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星期一

不许说话的中国如何崛起?
信源:张伦博客|编辑:2019-04-15|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服务使用须知]【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广告资讯



习近平不断大讲自信,而面对批评与异议时,官方又显得很不自信,包括在最近的几起事件中。如此矛盾的中国,究竟要一种什么样的崛起?
最近半个月,连续发生了好几起与言论表达相关的重要事件。一是习近平访问意大利期间,中国官员恫吓《福利奥日报》记者朱莉娅・庞皮利,因其写过批评中国新闻状态的文章,反复要求其"停止说中国的坏话"。几天后,从北京又传来另一件事,清华大学著名法学专家许章润先生因自去年起陆续发表的几篇时论,被学校暂停一切职务,并对他展开调查。而这两天,大批的微信账户、公众号与用来交流信息、意见的群组被关闭查封,与笔者有联络的朋友就有数十位遭到强制销号的待遇,参加的微信群组就有十多个遭到查封。据说,这些也是与抗议许教授被处理的网上联署有关,当然也有临近"六四"三十周年纪念日这个背景。
这几件事,有内有外,都引起强烈反响,也都指向一件事:要不要让人说话,允不允许有不同的意见、批评的声音。
这些年,因中国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数字亮丽,引起各种赞扬、讨论,一个热门的话题是所谓"中国崛起"。伴随这种 "崛起",中国官方尤其是习近平上台后不断大讲自信,各种关于中国的制度、理论、道路与文化上的自信,一时成了官方宣传的主流话语。
但同时,这也在内部与外部引发了各种异议与批评,而当面对这些批评与异议时,中国官方又显得很不自信,不断地加以打压禁止,呈现出一种让人困惑不解的极其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超级强势,咄咄逼人;另一方面又好像异常敏感脆弱,像是弱不经风。比如,不久前召开的两会却要动员几十万人的各种力量,使用诸多设备维持治安,将代表与人民隔离。从历史上看,似乎从没有一个崛起的强国会展现出如此强弱并存的矛盾状态。
也许,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要从带来这种"崛起"的方式里去寻找。这些年中国的发展,关键还在于改革,一种让公民自由度得到增长、市场经济得以复生、社会重新获取活力的改革。但与此同时,权力却依然试图维系其绝对的控制,拒绝改变其主要还是来自计划经济时代的架构与运作模式,压制因社会不断分化所产生的多样的利益诉求,遏制公民与社会的活力。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因这种自由的扩展所带来的社会活力与创造力的恢复,才有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国力才因此强大;另一方面,又因官方对这种自由增进的警惕与敌视,要将其限制在一个其允许的范围内,这必然带来社会与权力间的紧张。随着资源的吸纳与使用越来越向国家过度倾斜,一些依托国家权力的集团与个人聚敛大量财富;人们对自由、权利的追求与官方不断压制人民权利诉求之间的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

| 共 2 页: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