2007-03-30 14:02:13
第二部: 感性超越理性的岁月
   音乐艺术和其它的专业不同, 它是一门结合了体力和脑力的抽象学科. 它要求从事这门专业的人事在结合两者的同时, 也要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 由于音乐的这种抽象性, 它不是对自然现象的直观反映, 这就要求艺术家们自身要有丰富的内涵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感受周围的一切. 只有这样音乐家才能通过他们的作品去传递某种精神和情感, 从而唤起观众的共鸣, 达到感人至深的目的. 很多著名的西方的音乐大师, 象我们熟识的的贝多芬和莫扎特, 除了他们本身的音乐天赋以外,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很多音乐家本身也是哲学家. 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个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 莫扎特从小就在文学艺术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 而且幼年时期遍访欧洲的经历使他对西方文化有了充分了解. 所以他的作品才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贝多芬虽然没有莫扎特优越的学习条件. 从小就要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 但贝多芬并未被艰难困苦的生活所屈服,他设法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他醉心于诵读和研究古代神话、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学,他对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也非常喜爱. 中国在音乐领域很少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艺术大家, 并不是中国没有这方面的人材, 而是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过分的注意演奏技能的训练而缺乏其它学科的学习. 曾经有一位西方的物理学家被请去中央音乐学院作表演. 演出后, 大家正对他的精湛的表演赞不绝口时, 他告诉大家他只是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 他真正的职业是物理学家. 从这可看出中西方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差距了.
   今天想来, 我在音乐领域的失败也是因为犯了同样的错误. 过多地注重演奏技能的培养和经常的演出使我没有更好地去学习音乐以外的知识. 加上没有名师指导, 使我在音乐的道路上最后以失败告终. 音乐学院少年班的招生让我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第二轮的初选, 我被淘汰了. 从此也给我的音乐事业画上了休止符. 五年的汗水付诸东流. 经过痛苦的斗争, 我终于振作起来重新思考我的人生之路. 在父亲的“学会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精神指导下, 我决定转向学理科. 适逢当时国家恢复了高考. 考上大学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 两年苦读我考上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 成为了系里不可多的的几位女生之一.
   大学生活是我感性超越理性的时期. 由于爱好文艺和天性活泼, 我就象一只自由的小鸟在自由的空间里飞翔,. 小提琴又一次成了我引以为傲的东西. 在舞台上, 运动场上, 舞场里处处留下了我的身影. 但由于经常参加学校交响乐团的演出和排练和各种的文娱活动, 过多的掌声和光环, 使我根本无法专心于理科专业的学习. 在系领导的眼里, 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 在教授眼里, 理科生就应该是满脑子方程, 公理, 定律. 应该是戴者厚眼镜, 埋头苦读的人. 而经常的抛头露面, 感情丰富的我也过早的进入了感情的围城. 这使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期末考试还得了一门不及格. 如果不是父母在我大学三年级移民美国, 我真会落了个结业. 这也成了我终身的遗憾. 现在我常想, 如果我当年多下点功夫在专业上学习上, 我在来美后的头十年就不会经历这么多的磨难. 这种遗憾一直折磨着我直到我以优异成绩取得了美国的大学学位. 直到今天, 我尽管毕业工作已21年了, 我每天都要求自己比别人要读更多的书来补偿我曾经浪费过的时光.
待续 第三部: 彷徨与寻觅
浏览(994) (0) 评论(0)
暂不接受评论
艺术与科学:感性与理性的结合(1) 2007-03-28 17:49:09
第一部: 艺术的启蒙阶段
   对于幸福人生的理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人认为, 家财万贯是一种幸福; 有的人说, 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是一种幸福; 也有的人说, 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是幸福. 总之, 众说纷纭. 对于我, 不断地追寻新的梦想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尽管在追寻的路上充满荆棘, 最终或许伤痕累累. 但我无怨无悔. 因为, 有一天我可以对我的子孙后代说: 我已经经历过了, 我已经追求过了. 我的这种执着的性格和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怀或多或少是受了我父母的影响, 也反映在我对艺术的追求上. 它已融入了我的骨子里, 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分析>>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了幼年时期的经历和意识如何影响人的一生. 他认为早期的经历和意识会储存在人的大脑里. 这种潜意识会不段地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思维.
   父母对艺术的爱好对我的艺术启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使我的一生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艺术给我的人生添加了不少的色彩, 但艺术在另一方面使我对身边的事物更加的感性,而生活很多时候是需要理性的. 艺术的确能给人间带来美, 但对于那些从事艺术的人来说, 艺术的道路却是充满坎坷的. 我庆幸自己没有贝多芬, 莫扎特, 和梵高等艺术大师那样的天赋. 这才使我能平稳地过渡到我的中年, 而不致于早年夭折和孤老病死.
   我生在一个热爱艺术的家庭. 父亲虽然是一位高级工程师, 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流露于言行. 他曾经以一首首满怀激情的情诗打动了远在千里素不相识的美丽的母亲, 使她放弃了众多的追求者, 嫁给了一无所有远在大西北的他. 记得小时候, 父亲喜欢在月光下给我们朗诵<<琵琶行>>, << 长恨歌>>; 唱王洛宾的<< 在那遥远的地方>> 和<< 铁板城的姑娘>>. 那优美动听的旋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的美丽画面和人间情怀. 母亲是一位医生, 但对舞蹈的热爱, 使她在我们姐弟俩出生后, 还继续在舞台上表演. 我最喜欢在舞台下看母亲的表演. 也为有一位这样的母亲而感到骄傲. 她自编自演的独舞<<护士的心>> 和<<新疆姑娘>> 曾经打动了不少人.
   由于父母对艺术的热爱, 在我十岁的时候, 他们为我们姐弟找了一位小提琴老师. 希望我们能在音乐领域能有所作为. 在这个读书无用的年代, 这却也让我学了一门手艺. 让我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出尽了风头. 唯一遗憾的是, 每天几小时的练习使我的儿童年代缺少了很多的乐趣. 每当看到小朋友在窗外戏耍和听到他们欢快的笑声时, 我就会投去羡慕的眼光. 但当演出归来, 丰盛的宴席和别人羡慕的眼光却又让我把练习时的辛苦全抛脑后去了. 虽然在红小兵宣传队里的生活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但这也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些不良的品德: 虚荣, 骄傲, 多愁善感, 患得患失. 艺术家们常犯的错误--感性多于理性. 这些品格让我在成长过程中历尽沧桑. 直到有一天我真正认识到这种品格会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最后, 生活中的挫折和知识彻底地改变了我. 而缺乏艺术的天赋和名师指导使我走入了一条与艺术完全相反的道路, 一条理性多于感性的道路, 我最终以高科技作为我的终身职业.
待续: 第二部: 感性超越理性的岁月


浏览(1017) (0) 评论(0)
暂不接受评论
艺术与科学:感性与理性的结合(0) 2007-03-27 11:25:11
艺术与科学: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用"艺术人生" 去描绘我的一生并不为过. 虽然最终我没有以艺术做为我的终身职业, 但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贯穿了我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的酸甜苦辣, 只有身在其中的我才能道出它的味道来. 本文将通过我的个人经历, 我的成与败, 和对艺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探讨艺术对快乐人生究竟是一种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 希望读者, 特别是那些对艺术充满美好憧憬的人和那些准备以艺术做为一生追求的人, 能从我的经历中得到启发. 在追求艺术的同时, 更多的注重除艺术专业以外各门知识的学习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因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没有丰富的内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难以想象他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也不可想象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甘于贫困孤独的心态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希望艺术给人生带来更多的是美和幸福而不是伤痛. 本文将分四个部分连载.
第一部: 艺术的启蒙阶段
第二部: 感性超越理性的岁月
第三部: 彷徨与寻觅
第四部: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浏览(740) (0) 评论(0)
暂不接受评论
马蒂斯的《生活的欢乐》 2007-03-25 02:48:26
马蒂斯的《生活的欢乐》
西方美术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从古典派的古埃及到古希腊艺术;从罗马艺术到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十八世纪初叶,巴洛克风格的艺术虽然继续在欧洲各地流行,但同时则有一种叫做「洛可可」﹝Rococo﹞的艺术风格在法国产生,并且逐渐盛行,取代了巴洛克风格。Rococo一字是从法国字 rocaille演变而来,原是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十九世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文艺领域也充满着变革。资产阶级的兴起,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使这个世纪成为丰富多采的变革的世纪。西方的美术也借着这股“东风”,冲破了文艺复兴确立的再现性的传统和古典风范,踏上了现代艺术之路。此时的流派包括了新古主义典、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等众多流派。

二十世纪的艺术流派真是太多了。没有主流,只感觉到令人眼花缭乱和不断地变化。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主义运动中最核心的人物是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他与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马蒂斯出生于皮卡地的小镇勒·卡多。他那做商人的父亲本来期望儿子将来当律师,因而马蒂斯在念完高中后,便进入巴黎的一所法律学校学习。后来他回到故乡,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充当书记员。假如没有1890年那次患阑尾炎住院的经历,他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要去当一名画家;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在手术后康复阶段的病床上消磨时光,给他带去了颜料、画笔和一本自学绘画的手册。没想到这些东西竟然让马蒂斯从此象着了魔似地对绘画痴迷起来。出院后他便开始在昆廷·德·拉图尔学校素描班上夜校,后来,总算得到其父亲的允许到巴黎学画。他的早期绘画曾受到毕沙罗、西涅克、塞尚、高更等人的影响。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他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他说:“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他作画,偏爱用平涂的画法。他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而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同时,他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他的画,往往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生活的欢乐》,马蒂斯作,1905—1906年,油画,174x238厘米,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梅里恩·巴恩斯基金会藏。

《生活的欢乐》也许是马蒂斯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这幅画,比他的其他作品更为清楚地体现出野兽派绘画的特质。画中平涂的色彩、弯曲起伏的线条以及那些富于原始稚趣的人体造型,显示出高更的影响。甚至连画中的主题——人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也让人联想到高更在塔希提岛所向往的那种理想生活。在这幅画上,马蒂斯描绘了他汜忆中柯里欧尔附近森林中某个空旷·地的景色。画面的远景是深蓝的大海,近景的海滩及草地上,点缀着各种姿势和动态的人体。画中人物的造型.让人联想起希腊瓶画上的人物形象,以及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中倦怠无力的巴黎人的姿态,这幅画看起来象足信笔勾画.实际上却隐含着画家对于欧洲造型艺术中古老传统母题的深刻理解。








浏览(1555) (0) 评论(2)
暂不接受评论
杨丽萍和她的舞蹈 2007-03-23 20:52:54

  杨丽萍和她的舞蹈
    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对于这样一个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感觉颇为惊人。 杨丽萍所舞出的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初看,令人赞叹她的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续看,你会领悟到其舞蹈神韵中含有一份灵气;而再三欣赏时,便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在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和她的族人们,她们依附在大自然里。
    从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她是真正的艺术家、创作者、实践者,真正独一无二.  杨丽萍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极感性的女人。她的艺术感悟力也极强,独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造就了这位个性独特的舞蹈家。
    杨丽萍式的舞蹈风格,最大胆和成功之处在于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而且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在杨丽萍的意识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进入她构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动容。
    九九年元月,在西藏气候最为恶劣的季节,杨丽萍去了拉萨进行创作生活体验。在参观大昭时,一缕极透的阳光从屋顶泄来,射在壁画上,慢慢地在移动。杨丽萍突然眼睛一亮,旋身融入阳光之中,情不自禁的摆起来。她就是这样地酷爱着舞蹈艺术。每当杨丽萍站在舞台上,看似每一次都是在重复她自己,但每一次又都是不同的,因为她每一次的舞动,既是自然的再现,同时又是一次艺术的重生。
    她在舞台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魔力,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休止符,都有如微风从一泓止水上空掠过,寂静的身体里,便有了细浪追逐的声音。她让人动情于自己的感动,自己的发现,她的世界无需用人的语言便能读懂。
    杨丽萍的舞很纯很纯,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却离我们心灵所渴求的东西很近很近。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活动等等,她的舞总给人以超然、空灵、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识强烈的印象,她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诗人”。
    其实,早年的杨丽萍,生活得并不象个“公主”。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她与神奇的大自然贴得很近,她知道在自然的怀抱里,自己永远是一个好奇而喜悦的小女孩。
    杨丽萍的艺术品德也十分令人敬佩。象她这样一位世界著名的舞蹈家,还能以平常心与其他创演人员一起,“同享”每日食宿30元的标准而毫无怨言。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象她这样可以做到献身艺术而漠视金钱能有几人?她能做到这样,就是因为她对艺术创作有炽热的追求,所以她可以给予别人更多善意的理解和支持。
择自中国互联网
请点击图片观看杨丽萍舞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