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星期四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就香港主权移交中国25周年发表声明美国之音 2022年6月30日 17:49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 (CECC) 主席,来自俄勒冈州的民主党籍国会参议员杰夫·默克利(Senator Jeff Merkley, D-OR),和来自麻萨诸塞州的共同主席,民主党籍国会众议员詹姆斯·麦戈文(James P. McGovern, D-MA)就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25周年发表以下声明。 “在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之际,我们与所有寻求恢复民主自由和活跃公民社会的人们站在一起,这些要素曾使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香港的繁荣创业模式植根于《基本法》和《中英联合声明》这一国际条约所保障的人权和法治。我们敦促中国政府履行其在该条约和其他国际义务下的承诺。我们还敦促行政长官李家超结束政治起诉和释放所有政治犯,并确保法院系统维护法治—这些问题仍将是美国与中国和香港政府关系向前发展的关键部分。同时,我们认识到,恢复香港自治承诺的任务需要美国和国际社会持续努力,以抵制中国和香港当局对政治和公民权利的侵蚀,因为他们害怕这些权利。 “在1997年主权移交时,中国政府承诺将维持香港人的生活方式直到2047年。但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一再违背这项承诺,单方面制订了《国家安全法》,并更改香港的选举制度,因此只有北京的拥护者才可以在香港执政,并强行关闭《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等致力于新闻自由的新闻媒体。自2019年6月以来,至少有10,500名香港人因政治和抗议相关的罪行被逮捕。目前,不少于113人面临国家安全罪名的指控,可能会受到减少或没有正当程序保护的审判,并可能被引渡到中国大陆。截至2022年1月,至少有65个民间社会组织因害怕根据《国安法》被起诉而关闭解散或离开香港,这个趋势在2021年下半年加剧发展。 “我们希望民主自由能再次塑造香港的未来,但在目前,我们将继续公开要求香港和中国政府履行其国际义务。我们将继续追究任何破坏香港人权和法治承诺的官员的责任,并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盟友和合作伙伴进行协调,公开这些案件并争取无条件释放政治犯。此外,我们将努力为香港人提供移民途径,让他们将自身拥有的才能和能量带到美国或其他自由世界国家。” 相关内容香港主权移交25年大事记 2022年6月30日 14:59 习近平抵港 七一抗议活动难再现 2022年6月30日 08:56 习近平“横风横雨”中访港,大批媒体失去现场报道机会 2022年6月29日 14:00 港警确认习近平七一访港出席典礼 采取空前安保以求万无一失 2022年6月28日 13:27 这是美国之音的多媒体播放器。 当您选择一个伴随音频或视频的故事时,它在这里播放。 您可以随时查看原始故事或查找新故事,而无需通过在此页面上向下滑动来停止音频或视频。 通过从屏幕底部的圆形蓝色多媒体按钮向上滑动来再次打开此屏幕。 通过点击多媒体按钮启动和停止音频或视频。 安全访问已启动 设置
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布林肯国务卿发表声明支持港人争取自由的呼声美国之音 2022年6月30日 23:19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星期四(6月30日)就香港主权移交中国25周年发表声明。他在声明中批评北京以国安法回应港人争取民主自由的抗议,侵蚀曾经承诺给港人的自治和基本权利与自由。他还指责北京散布所谓境外势力是香港抗议幕后黑手的虚假信息。布林肯表示与香港民众站在一起,声援他们要求恢复那些被承诺的权利和自由的呼吁。 当天早些时候,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都就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发表了声明,批评北京破坏香港民主与自治。 以下是布林肯声明的全文翻译: 7月1日,我们纪念香港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25周年。这个日期当初设想的是“一国两制”框架下承诺的50年自治的中间节点。然而,现在显而易见的是,香港和北京当局不再将民主参与、基本自由和独立媒体视为这个愿景的一部分。 2019年,数百万香港人加入公开抗议,反对有争议的引渡条例。北京的回应——《国家安全法》——为过去两年来自治遭到侵蚀、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遭到破坏奠定了基础。当局将反对派人士投入监狱,其中许多人已被拘押超过一年之久。香港的领导层突击查抄独立媒体组织、关闭博物馆、移除公共艺术作品、削弱民主机构、推迟选举、阻止守夜活动、剥夺现任立法会议员的资格、实行效忠宣誓。政府官员一直在散布草根抗议是由外国行为体所操作的虚假信息。他们所有这些所作所为都在试图剥夺曾经承诺给香港人的东西。 我们与香港民众团结站在一起,并且声援他们要求恢复被承诺的自由的呼吁。 相关内容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就香港主权移交25周年发表声明,批评中国破坏香港民主自由 2022年6月30日 21:53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就香港主权移交中国25周年发表声明 2022年6月30日 17:49 香港主权移交25年大事记 2022年6月30日 14:59 揭谎频道 视频:摧毁香港民主后,习近平宣称坚持“一国两制” 2022年6月30日 22:27 这是美国之音的多媒体播放器。 当您选择一个伴随音频或视频的故事时,它在这里播放。 您可以随时查看原始故事或查找新故事,而无需通过在此页面上向下滑动来停止音频或视频。 通过从屏幕底部的圆形蓝色多媒体按钮向上滑动来再次打开此屏幕。 通过点击多媒体按钮启动和停止音频或视频。 安全访问已启动 设置
习近平:中央充分肯定林郑月娥5年来的工作2022年7月1日, 07:30 © 照片 : 香港特区政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30日下午在香港会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习近平表示,5年来,林郑月娥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重大转折,作出重要贡献。对于林郑月娥这5年来的工作,中央是充分肯定的。 习近平指出:“5年来,在中央坚定支持下,你忠诚履行行政长官的宪制责任,坚定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带领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团结社会各界人士止暴制乱,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香港繁荣稳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重大转折,做了大量艰苦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展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对于你这5年来的工作,中央是充分肯定的。” 习近平希望林郑月娥积极支持新一任行政长官和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继续为香港和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习近平对香港新当选特首李家超表达充分肯定和信任 5月31日, 08:12 林郑月娥衷心感谢习近平主席在香港疫情仍然波动的情况下亲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这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对香港同胞的亲切关怀。她表示,香港过去5年是极不平凡的5年,她能够为“一国两制”事业作出贡献,感到十分荣幸。祝愿祖国富强昌盛,习主席视察香港圆满成功。 当天下午,习近平分别会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负责人,香港各界代表人士,香港纪律部队代表,中央驻港机构和主要中资机构负责人。习近平在林郑月娥陪同下,考察香港科学园。 习近平6月30日下午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 俄专家:香港回归是中国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昨天, 18:36 习近平 香港 林郑月娥 李家超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习近平彭丽媛访港首日各有活动,参观地点透露何种信号Xi and his wife’s tour depict vision of a Hong Kong bound closer to China.王霜舟2022年7月1日 香港戏曲中心的外面,这里是中国戏剧和戏曲的表演场所。习近平的夫人彭丽媛周四参观了该中心。 ISAAC LAWRENCE/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After they arrived in Hong Kong on Thursday, Xi Jinping, China’s top leader, and his wife, Peng Liyuan, traveled to separate venues, with Mr. Xi visiting a science park and Ms. Peng, a former singer, going to a performance venue for Chinese opera. 周四,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和妻子彭丽媛抵达香港后,分别前往不同的地点,习近平参观了一个科学园区,曾当过歌唱演员的彭丽媛则前往一个戏曲中心参观。 While media coverage was restricted, and reports on what they saw and did at the two sites not immediately available, the choice of destinations was telling, with each representing part of Beijing’s goals for Hong Kong. 虽然媒体报道受到限制,有关他们在两处地点活动的报道也无法立即获得,但目的地的选择很能说明问题,两处都代表了北京对香港的部分目标。 “Hong Kong will definitely make new and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Mr. Xi said upon arriving in Hong Kong, tying the future of the former British colony to his vision for China’s restoration of its former glory and global prominence. “香港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抵达香港后说,将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未来与他对中国恢复昔日荣耀和全球地位的愿景联系起来。 Mr. Xi went to the Hong Kong Science Park, which is run by a public corporation to house high-tech companies. Its tenants include biotech, robotics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anies. While the neighboring mainland city of Shenzhen is far better known as a technology center, Mr. Xi’s visit reflects plans by Beijing to integrate cities in the region more tightly. 习近平去了香港科学园,园区由一家政府所有的机构经营,这里是高科技公司的聚集地,租户包括生物技术、机器人和通信技术公司。虽然邻近的内地城市深圳是更为人所知的技术中心,习近平的访问反映了北京方面有意将该地区的城市更紧密地整合在一起。 广告 That would help draw Hong Kong closer to mainland China and improve access to each city’s leading industries, such as high-tech manufactur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Shenzhen and finance, services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has proposed developing extensive new urban areas in the less densely populated north of the city, in part to ease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Shenzhen. 这将有助于拉近香港与内地的距离,提升港深两地在优势产业上的互动,比如深圳的高科技制造业和电信业,以及香港的金融、服务和高等教育。香港政府已提议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北部开发大面积的新城区,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与深圳的经济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Ms. Peng, who was a performer in the Chinese military and a nationally popular singer of traditional-style music, visited the Xiqu Center, which opened in 2019 to host Chinese theater and opera performances. Her visit stressed Chinese culture in a city where the perceived encroachment of Beijing has galvanized many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o reject ties to mainland China and to assert a distinct and separate identity. 彭丽媛曾是部队的文艺工作者,也是享有全国声誉的民歌歌手,她参观了香港的戏曲中心,该中心于2019年开业,用于表演中国戏剧和戏曲。她的到访是对香港中国文化的强调。然而在这座城市,人们认为北京的侵蚀已促使许多年轻一代拒绝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并主张一种独特而独立的身份。 At the theater Ms. Peng watched rehearsals of two troupes, including the Tea House Rising Stars, who perform short excerpts from Cantonese operas to introduce newcomers to the genre. 彭丽媛在戏曲中心观看了两个剧团的排练,其中包括茶馆新星剧团,他们表演粤剧折子戏,推介这种戏曲形式。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驻香港记者,专注本地新闻,也报道区域性和突发新闻。他此前驻台湾和北京,曾对亚洲重大事件作出报道。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 @austinramzy。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最受欢迎北约勾勒强硬战略愿景,首次宣布中国为“战略挑战” 无力感、脆弱和创伤:封锁给上海民众留下的心理伤痕 在美国,台湾炸鸡正当红 美国指控五家中国公司违反制裁、支持俄罗斯军队 一场以习近平为主角的中国领导人接班大戏 特朗普“邪教”的崩塌时刻 TikTok上的养生伪科学与“谣言粉碎机” 国会暴乱当天特朗普专车内发生了什么?爆料细节引发争论 摔盘子,抢方向盘:前助手曝光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 对俄罗斯石油限价,拜登和西方的一次冒险 国际 中国 商业与经济 镜头 科技 科学 健康 教育 文化 风尚 旅游 房地产 观点与评论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K © 2022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习近平五年前访港已为香港未来定下基调On his last visit, Xi warned Hong Kong against testing China.王霜舟2022年7月1日 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前宣誓就职。 BOBBY YIP/REUTERSFive years ago, when Xi Jinping, China’s leader, swore Carrie Lam in as Hong Kong’s chief executive, the city had yet to be upended by the huge protests of 2019 or the tough security clampdown that followed. But Mr. Xi’s visit during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Hong Kong’s return to China lay the groundwork for much of what was to come. 五年前,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主持香港最高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宣誓就职仪式时,这座城市还没有因为2019年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或随后的严厉安全镇压而被颠覆。但习近平在香港回归中国20周年之际的那次访问为后来的许多事情奠定了基础。 Mr. Xi’s message was blunt: He visited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arrison in Hong Kong and inspected the troops while standing in the back of an open-topped jeep, a rare display of the normally low-profile Chinese military presence in the city. China’s first aircraft carrier, the Liaoning, also visited the city during that anniversary, highlighting the growing strength of the country’s armed forces. It now has two more carriers, the newest having been launched two weeks ago. 习近平的信息直截了当:他视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并站在一辆敞篷吉普车的后座上视察了部队,这是中国军队在香港的罕见展示,它们通常较为低调。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也在那个周年纪念日访问了这座城市,彰显了该国武装力量不断增强的实力。中国现在多出了两艘航母,最新一艘在两周前下水。 At Mrs. Lam’s swearing in, Mr. Xi delivered a tough speech that warned against challenging China’s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Mr. Xi said that any attempt to “use Hong Kong to carry out infiltration and sabotage against the mainland is an act that crosses the red line and is absolutely impermissible.” 在林郑月娥宣誓就职时,习近平发表了强硬讲话,警告不要挑战中国对香港的主权。习近平表示,任何企图“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 Shortly after Mr. Xi delivered those stern remarks, tens of thousands of Hong Kongers marched in the streets, where many called for expanded direct elections. Some raised the case of Liu Xiaobo, the Nobel Peace Prize winner imprisoned in China, who had at the time recently been hospitalized for cancer treatment. He would die in custody two weeks later. 习近平发表这些严厉言论后不久,数以万计的香港人走上街头游行,许多人呼吁扩大直选。一些人提到了被关押在中国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在那不久前,他因癌症住院治疗。两周后,他在狱中死去。 While some protesters dismissed Mr. Xi’s warning, others said at the time that they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 future and the potential loss of rights they long enjoyed. 虽然一些抗议者对习近平的警告置之不理,但也有一些人在当时表示,他们对未来以及可能丧失长期以来享有的权利感到担忧。 “Hong Kong originally had freedom of speech,” Shandi Leung said as she stood alongside the slow procession of protesters. “But in the fu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t won’t be so easy to speak out.” “香港本来是有言论自由的,”站在缓慢行进的抗议者队伍旁的梁珊迪(音)说。“但在未来,在中国政府的影响下,畅所欲言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Years later the weight of Mr. Xi’s warning can be clearly felt. After antigovernment protests convulsed the city over the second half of 2019, Beijing enacted a tough security law that has throttled political opposition in the city.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were particularly incensed by protesters who called for Hong Kong’s independence or attacked symbol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sovereignty, which Mr. Xi had warned against. 数年后,人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习近平的警告的分量。在2019年下半年反政府抗议活动席卷香港后,北京颁布了严厉的安全法,遏制了香港的政治反对派。要求香港独立或攻击中央政府主权象征的抗议者尤其令中国当局恼火,而习近平曾对此发出过警告。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驻香港记者,专注本地新闻,也报道区域性和突发新闻。他此前驻台湾和北京,曾对亚洲重大事件作出报道。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 @austinramzy。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习近平为何决心“全面管治”香港2021年6月28日 无视外界反对,北京实施新国安法2020年7月1日 押注新国安法,习近平欲“驯服”香港2020年5月25日 最受欢迎北约勾勒强硬战略愿景,首次宣布中国为“战略挑战” 无力感、脆弱和创伤:封锁给上海民众留下的心理伤痕 在美国,台湾炸鸡正当红 美国指控五家中国公司违反制裁、支持俄罗斯军队 一场以习近平为主角的中国领导人接班大戏 特朗普“邪教”的崩塌时刻 TikTok上的养生伪科学与“谣言粉碎机” 国会暴乱当天特朗普专车内发生了什么?爆料细节引发争论 摔盘子,抢方向盘:前助手曝光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 对俄罗斯石油限价,拜登和西方的一次冒险 国际 中国 商业与经济 镜头 科技 科学 健康 教育 文化 风尚 旅游 房地产 观点与评论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K © 2022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习近平访港庆祝主权移交25周年,称香港“浴火重生”China’s Leader Hails a Hong Kong ‘Reborn from Ashes’ Amid Crackdown艾莎, ZIXU WANG, 王霜舟2022年7月1日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和即将卸任的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习近平已于周四抵达香港参加庆祝香港主权从英国回归中国25周年的纪念活动。 POOL PHOTO BY SELIM CHTAYTIHONG KONG — Since the pandemic erupted in 2020, China’s top leader, Xi Jinping, has been hunkered down in a virus-free bubble within his country’s closed borders. On Thursday, he left the safe confines of the mainland for the first time, arriving in Hong Kong for a tightly scripted visit aimed at reinforcing his authority over the city. 香港——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一直呆在自己国家封闭边界内的无病毒泡泡里。周四,他第一次离开了内地的安全范围,抵达香港进行一次严密安排的访问,目的是强化他对这座城市的权威。 Mr. Xi and his wife, Peng Liyuan, were greeted by schoolchildren and supporters who waved flower bouquets and small Chinese and Hong Kong flags as they stepped off a high-speed train at the sealed-off West Kowloon station to begin a two-day visit. Lion dancers performed as the neatly ordered rows of greeters chanted, “Warmly welcome, warmly welcome.”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戒备森严的高铁西九龙站走下专列,开始为期两天的访问时,他们受到了挥舞着鲜花以及小型中国国旗和香港区旗的学生和支持者们的欢迎。伴随着排列整齐的迎宾者“热烈欢迎!热烈欢迎!”的喊声,还有舞狮表演。 Mr. Xi’s decision to visit Hong Kong despite a recent rise in Covid infections in the city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signaling his control over the former British colony. This is Mr. Xi’s first time in Hong Kong since pro-democracy protesters mounted a serious challenge to Beijing’s rule in 2019 that roiled the territory for months. In the years since, Mr. Xi has enforced a sweeping crackdown on dissent, with the arrest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including leading opposition figures, lawmakers, academics, newspaper editors and a retired Catholic bishop. 尽管香港的感染人数最近有所增加,习近平仍要来访的决定凸显出表明这个英国前殖民地在他掌控之中的重要性。自2019年支持民主的抗议者对北京的统治发起严重挑战、使香港陷入持续数月的动荡以来,这是习近平首次访港。在那之后的几年里,习近平对当地的异见人士采取全面镇压。数千人被逮捕,包括反对派领袖、立法会议员、学者、报社编辑,以及一名退休的天主教主教。 习近平上次访港是2017年,当时他主持了香港新一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其政府的就职宣誓。 KIN CHEUNG/ASSOCIATED PRESSFor many residents, the crackdown sent a chill over the city, transforming it beyond recognition. Mr. Xi, in a brief speech upon his arrival, sought to strike a positive note about the city’s “brighter future.” 对许多香港居民来说,令人不寒而栗的镇压已彻底改变了这个城市的面目。习近平在抵港后发表的简短讲话中,试图表达一种对香港“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的积极看法。 “Hong Kong has withstood one severe challenge after another, and overcome one hazard after another,” he said. “After the storm, Hong Kong has been reborn from the ashes, showing flourishing vitality.” “过去一个时期,香港经受一次次严峻考验,战胜一个个风险挑战,”他说。“历经风雨后,香港浴火重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Mr. Xi has not left China in 29 months. His absence has been increasingly conspicuous, especially as a flurry of diplomacy arose in response to the war in Ukraine and the ensuing political, military and economic fallout. He called in via video link to a meeting of the Group of 20 in December; he sent a written statement to November’s climate meeting in Glasgow. He has yet to meet President Biden in person. 习近平已有29个月没有离开过中国了。他在国际舞台上的缺席越来越引人注目,尤其是在各国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这场战争引发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后果展开一系列外交活动之际。去年12月,他通过视频连线出席了20国集团会议;在去年11月的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上,他做了书面发言。他至今仍未与拜登总统直接见面。 The inward turn points in large part to Beijing’s preoccupation with protecting Mr. Xi’s health ahead of an all-important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later this year where he is expected to claim another five years as China’s leader. But for Mr. Xi, taking a victory lap in Hong Kong is crucial to asserting his visi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which the Communist Party restores China to what he regards as its rightful place as a global power. 这种向内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今年晚些时候召开的中国二十大之前,北京方面要全力保证习近平的健康,预计在这次会议上,他将获得第三个五年任期。但对习近平来说,来港参加庆祝活动对他宣称的国家伟大复兴愿景至关重要,即中共让中国恢复到他认为应该拥有的世界大国地位。 “Even though he has not been away from mainland China since early 2020, Xi thinks that, in terms of both his prestige and popularity, it would be good for him to visit just for several hours,” said Willy Wo-Lap Lam, an adjunct professor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eferring to local news reports that Mr. Xi would not stay in Hong Kong overnight and would instead travel back to the bordering Chinese city of Shenzhen. “虽然自2020年初以来,习近平一直没有离开过中国大陆,但他认为,来访问几个小时会有利于他的声望和受欢迎程度,”香港中文大学客席教授林和立说道,他指的是当地新闻报道所称的习近平不会在香港过夜,而是会回到比邻城市深圳。 “Hong Kong has been undergoing drastic changes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so he wants to reassure the public,” Mr. Lam said. “香港已经在过去三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他想打消公众的疑虑,”林和立说。 警方向香港法院外的抗议者打出警告横幅,摄于2021年3月。一项国家安全法律已经限制了香港的异见,这座城市曾经以政治自由闻名。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To try to keep the virus out during Mr. Xi’s visit, Hong Kong erected an elaborate, closed-loop bubble. Thousands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dozens of foreign dignitaries and a carefully selected group of journalists were asked to undergo a week of daily rapid antigen tests and be confined in a hotel for quarantine this week. Office workers in a neighborhood that Mr. Xi was reportedly planning to visit were told to stay home. One school even sent dozens of students into quarantine for several days so they could greet Mr. Xi upon his arrival. 为了在习近平访港期间保证他的健康,香港打造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闭环泡泡。数千名政府官员、数十名外国政要和一批精心挑选的记者被要求做一周的每日快速抗原检测,并在本周住进隔离酒店。据称在习近平计划访问的一个社区内,上班族被告知呆在家里。一所学校甚至对十名学生进行了几天集中隔离,以便他们能在习近平抵达时去欢迎他。 The stringent epidemic protocols Hong Kong has imposed for Mr. Xi’s visit are in contrast to many places with similarly high vaccination rates, which dropped such controls months ago. But China is the la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hat maintains a policy of trying to eliminate Covid, and is most likely concerned by a surge in cases in Hong Kong, where more than 2,000 daily Covid cases were recorded on Wednesday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April. 香港为习近平来访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与许多有着类似高疫苗接种率的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地方已在几个月前取消了这些限制性做法。但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坚持新冠病毒感染清零政策的国家,它很可能对香港的感染病例激增感到担心。本周三,香港录得2000多例新增感染,这是自今年4月以来的首次。 The closely choreographed visit, with few publicly announced details and a high level of security, suggests that Mr. Xi’s public interactions will be limited and protesters will be kept away, preventing unwelcome surprises. 这次严密安排的访问细节基本保密,并投入了大量保安力量,由此可以看出,习近平在访问期间与公共的互动将很有限,抗议者将无法接近,以防发生不受欢迎的意外。 香港会展中心外的路障,摄于本周。香港的新一届政府将在这里宣誓就职。 LAM YIK/REUTERSMr. Xi is expected to attend the swearing-in of the city’s next leader, John Lee, a former security chief, and his government on Friday, as every Chinese leader has done since the city’s official handover ceremony in 1997. Beijing had promised Hong Kong 50 years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llowing it to preserve its freedoms of speech, assembly and the press unimaginable in the mainland after China resumed sovereignty. But halfway through that half-century, Hong Kong’s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have shrunk as Mr. Xi has tightened Beijing’s grip on the city. 预计习近平将在周五出席香港下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及其政府的宣誓就职仪式。李家超曾任香港的保安局局长。自从1997年香港主权正式移交给中国以来,中国领导人出席了香港政府的每次就职仪式。中国政府曾经承诺“一国两制”50年不变,允许香港在回归后保留内地难以想像的言论、集会和新闻自由。但50年过去了一半后,随着习近平收紧北京对香港的控制,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已所剩无几。 During his last visit to Hong Kong in 2017, Mr. Xi presided over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handover and the inauguration of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Her tenure would come to be defined by the citywide antigovernment protests, which began as peaceful rallies in defiance of an unpopular bill, but morphed into sometimes violent antigovernment dissent in response to brutal police tactics and Beijing’s encroachment on civil liberties. 习近平上次访港是2017年,他主持了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活动和林郑月娥出任行政长官的就职典礼。全市范围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定义了林郑月娥后来的任期。抗议活动最初是和平集会,反对一项不受欢迎的法案,但后来演变为有时暴力的反政府对峙,以回应警方对抗议者采取的野蛮做法以及北京对公民自由的侵犯。 Mr. Xi imposed an expansive national security law on the city in 2020 aimed at stamping out opposition to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Since then, the arrests of dozens of protesters and pro-democracy lawmakers and the shuttering of several news outlets have transformed the city, which was once known for its culture of political activism and free speech. 习近平已在2020年将国家安全法强加于香港,目的是铲除对中共的反对。自那以后,数十名抗议者和民主派议员被逮捕,多家新闻机构关门,彻底改变了这座曾以政治活跃和言论自由闻名的城市。 今年5月,候任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与习近平在北京会晤。 LI XUEREN/XINHUA, VIA ASSOCIATED PRESSAs part of Hong Kong’s Covid bubble for Mr. Xi’s visit, foreign consuls invited to attend were given instructions to undergo daily Covid testing starting June 23, and to limit their movements to a “point-to-point closed loop” system consisting of home and office. “Gathering activities and contact with other people are to be avoided,” the Celebration Coordination Office said in a booklet sent to various consulates and seen by The New York Times. Guests were told they would then need to go into hotel quarantine on June 30. 作为香港为习近平来访打造的安全泡泡的一部分,应邀参加活动的外国使节收到指示,从6月23日起每天做快速抗原检测,并将行动限制在从家到办公室的“点对点闭环”里,“避免聚会活动、避免与他人接触”,庆祝活动协调办公室发给各领事馆的小册子写道。《纽约时报》看到了这本小册子。应邀参加活动的人还被告知,他们需要在6月30日住进隔离酒店。 Journalists covering the event were sent to a different hotel from officials and dignitaries, on the other side of Victoria Harbor. The media presence will be smaller and more controlled than it was in previous ceremonies commemorating the handover. More than 10 journalists have been denied permission to cover Mr. Xi’s visit, according to the 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Asked to comment on the restrictions, the government said it was balancing the media’s participation with “security requirements.” 报道庆祝活动的记者被分配到与官员和要人不同的酒店,酒店位于维多利亚港的另一边。与以往的香港回归纪念活动相比,报道此次活动的媒体人数会减少,也会受到更多的限制。据香港记者协会表示,10多名记者报道习近平来访的申请被拒。记者请求香港政府对这些限制置评时,对方表示,这是为了在“安全要求”与媒体参与之间找到平衡。 In addition to the guests attending events, hundreds of hotel workers, cleaners and other personnel who have helped to make the closed loop possible have had to quarantine as well. 除了参加活动的客人外,数百名酒店工作人员、清洁工和其他闭环工作人员也不得不接受隔离。 Cathy Cheng Yuk-ting, a member of the staff at Camlux Hotel in Kowloon Bay, where reporters and some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members of the police force began their quarantine on Wednesday, said she had been quarantining in the hotel since Monday. 九龙湾君立酒店的工作人员郑玉婷说,她从周一开始就一直在酒店隔离。记者、部分政府官员和警方人员已于周三开始在这家酒店隔离。 Ms. Cheng, 39, said she missed her three daughters: two 4-year-old twins and a toddler. She had volunteered to take shifts during what she called a historic week. 39岁的郑女士说,她很想念自己的三个女儿:一对四岁的双胞胎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她选择在她称之为历史性的一周里自愿值班。 Every day after work, she returns to her hotel room for a video call with her family. “My daughters asked, ‘Mom, why can’t you go home?’” she said. “But this is my job. There is no other way.” 每天下班后,她都会在自己住的酒店房间与家人视频通话。“我的女儿们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能回家啊?’”她说。“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没有办法。” 维多利亚公园的香港区旗和中国国旗,摄于周三。DALE DE LA RE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艾莎(Alexandra Stevenson)是时报上海分社社长。欢迎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关注她。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驻香港记者,专注本地新闻,也报道区域性和突发新闻。他此前驻台湾和北京,曾对亚洲重大事件作出报道。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 @austinramzy。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新版教科书:香港从不是英国殖民地2022年6月17日 新特首李家超与香港不确定的未来2022年5月9日 林郑月娥在批评与争议中走向卸任2022年4月6日 最受欢迎北约勾勒强硬战略愿景,首次宣布中国为“战略挑战” 无力感、脆弱和创伤:封锁给上海民众留下的心理伤痕 在美国,台湾炸鸡正当红 美国指控五家中国公司违反制裁、支持俄罗斯军队 一场以习近平为主角的中国领导人接班大戏 特朗普“邪教”的崩塌时刻 TikTok上的养生伪科学与“谣言粉碎机” 国会暴乱当天特朗普专车内发生了什么?爆料细节引发争论 摔盘子,抢方向盘:前助手曝光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 对俄罗斯石油限价,拜登和西方的一次冒险 国际 中国 商业与经济 镜头 科技 科学 健康 教育 文化 风尚 旅游 房地产 观点与评论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K © 2022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尽管美国阻挠,中国仍能在半导体领域取得飞跃2022年6月30日, 15:19 © Depositphotos / mikeshots 外国媒体 所有资料 在 Project Syndicate 的专栏中,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李根教授谈到了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前景。 这位科学家表示,在与美国的竞赛中,中国将面临严重障碍。然而众多因素——从美国通胀加剧到中国科学潜力的快速增长——或许对中国有利。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半导体供应中断迫使一系列行业——从汽车到消费电子产品——放缓或停产。显然,可靠的半导体供应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可持续性都至关重要。对于美中两国来说,它们也处于战略竞争的中心。由于其在芯片设计方面的优势,美国目前在全球半导体蛋糕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但绝大多数芯片是在远离美国海岸的地方生产的,包括在三星的西安工厂。而中国——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正在大力投资该领域,作为其刺激本国创新的组成部分。那么美国能否失去自己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中国很难赶上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领先地位不可动摇。关键是“飞跃”的策略:先于产品拥有者开发出更先进的科技产品。 虽然存储芯片市场是一样的——没有高端或低端细分市场——但系统芯片(或专用集成电路)市场是按应用细分的。例如,汽车公司不采用使用 10 纳米 (10 nm) 级别的先进光刻工艺制造的最先进芯片。相反,他们使用 20nm 或 30nm 工艺技术,技术转移不受严格控制。在这一领域,中国代工中芯国际正在赚取巨额利润,可用于投资先进芯片或下一代芯片。 不过这位韩国学者认为,飞跃的真正成功很可能取决于中国是否有能力开辟一条不同于该行业老手的新的科技道路,从而减少对西方技术的依赖。例如,美光科技声称下一代芯片可以使用最新一代的处理设备——“深紫外光刻”(DUV)——而不是 EUV 来开发。这种另类思维或为中国半导体拥有广阔前景增添了信心。因为这样以来,中国迅速增长的科学潜力就会助其一臂之力。 随着中期选举的临近,拜登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果放宽对包括芯片制造商在内的中国公司的限制,将有助于抵消通胀压力——拜登的“国内首要任务”——同时可能让中国在飞跃战略上取得进展。如果美国不这样做,半导体短缺可能会继续推高通胀,而中国最终可能会给自己找到替代技术,最终无论如何都要实现飞跃。 中国应对IPEF持慎重态度 6月23日, 00:05 网站Wired的文章同样谈到了高科技和激烈竞争的话题,指出竞争伴随着该领域的进步。这篇文章写的是汽车市场。在过去100 年里美国、欧洲和日本已经定义了什么是汽车。今天,汽车性能的变化,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计算机化和自动驾驶的引入,意味着中国可以越来越多地定义什么是现代汽车。 巴塞罗那 IESE 商学院汽车行业研究领域专家 Marc Sachon教授 表示,对于电动车制造商来说,现在正是尝试制造汽车的最佳时机。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比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更简单,零部件更少,组装步骤也更少。管理电动汽车供应链比传统供应链更容易,这是老牌汽车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Marc Sachon补充说,中国拥有强大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从电池到软件,甚至是零部件制造。 中国特别适合引领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已经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池制造商,包括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后者也生产汽车。中国的电动汽车在市场中早已享有名声,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等中国电动汽车公司越来越多地挑战特斯拉的市场领导地位。 氢气发动机可能重振中国“锈带”的繁荣 6月17日, 15:44 今天的竞赛已经不仅是在地面,而且到了太空,单从字面上讲就是这样。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的两颗卫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后不久,美国太空监视卫星 USA 270 便开始近距离观察这些新邻居。当美国 270 接近 Shiyan-12-01 和 Shiyan-12-02 时,中国卫星以相反的方向起飞,而 Shiyan 12 02 就位,以便在阳光下看到美国监视卫星。太空新闻杂志《 Space News》讲述了这个饶有趣味的真实故事。 据航天专家称,地球静止轨道上这种猫捉老鼠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自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军用卫星一直在监测地球静止轨道带。在过去的几年里俄罗斯和中国的间谍卫星也纷纷效仿,以一种令美国震惊的方式蹲守在美国政府和商业卫星上。大多数地球静止卫星仍留在其指定的轨道位置,提供地球观测和通信服务。然而文章作者指出,军用卫星正在扮演越来越复杂的角色。 尽管这项任务广受欢迎,但美国军方对中国的“实践 21”号 清除空间碎片卫星能抓住一颗废弃的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其拖到 3000 公里外的地球静止轨道上方的“墓地”,表示担忧。从地球同步带移除过时的卫星是一项有价值的服务。然而同样的技术还可有其他应用。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陆军上将詹姆斯·迪金森 (James Dickinson) 今年 3 月对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说,配备机械臂技术的 “实践17”号 和 “实践21”号 卫星可用于未来系统以捕获和禁用其他卫星. 这篇文章指出,今天没有国际法甚至普遍接受的规则来管理不相关的卫星何时以及如何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相互接近,因此很难识别可疑活动。一些卫星的活动可能是可疑的,也许是由这样一个事实决定的,即这是唯一可以找到“停放”一段时间的空闲地方。 中国将比美欧更早运回火星表面样品 6月23日, 17:54 福布斯网站注意到,中国旅游公司股价在美国交易中飙升。中国周二表示将对来自国外的旅客的强制隔离期从之前的 14 -21天缩短至 7 天。飙升幅度较大者中是最大在线旅游网站“携程网” Trip.com。该网站在纳斯达克交易的股票飙升 14%,创下了 2 月份以来的最高收盘价。中国在线搜索巨头百度持有携程网近11%的股。 航空股也出现了上扬。总部位于上海的东航股价上涨 6.7%。总部位于广州的中国南方航空股价上涨 3.8%。 卫星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 评论 外媒看中国 中国 半导体 汽车 太空 旅游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來真的!美國對中國開啟了壹個極其惡劣的先例www.creaders.net | 2022-06-30 08:03:18 環球時報 | 6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中共媒體環球時報評論文章:制裁5家中企,在G7聯合公報中14次提及中國…… 剛剛結束的G7峰會,和緊鑼密鼓接著召開的北約峰會,都在有意無意地用“對華異常強硬”來展示以美國為首的小圈子依然“如以往壹樣團結”。 但這壹派和氣的背後,有日本領導人在合照中被遮住的尷尬,也有對俄石油實施價格上限未果的分裂。 與此同時,歐美通脹高企、經濟增長放緩、歐洲今冬能源短缺的陰影未散。可以說,今年的西方“小圈子派對”,展示出了這個小團體前所未有的虛弱和分歧。 而且美國最新宣布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又破了壹個極其惡劣的先例。這也是自2月份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首次因涉俄業務對中國實體采取動作。根據過去的案例,美國壹旦新開了壹個口子,就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不斷擴大打擊面。 國際社會不應有任何僥幸心理。 01 又有5家中國公司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 這次的理由是,它們涉嫌在俄烏沖突之前和期間向俄軍事和國防企業提供支持,違反了制裁措施。 這也是自2月份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首次因涉俄業務對中國實體采取動作。 圖為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商務部大樓 這五家中國公司是康奈電子、金湃科技、信諾電子、勝寧電子和世界捷達(香港)物流。 值得壹提的是,這些公司違反的所謂法律依據是美國的國內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教授廖凡告訴“補壹刀”,從這次制裁看,主要還是在出口管制領域,這是基於美國《出口管理條例》以及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制定的“商業管制清單”(CCL),對於向俄羅斯出口特定美國產品和技術實施許可證管理。CCL包括數千種軍民兩用設備、材料、軟件和技術,覆蓋範圍廣泛,美國對俄出口管制重點針對國防、航空、海運等行業領域。 廖凡稱,根據規定,出口管制不僅包括原產於美國的產品,還包括含有壹定比例的美國成分或者使用美國技術、設備生產的第三國產品。這次俄烏沖突以來,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通過修改比例要求、提高審批標準等方式,將更多第三國產品納入對俄出口管制範圍,且除個別情況壹事壹議外,壹律不給予出口許可。所以整體更加嚴格了。 而所謂的國際制裁,應當嚴格按照《聯合國憲章》、由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並提出明確的目標、定期審查的規定以及撤銷制裁的條件。 另外,美國商務部還把來自俄羅斯、阿聯酋、立陶宛、巴基斯坦、新加坡、英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的31個實體列入了這份黑名單。 與此同時,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前往參加北約峰會的路上,公開承認:幾乎沒有證據表明中國在軍事上支持俄羅斯,或是全面違反了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後對其實施的制裁。 沙利文 資料圖 這不是美方第壹次有類似表態。 今年5月,美國高級官員表示,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中國有在軍事上和經濟上支持俄羅斯對烏展開軍事行動的動作。 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壹邊制裁中國壹些企業,壹邊說中國沒有違反制裁。 究其根本,在美西方這些政客看來,中國的“錯”就是做得還不夠多——沙利文表示,北京方面需要盡壹切努力結束這場戰爭,因為糧食和燃料價格飆升,許多欠發達國家遭受了損失。 中國與俄羅斯保持正常的能源和經貿合作,美國憑什麼橫加阻攔?還要以此對中國進行“懲罰”? 美國28日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又破了壹個極其惡劣的先例。根據過去的案例,美國壹旦新開了壹個口子,就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不斷擴大打擊面。 中國人對此堅決反對,壹定會采取必要措施維護本國企業的正當權益,壹定要打痛美國不斷伸過來的“長臂”,讓它長足教訓。 國際社會也需要加以阻止,越早采取行動,其所造成的傷害程度和範圍都會小壹些。反對霸權主義不僅是道義使然,也是利益所在,國際社會不應對美國有任何僥幸心理。 中國駐美大使館回應稱,中國與俄羅斯保持著正常的能源和經貿合作,中國企業的合法利益不應受到損害。美方根據國內法對他國實施單邊制裁和所謂“長臂管轄”,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本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02 14次提及中國。 德國主辦的為期3天的G7峰會周二落幕,G7領導人發表的聯合公報中“中國”似乎成了主角,被提及14次。 要知道在壹年前的G7聯合公報裏,中國還只被提到了4次。 而且今年的聯合公報在涉華表述上顯示出了不同於過往的強硬。雖然俄烏沖突是今年G7峰會的頭號議題,但某些與會國家似乎生怕這將搶走“對抗中國”的註意力,將兩者生硬掛鉤。 聯合公報呼籲,中國“必須”敦促俄羅斯遵守聯合國大會的相關決議; 中國要“放棄”在南海的海洋主張; 對中國的人權政策提出“前所未有”的嚴厲批評; 敦促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減免計劃做出“建設性貢獻”; 提醒中國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平解決兩岸議題”; 這指手畫腳的蠻橫態度躍然紙上。 美國官員稱,這壹聯合聲明在七國集團範圍內“前所未見”。 除此之外,壹些國家政客許是覺得G7聯合聲明還不夠表達清楚自己的反華立場,在多個場合發出對中國的“警告之聲”。 首先是英國。 英國國防部長華萊士敦促加強國防投資,以因應不僅俄羅斯,也包括中國等其它國家的威脅。 華萊士 資料圖 英國政府在周二晚間的壹份聲明中表示,由於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加大,英國今年國防支出預計將達到GDP的2.3%。而華萊士則呼籲到2028年國防預算拉高到GDP占比的2.5%。 這遠遠高出了北約要求各成員國將國防開支保持在2%的門檻。 另外,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在壹場最新舉行的跟澳洲及比利時總理共同出席的小組會議上說,G7國家與澳洲等國應利用自身“經濟實力”挑戰中國,英國等國甚至可重新考慮與中國貿易的方式。 特拉斯 資料圖 用對華貿易來“威脅中國”?英國自身還是先捋清楚與歐盟的貿易糾紛吧。 隨著英國單方面準備修改“北愛爾蘭協定書”,約翰遜還提出要延長鋼鐵進口關稅保護國內鋼鐵產業,預計英國與歐盟的又壹場“貿易廝殺”在所難免。 與此同時,2021年第壹季度,中國取代德國成為英國最大進口市場,英國國際貿易部2021年8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壹季度,中英貨物與服務貿易總額為846億英鎊。 屆時英國如果還要壹意孤行,拿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來做政治博弈的工具,不知道最後扼住的是誰的喉嚨。 其次是日本。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次歐洲之旅行程十分充實,在G7峰會之後,還要馬不停蹄,首次以觀察員身份出席北約峰會。 岸田文雄 資料圖 岸田在談及烏克蘭局勢時指出:"今日烏克蘭,可能是明日東亞",稱日本將在5年內徹底增強防衛力,將確保相當大程度增加防衛預算。此外,在安全保障方面,G7有必要密切合作,以守護依據規則的國際秩序。 還再次提到釣魚島和臺海問題,強硬稱不容許憑借力量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 向北約這種舊冷戰的產物主動投誠,提高國防預算,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以集體防務之名追求絕對安全,日本正在有意無意地將冷戰禍水引入亞太。 03 為什麼這次G7峰會的決議,在言辭上顯示了壹種以往罕見的對華強硬呢?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告訴“補壹刀”,主要還是因為今年的峰會是在俄烏沖突背景下進行的。G7國家領導人首先會就俄烏沖突做內部協調,與此同時又會將解決不了的內部矛盾向外轉移,將責任推到中國身上。 在G7國家看來,俄羅斯之所以還能繼續打下去,壹定程度上“很可能是中國發揮了作用”。但是就連美國都承認,迄今還沒有證據證明,中國給俄羅斯提供軍事資源或者中國破壞西方對俄制裁。這種情況下,他們能做的主要還是對華進行外交施壓。這次G7聲明,實際上也更多是姿態上的強硬。 資料圖 接下來,如果他們還是找不到證據,那麼對華采取的手段其實越來越有限。無非是外交、輿論上造勢,或者說拉幾個中國企業進黑名單,就像美國最近做的那樣。但是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是沒有切實證據的,更多是為了恐嚇我們。它壹邊說找不到中國支援俄羅斯的證據,壹邊又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這種做法實際上也很難得到歐洲國家的支持。 崔洪建認為,美國壹直試圖將中俄綁定,這樣壹方面可以通過刻意強調中國對俄羅斯的影響,打擊中國的國際形象;另壹方面可以將俄烏沖突遲遲得不到解決的責任推給中國。但對於中俄是否應該綁定,美歐之間壹直存在分歧。 壹方面,歐洲國家不認為中俄是壹樣的,畢竟在解決問題方式、政策出發點上,中俄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另壹方面,他們很難在解決對俄能源依賴的同時,再去解決對中國市場依賴的問題。如果那樣做,對歐洲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 所以,我們看到,這段時間有歐洲國家的領導人都提過,現在沒辦法背離與中國的合作利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教授廖凡告訴“補壹刀”,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主要是可以分為特定區域制裁、進出口限制、金融制裁及其他相關制裁四大類。制裁的性質有兩種,壹種是初級制裁,就是限制美國的企業、公司,包括美國技術產品,與俄羅斯發生聯系。另壹種制裁則是範圍擴大化的,就是當俄羅斯是美國的制裁對象時,中國業等其他國家的企也不能與俄羅斯在上述幾個領域與俄羅斯有合作往來或者采購支持等等。 尤其是中國企業涉及到通過美國的技術、產品或者是金融系統,來實現與制裁對象的交易。比如說,最典型的就是之前美國對伊朗和朝鮮的制裁,也要求中國公司必須遵守。 這是非常霸道的壹種做法,而美國作為霸權國家就是靠這些手段來維持自己的地位,打壓自己的對手。目的是讓自己的老大的位置長期穩固。所以,美國這次對中國公司以這種借口實施制裁,是意料之中的。 資料圖 之前美國對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合作以及石油采購問題主要是警告,尤其是中俄之間的軍事技術合作和軍品供應方面,美國盯得很緊。但是,美國壹直沒有找到他們所說的證據。 現在出現幾個變化因素: 壹是俄烏沖突進入白熱化階段,烏克蘭眼下處於劣勢,美國和歐洲比較著急。 二是美國和歐洲對烏克蘭的軍事裝備支持如今也難再拿出什麼有效的武器了,如果再提供重型進攻性武器,就等同於美西方直接參戰,俄羅斯肯定不答應,那樣的話戰爭會有全面升級的風險。 三是隨著俄烏沖突長期化,美國發現之前的金融制裁、石油貿易制裁和進出口管制,對俄羅斯的影響雖然有,但還是不能讓俄羅斯在短期內暫停軍事行動。那麼在這些因素變化下,美國肯定會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在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和合作方面會通過制裁手段加以更多的限制。 關於G7會議公報言辭嚴厲,針對中國,廖凡認為更多還是因為俄羅斯,以及現在美歐經濟狀況都不好,通貨膨脹嚴重、物價高漲,老百姓不滿意,各種罷工抗議非常多。美歐現在沒什麼好辦法,歐洲幾個國家內部,最近壹直在鬧罷工。 所以,這也反映出G7國家的心態,很著急,但是沒有辦法。因此,希望中國能改變自己的貿易政策,減少對俄羅斯的支持。這反過來也凸顯了中國的重要性。 16 相關新聞 快訊!美國將這5家中企列入黑名單 趙立堅回應 美國以聯盟戰略絞殺,俄羅斯掀桌子,中國怎麼辦? 美中若爆沖突,勢必會在這裏大決戰 【粵語】G7聯合公報罕見火燒中共 白宮淋壹桶油 “沒有壹個行業真正安全” 美中脫鉤勢在必行 兩國申請加入金磚 中俄加速拉幫結派抗擊西方 中美貿易戰秘辛:習近平如何走進川普圈套 北約新戰略將給北京貼標簽 中共氣急敗壞 CNN:中國這4種船艦比“福建號”威脅更大 沙利文:預計未來幾周拜登與習近平通話 “中美冷戰” 當前新聞共有6條評論分享到:評論前需要先 登錄 或者 註冊 哦 全部評論 破棉袄 今天 17:03 习总视察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给美国制裁指明了方向。 popchengz 今天 14:14 中共喉舌一评论就说明美敌等政策有效了。。 檄文 今天 11:55 "遍地是贪官 "说得太搞笑了吧? integrity001 今天 09:52 终于找到了一个特别恰当的情形使用“活该”这个词了。 花蜜蜂 今天 08:42 美国的制裁是对于向俄罗斯出口特定美国产品和技术实施许可证管理。CCL包括数千种军民两用设备、材料、软件和技术,覆盖范围广泛,美国对俄出口管制重点针对国防、航空、海运等行业领域。 跟制裁向伊朗出口的华为,中兴这些企业一样。中国应该学一些这些企业为什么被制裁,值不值得去违反美国的制裁令。你要做国际贸易,就要遵守美国的制裁法。有的钱好赚,有的钱不好赚就不要赚。 遍地是贪官 今天 08:35 “这反过来也凸显了中国的重要性”,说的很对。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由一个抗200斤麦子10里山路不换肩的小学生操控着,这种对人类的巨大威胁能不重要? 1/1 上壹頁 下壹頁 實用資訊 全球最大線上眼鏡電商 時尚、高質量 近視鏡、太陽鏡應有盡有Zenni Optical 24小時新聞排行榜更多>> 1習近平終於讓步了,這些緩和跡象意味深長2尷尬:老公產房拍照,老婆下體照傳家庭群看3驚傳:習近平親自決策的雄安,如今只剩1趟4回國隔離看似松了 但讓海外華人更憂心的來522歲華裔投行實習生墜曼哈頓鐵軌 遭車撞擊 48小時新聞排行榜更多>> 1習近平終於讓步了,這些緩和跡象意味深長2曾慶紅越來越懸了3“國恥表演”,為什麼自大清至今都沒戒掉4突發!印尼否決讓普京出席G20峰會5四川銀行人員:山雨欲來風滿樓 感覺像世界6尷尬:老公產房拍照,老婆下體照傳家庭群看7李克強急了,提出三大警告8驚傳:習近平親自決策的雄安,如今只剩1趟9很微妙!王岐山再成習特使10經濟形勢惡化遠超中南海預期 熱門專題 1香港局勢 2烏克蘭戰爭 3中美冷戰 4臺海風雲 5新冠疫情 6萬維專稿 7中共20大 8中俄關系 9習近平 10李克強 11唐山燒烤店案 12東航空難 13鎖鏈女 14中共兩會 15北京冬奧 壹周博客排行更多>> 1“到站下車”有問題嗎?施化2加裏寧格勒:沒有劇本的歷史傳阿妞不牛3習設下壹計馬黑4美國史上最轟動墮胎案件背後的生命季刊5習時代大佬們的影響力有多大?馬黑6從王小洪就任公安部長談到老燈京都靜源7何與懷:他壹生短暫,卻是世間萬維網友來8誰有換掉包子的驅動?阿妞不牛9烏克蘭戰場的局勢又開始逆轉了山蛟龍10不讓墜胎的總效果是什麼?漢卿 壹周博文回復排行榜更多>> 1拜頓說準備第二次疫情,俄烏戰遠方的孤獨2寫在高法推翻墮胎法案後:往事新歌3“到站下車”有問題嗎?施化4海馬斯:四臺剛到,又批四臺,隨意生活5全球化精英被打敗,“新世界秩木秀於林6習近平的律師漢卿7花山啊花山!《花山的蚊子花山體育老師8為什麼就不能“反華”?解濱9西班牙莫特裏爾, 沐浴地中海風treebird10美國民主生死關頭:司法部應當鐘明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Copyright (C) 1998-2021.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曾慶紅越來越懸了www.creaders.net | 2022-06-28 16:38:32 王友群 | 6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王友群評論分析文章:2021年10月4日晚9點57分,花樣年集團創始人曾寶寶,發布微博,分享了壹張圖片,上面赫然寫著兩個英文字“DARKEST HOUR”,翻譯成中文,就是“至暗時刻”。   曾寶寶是壹位年輕的女士,卻自稱“寶爺”。敢自稱“爺”的年輕女士,肯定不是壹般人。但是,這位“爺”卻遭遇“至暗時刻”。這肯定不是壹般的事,而是大事。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本文將對此做壹個簡要回顧。   曾慶紅是曾寶寶最大的靠山   曾寶寶的大伯叫曾慶紅,曾經是中共最高權力機關所在地——中南海的“大內總管”——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此後,曾慶紅歷任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國家副主席、中央港澳領導小組組長。   曾慶紅得勢之時,從中共最高層到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到海外,壹大批高官、巨商圍在他身邊,風光無限。   2007年曾慶紅退休後,與他的主子江澤民壹起,成為中共“深層政府”的最高代表。在胡錦濤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十年裏,江、曾實際掌控著中共最高權力。   正因為有曾慶紅這樣壹個厲害的大伯做靠山,曾寶寶的花樣年公司在香港上市時,盛況空前。   據港媒報道,2009年11月,花樣年公司的投資者推介會,成為壹場香港名流的聚會,除曾寶寶的父親曾慶淮為女兒助陣外,到場的還有鄭裕彤、劉鑾雄、張松橋、蔡誌明等多位香港富商巨頭。鄭裕彤、張松橋等都認購了花樣年的股份。   花樣年公司的註冊地在免稅天堂——開曼群島,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曾寶寶作為公司創辦人兼執行董事和大股東,擁有65%的股票,市值約70億港元。   曾寶寶的微博名叫“寶Fantasia”。Fantasia有“狂想曲、幻想曲”之意。   曾慶紅侄女迎來“至暗時刻”   但是,到了2021年,曾經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財源滾滾來、悶聲發大財的曾寶寶,卻迎來“至暗時刻”。   第壹,2億多美元到期債務不能償還。   2021年10月4日,花樣年發布公告稱,公司本應在10月4日付款的2.056億美元的票據未能如期支付,公司股票已於9月29日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對於花樣年公開宣布債務違約,彭博社的報道稱,此事震驚全球在華投資者。   第二,33億元的“物業第壹股”被拋售。   花樣年集團控股彩生活服務公司。2014年彩生活登陸港交所後,在短短七年間,收購了200多個物業公司,成為物業行業內收購最多的公司,故有“物業第壹股”之稱。   2021年9月28日,碧桂園服務發布公告稱,碧桂園物業香港控股與彩生活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不高於33億元的總代價,收購彩生活旗下鄰裏樂控股集團10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碧桂園將持有彩生活幾乎所有核心資產。   第三,國際信貸評級機構下調花樣年的評級。   2021年9月,國際三大信貸評級機構惠譽(Fitch)、標普(S&P)、穆迪(Moody’s)分別下調花樣年的評級,理由是財務危機。   9月27日,穆迪將花樣年的評級從B2下調至B3。9月16日,惠譽將花樣年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B+下調至B,展望為“負面”。9月14日,標普將花樣年的評級下調至B,展望為“負面”;9月29日,從B下調至CCC。   2021年10月4日,惠譽將花樣年評級下調四個評級,將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由B下調至CCC-;高級無擔保評級和未償付美元優先票據評級,從B下調至CCC-;評級展望下調為“負面”。   這意味著花樣年再融資風險增加,大量到期債務償還困難。同時也無異於告誡投資者:給花樣年投錢可能“血本無歸”。   第四,資產負債率超中共劃的“紅線”。   花樣年202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總負債830億人民幣,壹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達195.45億人民幣,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2.7%。   公開資料顯示,花樣年控股目前共存續12只美元債,債務余額為39.8億美元(257.33億人民幣),其中,五只壹年內到期,共計15.59億美元(100.8億人民幣);三只2021年到期,共計7.62億美元(49.27億人民幣)。這些美元債的利率普遍較高,7只利率高於10%,最高達到15%;低於8%的僅有3只。上述債務都存在到期難以償還的風險。   2020年8月中共為地產商融資劃了“三道紅線”,第壹道紅線是“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花樣年已越過這道紅線。   第五,花樣年債券被定為“0貸款價值”。   彭博社2021年9月初報道,花旗銀行和瑞信銀行已停止接受花樣年控股的債券作為抵押品。兩家銀行將花樣年的債券定為“0貸款價值”。這意味著兩家銀行的私人財富客戶,不能再用花樣年的債券做擔保,獲得抵押貸款。   第六,花樣年出現大裁員。   2021年10月30日,花樣年爆出大裁員消息。大陸媒體《財經天下》周刊披露了壹份花樣年西南10月27日舉行內部會議的錄音。   錄音中,花樣年西南區域人力資源負責人透露,因為資金監管,公司現金流入已被全面切斷,不管是集團方面的收入,還是從客戶方面獲得的錢,都被切斷了。“現在公司非常危險,我們不想騙大家,金融機構因為公司的輿情,甚至要求提前還款,還沒到期的債務也要提前兌現,寧願不收利息”。“我很負責任,坦誠告訴大家,下個月11月10日要發的工資,直到現在都沒做進預算”。   這位負責人表示,花樣年集團各大區域已陸續開始“瘦身”,西南公司啟動的最晚,“情況遠比大家聽到的、猜測的要嚴重得多”。   第七,出售中交花創51%的股權:   2022年5月19日,花樣年宣布向中交地產全資子公司中交美廬(杭州)置業有限公司出售中交花創(紹興)置業有限公司合計51%的股權,收購價格約4.08億元;同時,中交地產等額受讓中交花創的債權本金約2.83億元及利息7,000萬元,合計交易金額約7.6億元。   據《證券日報》報道,自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花樣年系轉讓資產額度已超過45.6億元人民幣。   第八,花樣年被債權人呈請清盤。   5月30日,停牌近兩月的花樣年發布公告稱,因未能償還1.49億美元的貸款融資,公司接獲Flower SPV4Limited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呈日期為2022年5月24日的清盤呈請,呈請尋求包括清盤及委托共同清盤人。   “清盤呈請”,就相當於大陸人常說的“破產清算”。   據花樣年董事局主席潘軍去年年底披露,花樣年海外債近260億元、境內信用債60多億元、境內銀行金融機構貸款200多億元。據此,花樣年的債務總規模約為520億元。   曾慶紅在與習近平內鬥中被重挫   第壹,花樣年遭遇“至暗時刻”,不是習近平跟曾寶寶過不去,而是習與曾寶寶背後的曾慶紅在過招。   2020年4月,習抓捕了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到2021年,習當局打了壹個“孫力軍政治團夥”。   孫力軍何許人也?中紀委的通報說:“政治野心極度膨脹”;“為實現個人政治目的,不擇手段,操弄權術,在黨內大搞團團夥夥、拉幫結派、培植個人勢力,形成利益集團,成夥作勢控制要害部門,嚴重破壞黨的團結統壹,嚴重危害政治安全”;“狂妄自大,恣意妄為”;“毫無道德底線”。   中紀委關於孫力軍問題的通報,嚴厲程度遠超原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原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   孫力軍只是壹個副部級官員,其問題怎麼比正國級的周永康,副國級的徐才厚、郭伯雄還嚴重?   其實,孫力軍只是壹個前臺人物。他直接的後臺老板是前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孟建柱的後臺老板是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   孫力軍之所以敢“狂妄自大,恣意妄為”,是因為有孟建柱、曾慶紅在背後撐腰。   “孫力軍政治團夥”是怎麼回事呢?套用中共過去的說法,就是“孫力軍反黨集團”,其成員個個都在政治上反習。   而曾慶紅卻是“孫力軍政治團夥”的後臺老板。   習與曾之鬥,在政治上,表現為清洗“孫力軍政治團夥”;在經濟上,則表現為對與曾慶紅家族勾連、危及習權力的資本集團的嚴厲監管。   第二,習為防止再次發生“金融政變”。   2017年,習抓捕了與曾慶紅等家族有勾連中國頭號“金融巨鱷”、明天集團創辦人肖建華。   肖建華被指2015年在香港操控了導致A股暴跌的股災。這場股災被認為是企圖把習趕下臺的“金融政變”。   2020年10月,在上海金融峰會上,習責成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發警告說:“中國金融不能走投機賭博的歪路,不能走金融泡沫自我循環的歧路,不能走龐氏騙局的邪路”。要堅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金融安全永遠排在第壹位。   正在這個時候,有可能繼肖建華之後成為中國又壹個頭號金融巨頭的馬雲站出來,發表了與王岐山針鋒相對的講話,稱“如果……是錯誤的話,我們將壹錯再錯,壹錯到底”。   馬雲的講話無疑激怒了習。習立即叫停了馬雲旗下的螞蟻集團在香港和上海的同步上市。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馬雲與以江澤民、曾慶紅為首的中共江派家族有密切的利益聯系。   從2020年11月至今,壹場針對資本市場的整肅風暴,迅速從螞蟻集團刮到花樣年。   第三,習為在二十大上“三連任”與曾展開巔峰對決。   2022年下半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是中共最高權力再分配的壹次大會,會議將決定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壹府兩院壹委”(即國務院、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國家監察委)的第壹、二把手的人選。   習上臺十年,查辦了570名副省部級及以上官員,以及其他中管官員。其中大多數是江、曾提拔重用的。習如果不能在二十大上“三連任”,江、曾除了會全力把自己的代理人送上中共最高位,還可能要了習壹家老小的性命。因此,中共二十大,對習而言,是生死大戰。   自從去年1月29日習殺了以曾慶紅為首的中共“江西幫”要員、原華融集團董事長賴小民之後,習曾鬥壹直在緊張、激烈進行著。   在這個大背景下,曾寶寶的花樣年,成為外界觀察習曾鬥的壹個風向標。   第四,曾慶紅的勢力屢受打擊,已壹衰再衰。   2013年,習近平為了把實際掌控在江澤民、曾慶紅手上的最高權力奪到手,發動反腐打虎運動。   十年來,以曾慶紅為首的“江西幫”、“香港幫”、“國安幫”、“石油幫”,以及以江、曾為首的“上海幫”、“金融幫”等,壹批省部級以上高官被查辦。   如今,曾寶寶的花樣年走向“至暗時刻”,實際上,是曾慶紅在習曾鬥中再受重挫的標誌性事件。   結語   如今,曾寶寶的花樣年,已到了借不到錢、還不起債、拆東墻、補西墻、被債權人“呈請清盤”的地步。   這表明,曾慶紅已成秋後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 21 相關新聞 曾慶紅家族企業“花樣年”賣資償債超45億 反習勢力嚴相逼 今夏或又“響驚雷” 曾慶紅老家江西經濟領域高官被清洗 劉思齊出殯 毛3代送別 王岐山、曾慶紅送花圈 栗戰書是曾慶紅的人嗎? 2022年,習近平會拿下曾慶紅嗎? 連任生死戰:習近平罕見公開向政敵發出警告 習近平與曾慶紅內鬥的三件事 曾慶紅親信蘇榮:壹家人皆是大貪 張高麗性侵彭帥發酵 曾慶紅急眼壹耙摟出習全家 “曾慶紅” 當前新聞共有6條評論分享到:評論前需要先 登錄 或者 註冊 哦 全部評論 CKK 2022年06月29日 06:40 我是支持习总的,继续连任。 g2j2 2022年06月28日 21:42 江曾贪腐集团还是算了,靠他们还不如让习总继续掘墓。 破棉袄 2022年06月28日 20:46 刚刚看了“DARKEST HOUR”电影简介,是讲述二战期间,纳粹最猖獗的时刻,丘吉尔力排众议,告诉英国人战斗是英国的唯一方案。议会讲演,伴随着英国轰炸机向德国丢下炸弹,电影结束。现在知道宝宝的意思了吧,就和我上面的分析一致,庆亲王已经处在二战丘吉尔的“至暗时刻”,战斗和反击就是唯一方案。 破棉袄 2022年06月28日 19:16 花样年集团创始人曾宝宝,发布微博,分享了一张图片,上面赫然写着两个英文字“DARKEST HOUR”,翻译成中文,就是“至暗时刻” ====================== 先亮身份,说明屁股是坐在哪边的人:我是支持习总连任的。然后评论一下:宝宝在微博上说“DARKEST HOUR”,说明确实是艰苦时刻,她的胆并没有被吓破,暗示曾的反击已经开始,并且卓有成效。如果这个“至暗时刻”真的说明曾快要完蛋了,她早就吓破了胆,或者逃到海外,或者束手就擒,跪在地上高呼“万岁爷饶命,奴才今生今世给你当牛做马“。 popchengz 2022年06月28日 17:02 一个窝里面的狗,谁咬谁我不关心。。我们喜欢围观看戏。。来吧。。习狗出力咬死曾狗。。曾狗你也要还口啊!!不能一直被咬啊! Davidz80 2022年06月28日 16:45 何须曾亲王动手,老习大势已去。顺应潮流尚可保身,对抗中央则天诛地灭。 1/1 上壹頁 下壹頁 實用資訊 全球最大線上眼鏡電商 時尚、高質量 近視鏡、太陽鏡應有盡有Zenni Optical 24小時新聞排行榜更多>> 1越鬧越大!傳鄭州警察開槍了2北京人這回傻眼了…3蔡奇壹句話嚇壞民眾!官媒急刪新聞稿4中共國策正在醞釀大調整5強烈反對無效!北京目送亞太四國西去 48小時新聞排行榜更多>> 1幼兒園女老師太漂亮,娃爹搶著接娃,娃媽們2越鬧越大!傳鄭州警察開槍了3剛剛,上海終於官宣,上海人要哭了4北京人這回傻眼了…5蔡奇壹句話嚇壞民眾!官媒急刪新聞稿6瑜伽,到底騙了多少中國女人?7辦不到!央行官員壹句話“打臉”習近平8“腦子進水了” 中國官方壹聲令下,老板們9不尋常!中共至少9名省委書記急撰文捧習近10中共國策正在醞釀大調整 熱門專題 1烏克蘭戰爭 2唐山燒烤店案 3臺海風雲 4中美冷戰 5新冠疫情 6萬維專稿 7中共20大 8中俄關系 9習近平 10李克強 11東航空難 12鎖鏈女 13中共兩會 14北京冬奧 15谷愛淩 壹周博客排行更多>> 1“到站下車”有問題嗎?施化2加裏寧格勒:沒有劇本的歷史傳阿妞不牛3習時代大佬們的影響力有多大?馬黑4何與懷:他壹生短暫,卻是世間萬維網友來5習設下壹計馬黑6美國史上最轟動墮胎案件背後的生命季刊7誰有換掉包子的驅動?阿妞不牛8笑看習近平立馬無恥第壹峰蘆笛9從王小洪就任公安部長談到老燈京都靜源10從周恩來鬥爭龔楚看所謂“無產玉米穗 壹周博文回復排行榜更多>> 1加裏寧格勒:沒有劇本的歷史傳阿妞不牛2拜頓說準備第二次疫情,俄烏戰遠方的孤獨3習時代大佬們的影響力有多大?馬黑4海馬斯:四臺剛到,又批四臺,隨意生活5“到站下車”有問題嗎?施化6寫在高法推翻墮胎法案後:往事新歌7全球化精英被打敗,“新世界秩木秀於林8花山啊花山!《花山的蚊子花山體育老師9為什麼就不能“反華”?解濱10晶片工業:中國大陸方興未艾隨意生活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Copyright (C) 1998-2021.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好文

普京总统:西方把数百万乌克兰人当作地缘政治游戏的牺牲品2022年7月1日, 05:30 © Sputnik / Mikhail Mettsel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今天,西方恬不知耻地把数百万乌克兰人当作地缘政治游戏和遏制俄罗斯的耗材牺牲品,在以美国为主的世界里,其他所有人的权利都是可以践踏的。 普京总统在对外情报局发表讲话时说:“西方集团的所作所为源于他们的自由主义全球化模式没有任何备案。而这种模式是以美国为主的世界,是精英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其他所有人的权利都是可以践踏的。中东许多国家和人民、世界其他地区以及今天乌克兰数百万人的命运就是实证-西方恬不知耻地在把这些人当作地缘政治游戏的牺牲品,把他们用作遏制俄罗斯的牺牲品。” 普京:西方集体把自己逼入陷阱,没能预见自身衰落 02:13 国际 西方 乌克兰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印度尼西亚总统:已经向普京转交泽连斯基的信件2022年6月30日, 23:50 © Sputnik / Pavel Bednyakov / 转到图片库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6月30日电 印度尼西亚总统维多多表示,他已经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转交泽连斯基的信件。 印度尼西亚总统在访问莫斯科之前曾到访基辅,并与泽连斯基见面。 维多多在与普京会晤后表示:“我已经向普京总统转交泽连斯基总统的信件,并表示愿意帮助两国领导人之间进行沟通。” 印尼 泽连斯基 普京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俄罗斯防空系统一昼夜内击落8架乌克兰无人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简体繁體 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 近日来,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局势加剧。俄罗斯安全会议21日举行了非例行会议,与会者均主张承认顿巴斯两共和国。普京2月21日就此事发表全国讲话,随即签署承认两国的总统令,并在总统令中指示俄武装力量在双边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署前在两国境内履行维和职能。 2月24日早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决定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国防部强调,俄军没有对乌克兰城市采取导弹攻击、炮击或空袭,只在用高精度武器瘫痪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防空设施、军用机场和航空队,乌平民不受任何威胁。 俄罗斯防空系统一昼夜内击落8架乌克兰无人机2022年6月26日, 21:14 © 照片 : U.S. Army National Guard/Army Spc. Amy Carle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6月26日电 据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处称,俄罗斯防空系统过去一昼夜内击落了8架乌克兰无人机和 19 枚多管火箭炮炮弹。 消息称:“俄罗斯防空系统在瓦尔瓦罗夫卡、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拉伊-亚历山大罗夫卡、赫尔松州别利亚耶夫卡、哈尔科夫州小卡米舍瓦哈和小普罗霍季居民点地区摧毁了8架乌克兰无人机。” 一昼夜内,俄罗斯防空系统还在哈尔科夫州、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蛇岛地区击落了 19 枚多管火箭炮炮弹。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从特别行动开始以来,俄军已击落215架乌克兰军用飞机。 消息指出,从特别行动开始以来,共摧毁215架飞机、132架直升机,1363架无人机、350套导弹系统、3809辆坦克和装甲车、682门齐射火箭系统、3012门火炮和迫击炮、3864个单位的军用车辆。 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 俄总统普京称行动目标是“保护在八年时间内遭受基辅政权欺凌和种族灭绝的人”。 为此,据其称,计划进行“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将所有在顿巴斯“对平民犯下流血罪行”的战犯绳之以法。 据俄罗斯国防部称,武装力量只对军事基础设施和乌克兰军队进行打击,截至3月25日,已完成了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大幅降低乌克兰的战斗潜力。 俄国防部称首要目标是解放顿巴斯。 媒体:乌克兰飞行员认为使用美国无人机很危险,土耳其无人机不顶用 6月23日, 09:49 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 俄罗斯 防空 无人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俄航天集团总经理:北约向乌克兰军方传输来自商业卫星的信息2022年6月28日, 21:53 © AFP 2022 / Amer Almohibany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6月28日电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对卫星通讯社表示,西方私营卫星运营商为北约生成数据,然后将其传给乌克兰军方。 罗戈津称:“通过不同来源获得信息。我们没有义务披露它,但我可以说,所有主要的私营公司,例如麦克萨(Maxar),目前在专门致力于生成统一的云数据,北约使用该云数据来向乌克兰军队传输具体信息。” 他指出,对此没有“丝毫疑问”。 卫星通讯社记者此前查明,今年6月,在乌克兰通过发起打击和登陆兵登陆来夺取黑海上蛇岛前数天,美国商业卫星拍照了该岛。此外,麦克萨公司运营的卫星在无人机攻击前3天拍摄了俄罗斯罗斯托夫州新沙赫京斯克炼油厂。 2021年年底,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局势加剧。基辅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附近集结部队表示担忧。2022年初,2014年乌克兰政变后自行宣布成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称基辅准备入侵,请求俄罗斯总统普京承认两国。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1日签署承认两国的总统令,24日宣布决定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克宫称行动的目标是将乌克兰去军事化。西方国家随即对俄罗斯实施多项制裁,涉及国债、银行业等多个方面。 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 俄罗斯防空系统一昼夜内击落8架乌克兰无人机 6月26日, 21:14 北约 国际 无人机 军事 顿巴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普京称一些国家试图用命令取代国际法2022年6月30日, 19:48 © Sputnik / Vladimir Astapcovich / 转到图片库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表示,国际法需要发展,而不是废除,现在它正在被一些国家故意拒绝人道主义和正义原则的命令所取代。 普京在向圣彼得堡国际法律论坛与会者致辞时指出:“今天,有人说法律不再能充分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动荡和根本性的变化。关于废除国际法概念本身的说法更加激进。我从根本上不同意这样的结论。当然,国际法体系需要发展,但没有必要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混淆因果。” 俄总统强调,危机并不是由于据称是法律固有的弊端产生的。 他补充指出:“事情不一样:试图用命令取代法律,用个别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国家司法取代国际规范,故意拒绝遵守不可分割的法律原则——正义、诚信、平等和人道主义。这些不只是法律公式,而恰恰是那些反映我们文明多样性的价值观。” 普京回怼约翰逊关于女性和特别军事行动的言论 17:31 国际 俄罗斯 普京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普京:西方集体把自己逼入陷阱,没能预见自身衰落2022年7月1日, 02:13 © Sputnik / Mikhail Klimentev / 轉到圖片庫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表示,西方集体把自己逼入陷阱,因为它没能预见到将削弱其全球主导地位的趋势。 普京周四在俄罗斯秘密情报机构一百周年之际在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总部发表讲话时指出,该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对国际进程的发展进行战略预测。 普京断定: “西方集体把自己逼入一个陷阱。” 他表示,这是因为西方没能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及其影响力的衰落加以分析。 普京称一些国家试图用命令取代国际法 昨天, 19:48 俄罗斯 普京 西方 趋势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约翰逊称若普京是女性俄就不会发起特别军事行动2022年6月29日, 16:36 © Sputnik / Justin Griffiths-Williams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认为,如果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是女人的话,俄罗斯可能不会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 他在接受德国ZDF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如果普京是一位女性的话——他显然不是,但如果他是个女人,我真的不认为他会像他现在这样发动这场疯狂的侵略和暴力战争。” 英国首相称,普京在乌克兰的所作所为已成为“有毒的男子气概的完美例子”。 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普京总统称行动目标是“保护在8年时间内遭受基辅政权欺凌和种族灭绝的人”。俄国防部称,截至3月25日,俄军已完成了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大幅降低乌克兰的战斗潜力。 英国首相约翰逊因变性群体而从政治上分心 6月28日, 17:52 鲍里斯•约翰逊 普京 军事 乌克兰 国际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普京回怼约翰逊关于女性和特别军事行动的言论2022年6月30日, 17:31 © Sputnik / Sergey Guneyev / 轉到圖片庫 普京回应约翰逊关于女性不会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言论。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称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所说的俄罗斯若由女人领导就不会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话不太对,并表示,玛格丽特·撒切尔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就发动了对阿根廷的马岛战争。 普京说:“在这方面,我只想提一下现代史上发生的事。玛格丽特·撒切尔决定为争夺马岛向阿根廷发起军事行动。这是一个女人做出了发动战争的决定,马岛在哪儿,英国又在哪儿。而且,这不过是受帝国野心的驱使,为了证明自己的帝国地位。因此我认为,无论如何,现任英国首相如此谈及现下发生的事不是很对。” 约翰逊称若普京是女性俄就不会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昨天, 16:36 俄罗斯 普京 鲍里斯•约翰逊 国际 英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俄国家杜马议员:国际社会将承认泽连斯基是战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简体繁體 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 近日来,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局势加剧。俄罗斯安全会议21日举行了非例行会议,与会者均主张承认顿巴斯两共和国。普京2月21日就此事发表全国讲话,随即签署承认两国的总统令,并在总统令中指示俄武装力量在双边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署前在两国境内履行维和职能。 2月24日早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决定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国防部强调,俄军没有对乌克兰城市采取导弹攻击、炮击或空袭,只在用高精度武器瘫痪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防空设施、军用机场和航空队,乌平民不受任何威胁。 俄国家杜马议员:国际社会将承认泽连斯基是战犯2022年6月30日, 16:52 © AP Photo / Markus Schreiber 俄罗斯克里米亚地区的国家杜马议员阿列克谢·切尔尼亚克相信,国际社会将承认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是战犯,并列出了后者犯下的危害人类罪的具体罪行。 早些时候,在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上,泽连斯基曾要求安理会对“恐怖主义国家”一词给出法律定义。同时,他指责俄罗斯有这种行为,呼吁设立国际法庭。 切尔尼亚克向卫星通讯社表示: “如果泽连斯基想要法庭,他就会得到它。只是他自己最终会坐在被告席上。真相无法隐藏,国际社会肯定会承认泽连斯基是战犯。” 他认为,泽连斯基应该因多项反人类罪而受到审判。 切尔尼亚克强调: “泽连斯基必须为对自己人民的种族灭绝行为负责,乌克兰人民过去和现在一直被当作人肉盾牌。生物实验室和被用来做实验的人,炮击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平民,折磨俄罗斯军人和宣扬法西斯主义。这个名单可以很长。” 俄罗斯于2月24日在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表示,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保护那些八年来一直遭受基辅政权欺凌和种族灭绝的人”。普京认为,计划针对乌克兰开展“去纳粹化”、“非军事化”的行动,要将所有在顿巴斯地区“对平民犯下血腥罪行”的战犯绳之以法。 俄国防部指出,俄武装部队仅对军事基础设施和乌克兰军队进行打击,截至3月25日,俄军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大大降低了乌克兰的战斗潜力。俄国防部称,俄军的主要目标解放顿巴斯。 联合国回应泽连斯基要求将俄罗斯除名的呼吁 14:34 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 乌克兰 泽连斯基 俄罗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胡锡进 21小时前 来自 中兴Axon 40 Ultra 卫健委和工信部围绕防疫连出新规后,人们纷纷猜测这些新规的政策指向是什么。不能不说,近日的信息有些复杂,让人们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测。 此时此刻,我想着重提醒:各地制定政策不能只看互联网上一段时间里的同一类主导性发言,把中国老百姓的真实意愿想简单了。公众现在整体上就是同时有两大诉求,一是要加快恢复经济和相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二是要继续有效控制住疫情,不能出现大规模的感染反弹和局面失控。如果有哪个地方的官员认为接下来只根据短期信号做好其中的一项,或者说可以重一项轻一项,然后就能既对上交差,也让公众满意,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前舆论最集中抱怨的是过度防疫,人们尤其对这些情况批评最多:一是大范围封城封区而且长时间封;二是在低风险地区之间异地流动遭到强制隔离,或者根本就不让出省出市;三是经济遭受打击,降薪裁员和小企业倒闭的情况越来越多,接下来的生活预期变得暗淡;四是封小区、集中隔离、强制核酸的做法过于激进,阔面缺依据,等等。 上述抱怨基本占据了互联网空间,是因为我们国家总体上还是控制住了疫情,全民的感染比例非常低,个人的感染风险也很小,因而公众的不满更多集中到了抗疫工作的缺陷、不足和它们带给自己的麻烦事上。 与此同时,网上要求防疫“放开”的声音越来越多,不过我想特别提醒,很多人所主张的“放开”是指应停止执行科学依据不足的过度防疫措施,而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躺平”,因此要求达到西方放开水平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人,各地千万不要被“放开”的字面意义误导甚至迷惑。彻底放开不是中国社会大多数成员不加犹豫的冷静诉求,至少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肯定不是。 必须指出,中国方方面面还远没有做好西方意义上“放开”防控的准备。首先多数年龄大的人不希望这样,有小孩的人家也挺担心的。中国有很多中小城市受疫情干扰的时间很短,它们在过去两年半的大多数时间里都给了当地老百姓没有疫情的放松日子,一旦疫情大规模冲击到那些地方,很可能出现一个惊慌期。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疫情失控,初期惊慌的人也会很多,服务业将会遭遇疫情泛滥导致很多人主动减少外出的另一波打击。总之疫情蔓延的过程会形成新一轮的全面冲刷,那很可能将是一段艰难的日子,连带经济损失决小不了。到那个时候,舆论大概率会出现对抗疫不力的另一类激烈指责,综合不确定性应当说相当高。 需要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两难的十字路口,未来一段时间将充满风险。不恢复经济是不行的,否则我们吃什么?听说有的大城市连公务员都减薪了,可想而知已经面临什么样的财政困局。然而如果不坚持动态清零,任由疫情传播开,直至泛滥,老百姓肯定也很不愿意,同样会抱怨政府。如果哪个城市率先陷落,并且要强行把全国拉下水,设想一下,它将面临什么样的舆论风暴,全国各地又会对那座城市的情况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所以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将检验各地政府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功夫,当然了,运气可能也是一个因素。作为有点见识的老媒体人,我建议各地官员切莫掉以轻心,他们一定要把城市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新发疫情的眼睛擦得雪亮,在缩小防疫范围并且及时切断感染链方面做到干净利索。再搞大规模“全域静态管理”,舆论已经很难接受了,过度防疫遭到网上猛烈抨击的几率注定越来越高。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哪个地方走向相反的极端,至少一段时间里的挑战只会更大更严峻更难以承受,那种情况下全国防控吃紧的责任将有很大一部分被舆论安到它的头上,那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局面。 中国的防控取得了过往巨大成就,但现在面临的新探索和闯关也是无可避免的。抗疫肯定意味一定经济损失,但缩小这种损失并实现经济复苏事在人为。与此同时,围绕动态清零形成的惯性社会期待同样不能违背。中国必须往前走,而且要走得扎实、稳健,让未来与过去形成最佳衔接。#v光深评# #v光深评#0讨论 0阅读 转发1025 评论3483 赞3.3万 潇洒走在黄泉路上过度防疫太可怕了,很多单位都要求本单位职工不要出本市,去低风险的邻市都不行 20小时前 来自广西 1636 快乐的逗比001这次我顶老胡 20小时前 来自浙江 447 Neptune72326这次支持老胡,说得好,只看国外躺平,一波一波反复感染,没亲身经历,肯定抱怨出行不便,真放开了,亲身经历了就不是抱怨这么简单了 20小时前 来自天津 319 就叫布吉岛2333有时候互联网上的声音不代表多数人 20小时前 来自上海 183 用户lanxiao还真是两难!祝愿国家控疫与发展经济两不误!🙏 20小时前 来自马来西亚 150 循青竹丹枫事在人为,不断适应新形势,探索新发展,加油加油,为了自由 20小时前 来自浙江 72 人可以每天吃新疆炒米粉放心 国家不可能躺平 不会完全放开 至少短时间内不会 20小时前 来自北京 40 灵魂伴侣的歌疫情防控 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一定要两手抓两手硬! 20小时前 来自福建 70 灵魂伴侣的歌希望各地政府能够把精准防控做到位!不扰民也不放松! 20小时前 来自福建 59 灵魂伴侣的歌老胡说的在理,希望大家能够冷静思考,舆论多给政府一些空间,政府也应该虚心听取意见改进措施 20小时前 来自福建 44 蟹子的海洋希望北京公园恢复交谊舞、下棋 20小时前 来自北京 42 霜天胡杨外面已经恢复正常啦,骗不动了 20小时前 来自宁夏 946 还珠时报胡格格仍有一些人认为:这样防控二百年,老人就能活到二百八十岁 20小时前 来自北京 928 广东的唐先生尽早向世界看齐吧,总不会全世界只有我们在意老人小孩吧?其他国家的人都没有亲情? 20小时前 来自广东 924 猎马长歌20年看到中国防疫这么好我还挺骄傲的,而现在只剩下了不解和愤怒。 20小时前 来自广东 761 丸子头小猫咪可可最后还不是得放开,不如早点放开 20小时前 来自四川 710 Anti_Back三年了,碰到问题还是封城 20小时前 来自湖北 508 skshsvvbb你把人家的店关了,收入断了,还说人家是抱怨? 20小时前 来自广东 532 大伟6875797你真行,谁都不得罪,那就是没有任何建设性意见 20小时前 来自浙江 470 阿里大关人疫情才几年,青春占几年 20小时前 来自新疆 370 发表评论
美情报主管:中国正为武力攻台做准备 幕后帮助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塞尔丁 2022年6月30日 08:36 美国最高情报官员星期三(6月29日)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可能引发中国对台湾采取类似行动的担心看来并没有成为现实,至少目前还没有。 国家情报总监艾维尔·海恩斯星期三在华盛顿一场讨论会上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相当清楚地视统一台湾为目标”,并“继续优先选择以和平方式而不是使用武力”实现统一。 她说,“没有迹象显示他正打算以武力夺取台湾,即使他正在为这样的可能性做准备。” 美国资深国防官员们多次警示中国在南中国海和台湾周边地区的行为更加咄咄逼人,并正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规模增强军力。 北约星期三也表达了相同的忧虑,指责北京“欺凌邻国、威胁台湾”。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上说,“中国不是我们的敌手,但我们必须对其带来的挑战保持警惕。” 他补充说 ,“我们看到莫斯科与北京不断深化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不断增强的决断自信和胁迫政策对我们的盟友和伙伴们带来安全风险。“ 美国商务部星期三对五家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的中国公司实施出口限制。 海恩斯在被问到有关出口限制时表达了相同的忧虑。 她说,“他们(中国)非常努力和公开地不批评俄罗斯,同时我们的确看到他们正在幕后以各种方式帮助俄罗斯。” 美国其他官员们曾经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中国政府正直接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提供军事支持。 相关内容共和党人呼吁对台战略清晰 美前防长:中国会用其它手段迫使台湾屈服 2022年6月25日 00:09 美智库:美为中国入侵台湾做最坏的冲突准备 2022年6月21日 14:18 北约通过新《战略概念》,明确关注俄罗斯侵略、中国挑战及俄中战略合作 2022年6月29日 21:04 约瑟夫·奈:乌克兰战争长期化降低中国攻台可能 2022年6月22日 02:32 乌东炮火连天,习近平与普京再通电话相互支持 美国称支持普京者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2022年6月15日 17:13 这是美国之音的多媒体播放器。 当您选择一个伴随音频或视频的故事时,它在这里播放。 您可以随时查看原始故事或查找新故事,而无需通过在此页面上向下滑动来停止音频或视频。 通过从屏幕底部的圆形蓝色多媒体按钮向上滑动来再次打开此屏幕。 通过点击多媒体按钮启动和停止音频或视频。 安全访问已启动 设置
台海风险被指攀十年新高 分析:危机恐尚未达峰金谷 2022年6月30日 10:00 美中两强近年地缘角力加剧,随着台湾站队美国,两岸关系也越发紧张。俄乌战事2月开打以来,国际社会尤其担忧中国仿效俄罗斯,对台发动武统,而这股恐慌情绪现已影响到股市投资人。根据美国投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本月的客户报告,其新创的两项指数“台海风险指数”(Cross-Strait Risk Index)和“台海风险晴雨表”(Cross-Strait Risk Barometer)近三个月来双双飙升,反映台海紧张局势升至十年最高。不过,分析人士称,台海的风险情势恐还在攀升,可能要到秋天二十大召开后,特别是中共对台政策明朗化后,才能见真章。 自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以来,台湾因出口佳绩频传,再加上一度是防疫的绩优生,刺激台股表现屡创历史新高。但自今年2月底俄乌战争开打后,台股出现反转,大盘指数从2月底的17,500点左右水位直落而下,6月29日收在15240.13点的低档,反映出全球经济受创及台海紧张情势的双重打击,就连被誉为台湾“护国神山”的台积电(TSMC)都无法幸免,股价自2月底的高点回跌了至少两成。 高盛两大指数:台海风险 十年新高 台股近几个月的利空跟台海危机白热化脱不了干系,因为股市投资人也似乎被“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恐慌情绪所影响。 美国投行高盛集团新创的两项指数,一为追踪地缘政治风险新闻报道的“台海风险指数”,一为根据台湾科技出口商受中国影响以及旅游股等变量来衡量市场隐含风险的“台海风险晴雨表”。 据彭博社(Bloomberg)6月21日的报道,高盛于本月发给客户的观点报告中表示,两大指数近三个月双双走高,代表两岸紧张局势攀升至十年最高,且已反映在台股的走势上。 彭博社引述高盛分析师的评论称,自2月俄乌冲突以来,台股的负相关性升至其时间序列中的最高水平,这代表大盘已开始反映台海风险,此为过去十年来首见。 美国之音以电邮致函高盛,希望取得指数走势的原始资料,以及分析师对未来展望的置评,但高盛婉拒受访。 台海风险指数未到顶?二十大后或见真章 对此,一位因议题敏感而不愿具名的中国金融学者告诉美国之音,股市反映的就是预期心理与对风险的评估。他说,眼前看来,台海的风险情势恐还在攀升,而台股应至少还有半年的折腾波动期,要等到秋天召开的二十大后,才能从中国对台政策的调整是转向和缓还是更激进,进一步看出“台海风险指数”的实质走势。 位于台北的财经专家黄世聪表示,台股近期惨跌近3,000点,确实如高盛所言反映了台海风险。不过,包括高盛在内的外资今年以来已充分避险,卖超台股逼近台币9千亿(306亿美元),未来除非国际股市大幅修正,否则台股回跌的机率不高。但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半年,美国升息和两岸政治仍可能持续牵动台股。 黄世聪告诉美国之音:“第一个,中国跟美国在台海的军事互相你来我往的程度在拉高,紧张气氛如果拉高,当然会让台股面临到比较大的风险。第二个,中国8月有北戴河会议、年底有二十大,这些政治的风吹草动也都会影响到台湾,譬如说,习近平的人事布局或是激烈的人事斗争,可能都会影响到台股的发展。” 美中在台海时有交锋。6月21号,共军派遣29架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防空识别区,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出动20架次以上的战机扰台。但美军也不甘示弱,6月24日,美国一架P-8A“波塞冬”反潜巡逻机穿越台湾海峡,与中共战机在空中剑拔弩张对峙长达20分钟。 黄世聪说,二十大后,习近平定于一尊,若他的台湾政策转向激进,武统台湾的企图也更加明显,将是台币与台股的最大利空。 台股与台币的波动 专家:国际大环境影响 位于台北的淡江大学产业经济学系教授蔡明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高盛指数反映出国际社会的忧心,那就是,俄乌开战后,各国对台海冲突转为悲观。不过,他认为,台股与台币近期的波动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高于两岸因素。 蔡明芳说:“国际大环境的因素,包含了乌俄的问题,包含了中国上海封城。因为全球化的关系,所以对全球的经济影响都非常大,才会造成整个台股的大波动。两岸永远在紧张,但是台湾的厂商、产品还是继续出口到中国,中国对于台湾的产品还是继续在进口。它唯一可以影响的就是农产品,对这些产值相对比较大、(台湾)出口占比大的科技产品,它必须还是要接受。” 蔡明芳认为,台湾经济基本面还是不错,除了产业结构持续强化外,台股与台币在美国升息前也略有涨幅。受到疫情和美国对中国祭出科技管制等影响,台商回流持续增加中。此外,外商对中国投资信心转弱,原本在中国或香港设厂的生产商纷纷转进台湾,包括不少化学原料、云端应用的外商,这都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前景。 台股投资人习惯“危险情势” 少有恐慌 蔡明芳分析,中国对台湾的敌意不减,台湾投资人与厂商早已习惯这种“危险关系”,恐慌情绪并不高。他说,部分台湾投资人会避开中国比重过高的投资产品,而部分台商除慢慢撤离中国,也会做好心理准备,那就是,即便无法立即从中国撤资,仍可以透过增加海外的投资据点,来分散投资中国的风险。 蔡明芳说:“如果真的爆发战争的话,台币一定是重贬。不只是台湾的股市,全球的股市负面的影响一定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台湾在重要的半导体、科技产业上,扮演的角色,我想不用再多说。乌俄战争让人家看到,两岸关系可能不是开玩笑,比较多的民主国家愿意为台湾来发声。他们会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台湾自己的事,是全世界在共同面对的事情。” 香港智易东方证券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蔺常念也说,中国军机频繁绕台肯定推升台海风险指数。不过,他认为,中国不敢贸然犯台,因为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体,不像俄罗斯仰赖能源和农产品,如果轻启战端,中国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马上失业。 俄罗斯开战现败迹 中共引以为鉴 蔺常念告诉美国之音:“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股市一下子就掉了一半。如果是西方制裁,中国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因为中国是靠出口市场。另外,就是粮食方面,中国现在依靠进口,再加上原油、能源这方面,影响是非常的大。” 蔺常念认为,乌俄开战四个多月以来,乌克兰仍顽强作战,这让中国看到俄罗斯可能的败局,尤其此一战役大伤俄罗斯的国家财政,恐十年都无法复原,习近平势必会引以为鉴。再者,中国的军事力量还落后于美国,用他的话说,“在全球也只有俄罗斯一个烂朋友”,中国的经济和出口更禁不起战争的折腾,因此,蔺常念断定,未来几年内,中国都不会武统台湾。不过,台湾总统蔡英文也不能低估中国的敌意。 中国金融学者 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台股近期是盘整格局,因为台湾前两年疫情控制得宜,经济表现亮眼,2020年GDP更成长2.98%,30年来首度超越中国大陆,刺激台股屡创新高,不过,台股市值迅速膨胀后,泡沫风险显然也提高。 贺江兵说:“抛开政治和两岸局势来说,本身台股也趋高,在短期内上涨这么多,不但创了历史新高,泡沫也是存在,所以下滑是可以预期到的。” 相关内容美军印太司令部:国际法许可之处美军皆可自由通行 2022年6月25日 13:21 共和党人呼吁对台战略清晰 美前防长:中国会用其它手段迫使台湾屈服 2022年6月25日 00:09 台制“云峰飞弹”射程可达北京 军事专家:极具吓阻力 2022年6月22日 10:15 约瑟夫·奈:乌克兰战争长期化降低中国攻台可能 2022年6月22日 02:32 中国又出动数十架军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台战机紧急起飞 2022年6月21日 22:42 第三艘航母下水后又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专家称北京即将备齐攻打台湾所需手段 2022年6月20日 15:20 这是美国之音的多媒体播放器。 当您选择一个伴随音频或视频的故事时,它在这里播放。 您可以随时查看原始故事或查找新故事,而无需通过在此页面上向下滑动来停止音频或视频。 通过从屏幕底部的圆形蓝色多媒体按钮向上滑动来再次打开此屏幕。 通过点击多媒体按钮启动和停止音频或视频。 安全访问已启动 设置
新闻分析摔盘子,抢方向盘:前助手曝光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A President UntetheredPETER BAKER2022年6月29日 唐纳德·J·特朗普的前助手卡西迪·哈钦森在周二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听证会上提供证词,描绘了一个失去理智和控制的总统。 HAIYUN JIANG/THE 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 He flung his lunch across the room, smashing the plate in a fit of anger as ketchup dripped down the wall. He appeared to endorse supporters who wanted to hang his own vice president. And in a scene laid out by a former aide that seemed more out of a movie than real life, he tried to wrestle away the steering wheel of his presidential vehicle and lunged at his own Secret Service agent. 华盛顿——他把午餐扔到房间另一头,盛怒之下摔碎盘子,墙上的番茄酱流淌而下。他似乎认可那些想绞死他自己的副总统的支持者们。在一名前助手的描述中,他试图抢过总统专车的方向盘,并冲向自己的特勤局特工,这简直不像现实世界会发生的事情,倒像是电影里的场面。 Former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has never been seen as the most stable occupant of the Oval Office by almost anyone other than himself, but the breathtaking testimony presented by his former aide, Cassidy Hutchinson, at Tuesday’s House select committee hearing portrayed an unhinged commander in chief veering wildly out of control as he desperately sought to cling to power and egged on armed supporters to help make it happen. 除了他自己,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前总统特朗普是精神状态最稳定的椭圆形办公室主人,但他的前助手卡西迪·哈钦森周二在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听证会上提供的证词非常惊人,描绘了一个精神失常的三军总司令失控的样子,他拼命想抓住权力不放,并且怂恿武装支持者帮助自己实现这一点。 The president that emerged from her account was volatile, violent and vicious, single-minded in his quest to overturn an election he lost no matter what anyone told him, anxious to head to the Capitol to personally disrupt the constitutional process that would finalize his defeat, dismissive of warnings that his actions could lead to disaster and thoroughly unbothered by the prospect of sending to Congress a mob of supporters that he knew included people armed with deadly weapons. 从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位总统情绪不稳,充满暴力,危险凶残,不管别人怎么跟他说,他都一心想要推翻自己败选的事实,急于前往国会亲自破坏将会最终宣告他失败的宪法程序。他对自身行为可能导致灾难的警告不屑一顾,并且在明知其中有人持有致命武器的情况下,他对于自己向国会派出一群暴徒支持者可能导致的结果也毫不在意。 A president who liked to describe himself as a “very stable genius” was anything but that as Ms. Hutchinson observed in those final, frenzied days of his time in office. Hers was not a description that surprised many of those who worked for Mr. Trump and had seen him up close in the preceding four years, or for that matter, many who had known him in the decades that preceded his life in politics. But hearing her recount it all under oath, on live television, brought home how much Mr. Trump and his White House spiraled in its perilous last chapter. 一位喜欢形容自己是“非常稳定的天才”的总统,在其任期最后那段疯狂的日子里,却成了哈钦森所观察到的那个样子。她的描述并没有让许多曾为特朗普工作、并在此前四年近距离接触他的人惊讶,也没有让许多在他从政之前的几十年里就认识他的人惊讶。但是看到她在电视直播中宣誓并重新讲述这一切,可以让人了解到,特朗普及其白宫在那个危险的最后阶段出现了多么糟糕的情况。 “This is f-ing crazy,” Pat A. Cipollone, his White House counsel, declared at one point on Jan. 6, 2021, as Ms. Hutchinson recalled it, when Mr. Trump was busy castigating Vice President Mike Pence rather than trying to call off the attack on the Capitol. “这太(脏话)疯狂了,”他的白宫法律顾问帕特·A·希波隆在2021年1月6日那天声言,据哈钦森回忆,当时特朗普正忙着斥责副总统迈克·彭斯,而不是试图阻止对国会的袭击。 Mr. Cipollone was not the only one who thought so. By Ms. Hutchinson’s account, Secretary of State Mike Pompeo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Cabinet were so concerned about Mr. Trump’s behavior that they discussed invoking the 25th Amendment, used to remove a president deemed unable to discharge his duties. 希波隆并不是唯一这么认为的人。据哈钦森说,国务卿迈克·庞皮欧和其他内阁成员对特朗普的行为非常担忧,他们讨论了援引第25修正案的问题,该修正案用来罢免被认为无法履行职责的总统。 Mr. Trump, who regularly accuses his critics of being “crazy” and “psycho,” bombarded his new social media site during the hearing on Tuesday with posts assailing Ms. Hutchinson and denying the most sensational anecdote she provided to the committee. 特朗普经常指责批评他的人“疯了”,是“精神病”,在周二的听证会期间,他在自己新的社交媒体网站上发布了大量攻击哈钦森的帖子,并否认她向委员会提供的那些最耸人听闻的轶事。 “Her Fake story that I tried to grab the steering wheel of the White House Limousine in order to steer it to the Capitol Building is ‘sick’ and fraudulent, very much like the Unselect Committee itself,” Mr. Trump wrote on his Truth Social website. “Her story of me throwing food is also false.” “她的假故事说我试图抓白宫豪华轿车的方向盘,把它开到国会大厦,这是‘有病’和虚假的,非常像非专责委员会本身,”特朗普在他的“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网站上写道。“她说我扔食物也是假的。” A Secret Service spokesman said in a statement that the agency would respond on the record to the House committee about Ms. Hutchinson’s account of what happened in the armored car. 特勤局的一名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勤局将就哈钦森对装甲轿车里发生事件的描述,对众议院委员会做出正式回应。 Secret Service officials who requested anonymity to discuss the potential testimony said that both Robert Engel, the head of Mr. Trump’s protective detail, and the driver of Mr. Trump’s sport utility vehicle were prepared to state under oath that neither man was assaulted by the former president and that he did not reach for the wheel. The officials said the two men would not dispute the allegation that Mr. Trump wanted to go to the Capitol. 要求匿名讨论证词的特勤局官员表示,特朗普的保护小组负责人罗伯特·恩格尔和特朗普专车司机都准备在宣誓后声明,两人都没有受到前总统的攻击,这位前总统也没有伸手去碰方向盘。官员们表示,这两个人不会对特朗普先生想去国会大厦的指控提出异议。 Ms. Hutchinson did not witness the scene in the vehicle herself but said she was informed about it moments later by Anthony Ornato, the president’s deputy chief of staff and a former Secret Service agent, with Mr. Engel present in the room and not disputing it. 哈钦森没有亲眼目睹车内的这一幕,但她说,总统的副幕僚长、前特勤局特工安东尼·奥纳托在事发片刻后向她通报了这一情况,恩格尔当时也在场,没有提出异议。 Either way, other veterans of the Trump White House who have broken with the former president said Ms. Hutchinson’s testimony resonated with their own experiences. Mr. Trump was prone to temper tantrums, slamming his hands down on his desk and screaming at advisers he considered insufficiently loyal. As Ms. Hutchinson said, his destruction of dishware during an outburst following the election was hardly the first time he had taken his wrath out on the White House china. 不管怎样,其他已与前总统决裂的前特朗普白宫人员说,哈钦森的证词与他们自己的经历相符。特朗普动不动就发脾气,拍桌子,对他认为不够忠诚的顾问大喊大叫。正如哈钦森所说,他在大选后的一次大发脾气中砸了餐具,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把怒气发泄在白宫的瓷器上。 “His temper was scary. And swift,” Stephanie Grisham, who served as his White House press secretary and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and as Melania Trump’s chief of staff, said after the hearing on Tuesday. “He’d snap and almost lose control.” “他的脾气很吓人,”曾任特朗普白宫新闻秘书、通讯主任、梅拉尼娅·特朗普的幕僚长史蒂芬妮·格里沙姆在周二的听证会后说。“他会暴跳如雷,近乎失控。” She related a number of examples in her tell-all book published after she left office, and noted that when Mr. Trump descended into rage, his staff resorted to summoning an aide, nicknamed the Music Man, to play favorite show tunes they knew would soothe him, including “Memory” from the Broadway musical “Cats.” 她在离任后出版的爆料书中讲了许多例子,还说当特朗普勃然大怒时,工作人员就会叫来一名绰号“音乐人”的助手,播放他们认为能安抚他的精选曲目,包括百老汇音乐剧《猫》(Cats)中的《回忆》(Memory)。 Other presidents have exhibited erratic behavior behind the scenes, from Andrew Jackson to Lyndon B. Johnson. Richard M. Nixon threw an ashtray across the room upon learning of the Watergate break-in, and on another occasion was seen shoving his own press secretary. In the days of scandal that led up to his resignation, Nixon drank, talked to the paintings of past presidents and seemed so unstable that his defense secretary ordered generals not to carry out any orders he issued without checking with him or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irst. 从安德鲁·杰克逊到林登·约翰逊,在幕后有乖张行为的总统并非只有特朗普一位。得知水门大厦入侵事件后,理查德·尼克松把烟灰缸扔到房间另一头,还有一次,有人看到他推搡自己的新闻秘书。在导致尼克松辞职的丑闻发生期间,他酗酒,对着几位前任总统的画像说话,情绪似乎非常不稳定,以至于他的国防部长命令将军们,在没有首先同自己或国务卿核实的情况下,不要执行尼克松发布的任何命令。 Even so, it’s hard to imagine any other president accosting his own Secret Service agent, in a vain attempt to turn his vehicle toward the Capitol, so that he could march into the House chamber to object to his own election defeat. 即便如此,很难想象还有哪位总统会纠缠自己的特勤局特工,徒劳地试图把车开向国会大厦,以便走进众议院会议厅,反对自己的败选。 “We never know everything that goes on behind closed doors at the White House, and presidential history is replete with boorish behavior,” said Jeffrey A. Engel,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Presidential History at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But I’m hard pressed to think of any previous instance when a president physically assaulted, or even threatened, someone charged with keeping them safe.”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白宫关起门来背后发生的一切,有关总统的历史中充满了粗鲁的行为,”南卫理公会大学总统历史中心的创始主任杰弗里·恩格尔说。“但我很难想象以前有哪位总统殴打、甚至威胁负责保护他们安全的人。” Mark K. Updegrove, president of the L.B.J. Foundation and author of “Incomparable Grace,” a new book about John F. Kennedy, said he was unable to come up with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Johnson and Nixon “could be volatile emotionally, but nothing approaching physical violence,” he said. “Like almost everything else with Trump, this is utterly unprecedented.” 林登·约翰逊基金会主席马克·K·厄普德格罗夫撰写了关于约翰·F·肯尼迪的新书《无与伦比的风度》(Incomparable Grace)。他表示,他很难从历史中找出相似的人。约翰逊和尼克松“也许情绪不稳定,但没有发生过任何肢体暴力”,他说。“这些行为,和几乎所有与特朗普相关的事情一样,是前所未有的。” One who might know would be John Dean, the White House counsel whose own testimony during the Watergate era helped bring down Nixon. “Cassidy‘s testimony makes clear that Trump is prone to tantrums, like an undisciplined child,” he said after the hearing. “I can’t tell from her testimony if they’re controlled or uncontrolled. I suspect at his age they’re controlled tantrums.” 白宫法律顾问约翰·迪恩也许对此有所了解,他在水门事件期间的证词促使尼克松下台。“卡西迪的证词清楚地表明,特朗普容易发脾气,就像一个不守管教的孩子,”他在听证会后说。“我无法从她的证词中判断这些是否是受控的发脾气。我怀疑在他这个年纪,这些脾气是受控的。” Mr. Trump’s mental state was a regular issue throughout his four years in office and the notion of declaring him unfit to serv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25th Amendment came up inside his own administration even in its early months. 在特朗普的四年任期中,他的精神状态是一个经常被谈起的问题,甚至在其政府上台的最初几个月里,他自己的政府内部就已经出现根据第25条修正案宣布他不适合任职的想法。 Bookshelves were filled with volumes speculating about his psychological health. His speech patterns were analyzed for signs of dementia. His own niece, Mary L. Trump, a clinical psychologist, declared that he had “so many pathologies” and “demonstrates sociopathic tendencies.” At one point during the 2020 campaign, he took a cognitive test to prove his mental acuity, reciting in order, “Person. Woman. Man. Camera. TV.” 书架上摆满了猜测他心理健康的书籍。他的语言模式被分析出有失智迹象。他本人的侄女、临床心理学家玛丽·L·特朗普宣称他“存在多种病态”并“表现出反社会倾向”。在2020年竞选期间的某个时刻,他参加了一项认知测试以证明自己心智敏锐,按顺序背诵:“人。女人。男人。相机。电视。” Some advisers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Mr. Trump deteriorated after losing the election to Joseph R. Biden Jr. on Nov. 3. Former Attorney General William P. Barr, whose public statement on Dec. 1 that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e election was stolen prompted Mr. Trump to attack his lunch, told the House committee that the president seemed increasingly unbalanced. 一些顾问得出的结论是,特朗普在11月3日输给小约瑟夫·R·拜登后状况出现恶化。前司法部长威廉·P·巴尔在12月1日的公开声明中表示,没有证据表明选举被窃取,这促使特朗普摔了他的午餐。巴尔告诉众议院委员会,总统似乎越来越不稳定。 “I thought, boy, if he really believes this stuff, he has lost contact with — he’s become detached from reality,” Mr. Barr testified. “我想,天呐,如果他真的相信这些东西,他就失去了和现实的连接——他已经脱离了现实,”巴尔作证说。 The reality conveyed by Ms. Hutchinson, a top aide to Mark Meadows, the White House chief of staff, became more disturbing on the day that Congress convened to count the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confirming Mr. Trump’s defeat. He lashed out and gave every indication that he knew the crowd of supporters he had gathered on the Ellipse included some bent on violence. Told that some trying to attend his rally were armed, he snapped that the Secret Service should remove its magnetometers and let them in. 白宫办公厅主任马克·梅多斯的高级助手哈钦森传达的现实,在国会召开选举人票计票会议从而确认特朗普败选那一天,变得更加令人不安。他破口大骂,并且有种种迹象表明,他知道聚集在椭圆形草坪上的支持者里包括一些有暴力倾向的人。当他被告知一些试图参加他的集会的人携带武器时,他厉声说特勤局应该将金属探测器撤走,并让他们进入。 “You know, I don’t f-ing care that they have weapons,” Mr. Trump said in Ms. Hutchinson’s telling of the episode. “They’re not here to hurt me. Take the f-ing mags away. Let my people in. They can march to the Capitol from here. Let the people in. Take the f-ing mags away.” 在哈钦森讲述的这一事件中,特朗普说:“你知道,我(脏话)不在乎他们有武器。他们不是来伤害我的。拿走(脏话)金属探测器。让我的人进来。他们可以从这里去国会大厦。让人们进来。把(脏话)金属探测器拿走。” The fact that he then told them to march to the Capitol, knowing they were armed, did not daunt him in the least, as far as she could tell. 他后来告诉他们向国会大厦行进,从哈钦森掌握的情况来看,知道他们有武器这一事实丝毫没有吓倒他。 He wanted to go with them and told the crowd that he would, even though advisers had pronounced it a phenomenally bad idea. “We’re going to get charged with every crime imaginable” if he headed to the Capitol, Mr. Cipollone had warned a few days earlier. 他想和他们一起去,并告诉人群他会这样做,尽管顾问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几天前,希波隆警告说,如果他前往国会大厦,“我们会被指控各种罪行,一切你能想象到的罪行。” When Mr. Trump climbed into the armored presidential sport utility vehicle after his speech on the Ellipse, the Secret Service began to take him back to the White House, prompting him to erupt. “I’m the f-ing president. Take me up to the Capitol now,” he ordered. 当特朗普在椭圆形草坪演讲后坐入防弹总统专车时,特勤局开始将他带回白宫,这促使他情绪爆发。“我(脏话)是总统。现在带我去国会大厦,”他命令道。 Robert Engel, the lead agent, told him he had to go back to the West Wing. At that point, according to the account Ms. Hutchinson later heard, the president reached up toward the front of the vehicle to grab at the steering wheel. Mr. Engel grabbed his arm. “Sir, you need to take your hand off the steering wheel,” the agent reportedly said. “We’re going back to the West Wing. We’re not going to the Capitol.” 首席特工罗伯特·恩格尔告诉他,他必须回到西翼。那时,根据哈钦森后来听到的说法,总统向车辆前部伸手要抓住方向盘。恩格尔抓住他的胳膊。据报道,该特工说:“总统先生,您需要把手从方向盘上移开。我们回西翼。我们不去国会大厦。” According to the version relayed to Ms. Hutchinson, Mr. Trump then used his free hand to lunge toward the agent at his clavicle. But it did not make a difference. 根据讲述给哈钦森的版本,特朗普随后用另一只手奋力伸向特工的锁骨。但这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The president was taken back to the White House, where he watched the action of the rest of the day on television — upset not at the violence unleashed in his name but at its failure to change the election outcome. 总统被带回白宫,在那里,他在电视上观看了当天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他很不高兴,不是因为以他的名义发动了暴力事件,而是因为这未能改变选举结果。 Zolan Kanno-Youngs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Peter Baker是时报首席白宫记者,为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了五位美国总统的新闻。他还著有六本书,最新的一本是《管理华盛顿的人:詹姆斯·A·贝克三世的生活和时代》。欢迎在Twitter和Faceboook上关注他。 翻译:晋其角、明斋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国会暴乱事件中,彭斯的惊魂一日2022年6月17日 2020年大选之夜白宫内发生了什么2022年6月14日 国会暴乱:特朗普时代的暴力结尾2021年1月7日 彭斯与特朗普如何走到决裂这一步2021年1月13日 最受欢迎摔盘子,抢方向盘:前助手曝光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 在美国,台湾炸鸡正当红 特朗普“邪教”的崩塌时刻 对俄罗斯石油限价,拜登和西方的一次冒险 无力感、脆弱和创伤:封锁给上海民众留下的心理伤痕 中国宣布缩短入境隔离时间,沪指应声大涨 美国指控五家中国公司违反制裁、支持俄罗斯军队 一场以习近平为主角的中国领导人接班大戏 为什么说我们这样的小国转向中国情有可原 北约勾勒强硬战略愿景,首次宣布中国为“战略挑战” 国际 中国 商业与经济 镜头 科技 科学 健康 教育 文化 风尚 旅游 房地产 观点与评论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K © 2022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国会暴乱当天特朗普专车内发生了什么?爆料细节引发争论Heated Debate Erupts Over What Happened Inside Trump’s Vehicle on Jan. 6ZOLAN KANNO-YOUNGS, MAGGIE HABERMAN2022年6月30日 白宫屋顶的特勤局特工。该机构历来会以保守总统机密为重,即便是在面对调查时。 PETE MAROVICH FOR THE 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 Soon after his speech on the Ellipse ended on Jan. 6, 2021,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stepped into the back of a black Suburban bearing the presidential seal. 华盛顿——2021年1月6日,刚刚结束椭圆形草坪演讲的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坐上了一辆有总统徽章的黑色雪佛兰萨博班的后座。 What happened next has become a matter of intense debate after explosive testimony on Tuesday by Cassidy Hutchinson, a former White House aide who said Mr. Trump became enraged when his security detail refused to take him to the Capitol. 那之后发生的事情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前白宫助手卡西迪·哈钦森在周二发表爆炸性证词,称特朗普在他的安全人员拒绝将他带到国会大厦后暴怒。 Speaking before the House committee investigating the attack, Ms. Hutchinson said she had been told by Anthony M. Ornato, a deputy White House chief of staff, that Mr. Trump tried to grab the wheel of his vehicle when he was told he could not go to the Capitol to join his supporters. Ms. Hutchinson also said Mr. Ornato told her the president “lunged” at his lead Secret Service agent, Robert Engel. 哈钦森对调查袭击事件的众议院委员会说,白宫副幕僚长安东尼·M·奥纳托告诉她,特朗普在被告知不能去国会大厦加入他的支持者后,曾试图抢夺其座驾的方向盘。哈钦森还说,奥纳托告诉她,总统将手“奋力伸向”他的首席特勤局特工罗伯特·恩格尔。 Ms. Hutchinson made clear in her public testimony that she did not have direct knowledge of the incident, but that Mr. Ornato recounted it to her with Mr. Engel present in the room. It remains unclear what, if anything, the committee did to corroborate it. 哈钦森在公开证词中明确表示,她没有亲历这件事,但奥纳托在恩格尔在场的情况下向她讲述了这件事。目前尚不清楚委员会是否采取了任何行动核实这一点。 Secret Service officials, speaking on the condition of anonymity, disputed her account. 几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特勤局官员对她的说法提出异议。 But the officials did say Mr. Engel, Mr. Ornato and the driver of the Suburban are prepared to confirm to the committee another damning finding from Ms. Hutchinson’s testimony: that Mr. Trump demanded his agents bring him to the Capitol so he could join his supporters, even after they emphasized the dangerous scene playing out there. 但官员们确实表示,恩格尔、奥纳托和萨博班司机准备向委员会确认哈钦森证词中的另一个致命的信息:特朗普要求他的特工将他带到国会大厦,这样他就可以加入他的支持者,尽管特工们强调国会大厦当时情况危险。 The willingness of the agents to provide potentially critical details about the person they were protecting marks a rare turn for an agency that has historically prioritized the secrecy of presidents, even in the face of investigations. 特勤局历来以保守总统机密为重,即使面对调查也是如此。而特工愿意提供关于受其保护的总统的潜在关键细节,是一个罕见的转折。 On Wednesday, Jody Hunt, an attorney for Ms. Hutchinson, said his client “stands by all of the testimony she provided yesterday, under oath” and he challenged others who know of Mr. Trump’s actions during the ride to come forward to the committee. 周三,哈钦森的律师乔迪·亨特表示,他的当事人“信守她昨天宣誓作证后提供的所有证词”,他呼吁其他知道特朗普在该行程中行为的人来委员会作证。 “Those with knowledge of the episode also should testify under oath,” he said. “那些了解这一事件的人也应该宣誓作证,”他说。 In an interview with NBC’s Chuck Todd, committee member Representative Stephanie Murphy, Democrat of Florida, said Mr. Ornato “did not have as clear of memories from this period of time as I would say Ms. Hutchinson did.” 在接受NBC的查克·托德采访时,委员会成员代表、佛罗里达州民主党人斯蒂芬妮·墨菲说,“我觉得奥纳托对那段时间的记忆并不像哈钦森那样清晰。” Asked if the panel had evidence to corroborate Ms. Hutchinson’s claims, Representative Jamie Raskin, Democrat of Maryland and a member of the committee, said on Tuesday that Ms. Hutchinson’s testimony was itself “the evidence” he was aware of. “I’m not aware of anything that contradicts the account that she just gave,” he said. 周二,当被问及专家组是否有证据证实哈钦森的说法时,马里兰州民主党众议员、事件调查委员会成员杰米·拉斯金表示,哈钦森的证词本身就是他所知道的“证据”。“我不知道有任何与她刚刚提供的说法相矛盾的事情,”他说。 Anthony Guglielmi, a spokesman for the Secret Service, said the committee did not contact the agency about Hutchinson’s account of Mr. Trump’s ride from the Ellipse to the White House before her testimony. 特勤局发言人安东尼·古列尔米表示,在哈钦森作证之前,调查委员会没有就她对特朗普从椭圆形草坪前往白宫途中事件的陈述与特勤局联系。 Mr. Ornato, who was the head of Mr. Trump’s Secret Service detail before being made deputy chief of staff, and Mr. Engel provided testimony to the committee before Ms. Hutchinson appeared, but they are willing to do so again, a Secret Service official said. 在被任命为副幕僚长之前,奥纳托是特朗普的特勤局安全负责人,而恩格尔在哈钦森出现之前曾向委员会提供证词,但特勤局官员表示两人愿意再次作证。 Mr. Trump’s allies are using the dispute over what happened in the presidential vehicle to call into question the credibility of Ms. Hutchinson’s testimony as a whole, which painted a portrait of a president who disregarded threats of violence from his own supporters, sympathized with those who wanted to “hang” the vice president and wanted to join the crowd that went on to attack on the Capitol. 特朗普的盟友正在利用围绕着关于总统专车事件的争议对哈钦森证词的整体可信度提出质疑,在她的证词中,总统无视其支持者的暴力威胁,支持那些想要“吊死”副总统,并想加入继续攻击国会大厦的人群。 The dispute also highlights Mr. Trump’s relationship with his Secret Service detail, which was unlike that of most previous presidents. Agents were seen as more overtly supportive and admiring of Mr. Trump than they had been under any other modern president, according to people who have spent time in the White House during multiple administrations, and Mr. Trump worked to build loyalty among them. 这场争议还凸显出特朗普与他的特勤局安全人员的关系与大多数前任总统的不同之处。据曾在多届政府任职的人士称,与其他任何现代总统相比,特工们看上去更公开支持和钦佩特朗普,而特朗普则努力建立他们的忠诚度。 While other presidents came to favor the head of their detail and sometimes ensured they were promoted within the service, even at times appointing them as director of the agency, Mr. Trump sought to make his lead agent part of his personal political team. In naming Mr. Ornato deputy White House chief of staff, Mr. Trump raised eyebrows among traditionalists who saw that as inappropriate. 虽然别的总统也会对负责其安全的特工主管格外器重,有时会确保他们在特勤局中得到提拔,甚至任命他们为该机构的负责人,但特朗普试图让他的首席特工成为他个人政治团队的一部分。任命奥纳托为白宫副幕僚长一事引起了重视传统的人的注意,认为这是不妥当的做法。 For generations, agents generally tried to maintain studious neutrality under Republican and Democratic presidents, determined to be seen as protectors of the office regardless of who occupied it. Agents were known to like certain presidents more than others — George H.W. Bush was often described as a favorite, while many were reportedly not fond of Bill Clinton and especially Hillary Clinton — but they always insisted they were not part of the political team. 保护共和党和民主党总统的特工们向来会努力保持严格中立的身份,追求单纯的总统保护者身份,无论在位者是谁。据了解,特工更喜欢某些总统——乔治·H·W·布什经常被描述为最受欢迎的人,而许多人不喜欢比尔·克林顿,尤其不喜欢希拉里·克林顿——但他们始终坚称自己不参与政治团队。 The murky nexus between presidents and their protectors was pierced during the Clinton years when Ken Starr, the independent counsel, subpoenaed agents and uniformed officers to testify about the president’s relationship with Monica S. Lewinsky, the former White House intern. The Secret Service fought the subpoenas vigorously all the way up to the Supreme Court, maintaining that disclosure of what agents see and hear while protecting a president would shatter the bond of trust and prompt future chief executives to keep their guardians at an arm’s length, increasing the potential risk. But the justices rejected the argument, finding no law authorizing agents to resist legal orders to testify. 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外界得以一窥总统和其保护者之间的隐晦关系,当时独立律师肯·斯塔尔传唤特工和军官就总统与前白宫实习生莫妮卡·S·莱温斯基的关系作证。特勤局奋力寻求撤销传票,坚称在保护总统的同时披露特工所见所闻会破坏信任纽带,并促使未来的总统与其保护者保持一定距离,增加潜在的风险,最终闹到了最高法院。但法官驳回了这一论点,认为没有法律授权特工抵制出庭作证的命令。 That precedent paved the way for the Jan. 6 committee to compel Mr. Trump’s agents to testify and set a precedent in case they eventually do return to the panel to discuss what happened in the vehicle on the day of the Capitol attack. That puts the service in an exceedingly uncomfortable position, whether the agents effectively come to the political defense of a president they had protected physically or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could be damaging to him. 这一先例为1月6日国会暴动事件调查委员会要求特朗普的特工作证铺平了道路,同时这也开创了一个先例,以备他们最终回到委员会讨论国会大厦袭击当天车内发生的事情。无论特工是否实际上为受到他们保护的总统进行政治辩护,还是提供可能对他造成伤害的信息,都会让特勤局处于极其尴尬的位置。 Peter Baker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Zolan Kanno-Youngs是时报白宫记者,报道拜登政府有关国内和国际议题,包括国家安全、极端主义等。他于2019年加入时报并担任国家安全记者。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KannoYoungs。 Maggie Haberman是时报白宫记者。她自2015年以竞选报道记者一职加入时报,是2018年因报道唐纳德·特朗普的顾问及其与俄罗斯的联系而获普利策奖的团队成员之一。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她:@maggieNYT。 翻译:明斋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前助手曝光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2022年6月29日 国会暴乱事件中,彭斯的惊魂一日2022年6月17日 2020年大选之夜白宫内发生了什么2022年6月14日 新书爆料特朗普“可怕”脾气细节2021年9月30日 最受欢迎摔盘子,抢方向盘:前助手曝光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 在美国,台湾炸鸡正当红 特朗普“邪教”的崩塌时刻 对俄罗斯石油限价,拜登和西方的一次冒险 无力感、脆弱和创伤:封锁给上海民众留下的心理伤痕 中国宣布缩短入境隔离时间,沪指应声大涨 美国指控五家中国公司违反制裁、支持俄罗斯军队 一场以习近平为主角的中国领导人接班大戏 为什么说我们这样的小国转向中国情有可原 北约勾勒强硬战略愿景,首次宣布中国为“战略挑战” 国际 中国 商业与经济 镜头 科技 科学 健康 教育 文化 风尚 旅游 房地产 观点与评论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K © 2022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California Notices请勿出售我的个人信息
TikTok上的养生伪科学与“谣言粉碎机”TikTok Is Flooded With Health Myths. These Creators Are Pushing Back.RINA RAPHAEL2022年6月30日 SHIRA INBAR“I’m willing to bet you know at least one girl that’s using steroids every single day,” starts a young man in a TikTok video. “我敢打赌,你至少认识一个每天都在使用类固醇的女孩,”一名年轻男子在一段TikTok视频中说。 He stares into the camera, continuing his big, yet notably false, reveal: “One in three girls these days is taking the birth control pill, and believe it or not, the birth control pill is actually an analog of the bodybuilding steroid nandrolone.” 他凝视镜头,继续带来明显虚假的大爆料:“如今,每三个女孩当中就有一个在服用避孕药,信不信由你,避孕药实际上是塑身类固醇诺龙的类似物。” Another face swiftly crowds the screen. Dressed in a white lab coat, the debunker Mustafa Dhahir, a practicing pharmacist and medical student based in Australia, interrupts the video with his own commentary: “One of the most annoying things when it comes to busting misinformation is that the people who spread the misinformation use hints of truth to spread their lies.” 另一张脸迅速出现在屏幕上。身穿白色实验室大褂的辟谣者穆斯塔法·达希尔是一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执业药剂师和医学院学生,他打断了前一个视频,并评论道:“辟谣时最令人恼火的事情之一就是,传播错误信息的人会利用少许真相来传播他们的谎言。” Mr. Dhahir explains what a steroid is and then goes point by point to illustrate why the original video — which claims oral contraception causes a medley of symptoms, including changes in sexual attraction — is inaccurate. “This guy is simply using scare tactics,” Mr. Dhahir tells the viewer, noting that there are many birth control options with varying sets of side effects. 达希尔解释了什么是类固醇,然后一点一点地解释了为什么原始视频——声称口服避孕药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性魅力出现变化——是不准确的。“这家伙只是在使用恐吓的手段,”达希尔告诉观众,他指出,避孕方法有很多,其副作用各不相同。 Mr. Dhahir is part of a growing cohort of scientists, physicians,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and academics who debunk health misinformation on TikTok by “stitching” videos, which involves clipping existing videos into new ones and then offering one’s own input. Whil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cluding TikTok have developed systems to flag vaccine misinformation, an ocean of other dubious health claims often go unscrutinized — except when individual users like him, who have actual medical knowledge, push back.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医生、医疗专业人士和学者通过“拼接”视频来揭穿TikTok上的错误健康信息,也就是将原有视频剪入新的视频,然后提供自己的意见,达希尔也是其中之一。虽然包括TikTok在内的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开发出了标记疫苗错误信息的系统,但其他大量可疑的健康相关说法往往不受审查——除非有达希尔这样拥有实际医学知识的个人用户提出反驳。 “Misinformation impacts medical decisions and health,” said Mr. Dhahir, who began responding to false claims on TikTok at the start of the pandemic and has since amassed 9.5 million likes on his videos. He has debunked claims that contraception makes women infertile, that only “natural” medicine can be trusted and that Tylenol is linked to autism. “错误信息会影响医疗决定和健康,”达希尔说。疫情暴发之初,他就开始在TikTok上辟谣,自那以后,他的视频获得了950万个赞。他驳斥了有关避孕会使女性不孕、只有“天然”药物才值得信任,以及泰诺和自闭症有关的说法。 The work is often draining. Unqualified influencers posting misinformation far outnumber the experts debunking it, who are often harassed by other users for their efforts. “For every large creator who is genuinely evidence-based, you’ve got 50 or 60 big creators who spread misinformation,” said Dr. Idrees Mughal, a Britain-based physician with an additional masters in nutritional research, whose account, @dr_idz, has 1 million followers. He debunks fad diets, unsupported claims that food ingredients are “cancer-causing” and the myth that certain vegetables contain harmful “toxic” chemicals. Misinformation is so ubiquitous that Dr. Mughal says he is tagged in 100 to 200 videos a day from users requesting that he debunk claims. “People are looking for genuine science-based, evidence-based creators,” he said. 这项工作经常让人精疲力竭。发布错误信息的不合格网红数量远超辟谣的专家,后者还经常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受到其他用户骚扰。“每出现一个真正讲证据的大创作者,就会出现五六十个传播错误信息的大创作者,”英国医生、拥有营养研究硕士学位的埃德里斯·马格尔说,他的账户 @dr_idz 有100万粉丝。他驳斥了流行的饮食法、未经证实的食物成分“致癌”的说法、某些蔬菜含有害的“有毒”化学物质的错误。错误信息无处不在,马格尔说,每天有100到200个用户标记他,要求他出来辟谣。他说:“人们正在寻找真正讲科学、讲证据的创作者。” Fertile ground for pseudoscience 伪科学的沃土 Misinformation is widespread on all of the major social media platforms, but TikTok’s audio capabilities can give false claims particular longevity. Bits of misinformation clipped and saved as what TikTok calls sounds “operate like viral chain messages,” according to a 2021 blog post from th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Dialogue, a London-based center that researches disinformation and extremism online. Even if a video is taken down, the original audio often survives in the work of users who have already borrowed it for their own content. 虚假信息在所有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上都很普遍,但TikTok的音频功能可以让不实说法的传播尤为持久。总部位于伦敦、研究网上虚假信息和极端主义的战略对话研究所在2021年发布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指出,被剪辑并保存为TikTok称为“声音”的简短错误信息,其操作方式“类似病毒式传播的连环信息”。即使一个视频被删除了,原始音频通常还能在已经使用它制作自己内容的用户的作品中被保留下来。 TikTok has enacted policies to flag such content, including adding informational banners to Covid-19 vaccine content, but one I.S.D. study of more than 6,000 videos related to the vaccines found that 58 percent lacked banners. When it comes to combating health misinformation in general, all social media platforms face a daunting task, given the sheer volume of inaccurate posts. In a statement, TikTok wrote, “We work diligently to take action on content and accounts that spread misinformation, while also promoting authoritative content about vaccines through our Covid-19 information hub.” TikTok制定了标记这类内容的措施,包括在有关新冠疫苗的内容中添加包含信息的横幅,但战略对话研究所对6000多个与疫苗相关的视频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58%的视频没有横幅。涉及到打击一般的健康类错误信息时,由于内容不准确的帖子数量实在太多,所有社交媒体平台都面临着艰巨的任务。TikTok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我们努力对传播错误信息的内容和账户采取行动,同时也通过我们的新冠信息中心推广有关疫苗的权威内容。” When asked if TikTok was addressing general health misinformation, the company replied that it both removes violations of the platform’s policies and works “with credible voices to elevate authoritative content on topics related to public health.” 当被问及TikTok是否在处理一般的健康类错误信息时,该公司回答说,它会删除违反平台政策的行为,同时“与可靠的声音合作,提升与公共健康有关话题的权威内容”。 Abbie Richards, a misinformation and disinformation researcher and research fellow with the Accelerationism Research Consortium, an organization aimed at 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the threat of extremism, said TikTok’s video format was also advantageous in spreading conspiracies. Creators speak directly into the camera as if they’re on a video call with the viewer. “It feels more authentic than disembodied text,” Ms. Richards said, which can make it seem more credible. YouTube, which is still a far larger video destination than TikTok and also has audio capabilities, doesn’t necessarily create the same sense of intimacy. 阿比·理查兹是一名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研究者,也是“加速主义研究联盟”的研究员,该组织旨在了解和应对极端主义的威胁。理查兹表示,TikTok的视频形式对于传播阴谋论来说也很有利。创作者直接对着镜头说话,就好像他们在与观众视频通话。“它给人的感觉比没有实体的文本更真实,”理查兹说,这让它看起来更可信。YouTube仍然是一个比TikTok大得多的视频网站,也有音频功能,但不一定能创造出同样的亲密感。 In TikTok’s beauty circles, Michelle Wong, a cosmetic chemist who runs Lab Muffin Beauty Science, a blog and social media accounts that explain the science behind skin care and cosmetic products, has made a new career out of fighting misinformation. She often encounters creators who take ingredients out of context, sometimes conflating topical use with ingestion —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as consumers don’t drink their moisturizers. Ms. Wong also sees pseudoscience creators who back up false, fear-mongering claims about sunscreen with white papers the creators either don’t have full access to or don’t understand. “That in itself is quite convincing, because very few people are actually going to look up every single paper listed,” she said. 在TikTok的美容圈子里,化妆品化学家米歇尔·黄(音)经营着一个名为“麦芬美容科学实验室”的博客和社交媒体账户,它专门解释护肤品和化妆品背后的科学。如今她把打击错误信息作为自己的新职业。她经常遇到一些创作者会脱离产品整体去解释一种成分,有时还把“外用”和“食用”混为一谈——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因为消费者不会把润肤霜吃下去。米歇尔·黄还看到宣扬伪科学的创作者用他们并不完全掌握或根本就不理解的白皮书来支持关于防晒霜的虚假说法,为的是散播恐惧。她说:“这本身就很有说服力,因为很少有人会去查阅创作者列出的每一篇论文。” The lack of science literacy online was partly what inspired Katrine Wallace, an epidemiologist and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to start debunking inaccurate content on TikTok. At the start of the pandemic, she noticed that users were debating whether Covid was even real, and she has since debunked videos stating that Covid vaccines cause death within six months, for example, and that microscopic worms or parasites are found in surgical face masks. That topic recirculates every six months, she said in an interview, adding, “People are obsessed.” 许多网民缺乏科学素养,这促使流行病学家、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教授卡特琳·华莱士开始揭露TikTok上的不准确内容。在新冠疫情开始时,她注意到有些用户甚至在争论新冠病毒是否真实存在,她后来驳斥了一些视频,其中声称新冠疫苗会在六个月内导致死亡,外科口罩内发现了微小的蠕虫或寄生虫。她在一次采访中说,这样的话题每过六个月就会重新流传一次,还说,“人们对此十分着迷。” Viewers are drawn to surprising or extreme statements, and highly engaged content is promoted by the app’s algorithm, which is why debunkers often find themselves responding to provocative assertions. For the same reasons, myth-busting response videos like Dr. Dhahir’s on oral contraception often get more views than simple explainers. “People like drama,” Dr. Wallace said. 视频观众会被令人惊讶或极端的言论所吸引,而高参与度的内容则会被应用程序的算法所推广,正因如此,辟谣者所回应的往往是一些有争议而刺激的论断。出于同样的原因,像达希尔关于口服避孕药的那种驳斥错误论断的回应视频往往能比简单的解释获得更多的浏览量。“人们喜欢戏剧性,”华莱士说。 In refuting claims, debunkers try to engage respectfully with other creators. Dr. Mughal said he refrained from insulting or attacking creators who disseminated misinformation and instead focused on addressing the health claims. Dr. Wallace takes a different approach. She said she would first reach out privately to the original poster to explain why the video is problematic and urge them to take it down or publicly address the misinformation. “And if they block me or delete my comments,” she said, “then I’m like, ‘OK, it’s on.’” 在辟谣的时候,辟谣者也试图尊重其他创作者。马格尔说,他不会侮辱或攻击散布错误信息的创造者,而是专注于解决健康方面的说法。华莱士则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她说,她会首先私下联系原作者,解释为什么这段视频有问题,敦促他们撤下视频,或公开处理错误信息。“如果他们屏蔽我或者删除我的评论,”她说,“我就会说,‘好吧,那就来吧。’” On the brink of burnout? 热情即将燃尽? The business of debunking is time-consuming. Scripting, filming and editing, not to mention managing comments — which sometimes also breed misinformation when users share counterarguments — can take hours each day. To attract an audience, each video must accurately convey the science but must also be entertaining and approach the topic with nuance and sensitivity, all while grabbing the viewer’s attention within 15 seconds. 辟谣是很耗费时间的。每天要用上数小时写脚本、拍摄和剪辑,更别说还要做评论管理——评论区有时也是滋生不实信息的地方,用户会在里面发表他们的反驳言论。要想吸引观众,每一条视频在准确传达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够娱乐,微妙且细腻地对待这些话题,同时要在15秒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When Ms. Wong was a full-time science educator, she found herself working an extra 30 hours a week creating content for social media and her blog. “It was just destroying my personal life,” she recalled, adding that her relationship with her partner had ended partly because she was spending so much time on content creation. 在全职从事科学教育工作的时候,米歇尔·黄发现自己每周要拿出额外的30个小时,为社交媒体和她的博客制作内容。“这根本已经毁掉了我的个人生活,”她回忆道,她还说自己和伴侣的关系破裂,一定能程度上就是因为她在内容创作上花了太多时间。 It doesn’t help that debunking often won’t pay the bills, as many myth busters refrain from accepting sponsorships to prevent a conflict of interest. Ms. Wong accepts sponsorships, but like others who work with brands, she is selective, avoiding clients with deceptive marketing practices or cure-all claims. 更糟的是,辟谣往往不能带来收入,因为许多专门做这一行的人会拒绝接受赞助,为的是避免产生利益冲突。黄接受了赞助,不过和其他与品牌合作的人一样,她很挑剔,会避开那些用欺骗性营销手段或自称包治百病的客户。 “It is possible to work with brands and still remain fact-based and science-based,” she said, but she acknowledged that “part of it is necessity — because debunking was taking up so many of my hours.” “在保持以事实和科学为本的同时和品牌合作是可以做到的,”她说,但是她承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所难免——因为辟谣实在是占去了我太多的时间。” Ms. Wong quit her job in 2019 to devote herself full-time to Lab Muffin Beauty Science, but she still sometimes works up to 70 hours per week. “Science just takes so much longer than misinformation, because you have to do the research properly,” she said. 黄在2019年辞去了工作,全力投入到“麦芬美容科学实验室”中去,不过她有时仍然需要一周工作70小时。“科学就是要比不实信息花更多的时间,因为你得把研究做到位,”她说。 Once a debunker has an audience, the work of maintaining and building an account can also lead to burnout. Like most influencers, they put pressure on themselves to excel. As Dr. Austin Chiang, a gastroenterologist with over a half-million TikTok followers, explained, they often blame themselves if their content underperforms. “We think, is it because my messaging isn’t good?” he said. “Is it because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isn’t good?” 一旦找到了观众,维护和经营一个账号的工作能让辟谣者感到倦怠。和多数的网红一样,他们会强迫自己去做得更好。有50万TikTok粉丝的肠胃病医生奥斯汀·蒋(音)解释说,有时候内容出来反响不佳,他们就会自责。“我们会想,是因为我的讯息传达不行吗?”他说。“是因为视频的质量不行?” Dr. Wallace said the most exhausting element, though, was the harassment. Commenters repeatedly insult her, and when she posts in favor of vaccination, they accuse her of being a “shill for Big Pharma.” “I block accounts every day,” Dr. Wallace said. She also received threatening and sexually violent messages through her university email account — a situation that she said had required the university police to become involved early this year. 不过华莱士说,最令人疲惫的是骚扰。评论者不断攻击她,当她发支持疫苗的内容时,他们就指责她是“给大药企带货的”。“我每天都在拉黑账号,”华莱士说。她的大学邮箱还会收到威胁和性暴力讯息——她说这事今年初还导致了校警的介入。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harassment can also lead to professional consequences, or the fear of them. “Many people’s institutions don’t want them to be attracting tons of negative attention,” said Renée DiResta, a misinformation expert and the technical research manager at the Stanford Internet Observatory, which studies internet propaganda. Doctors are encouraged to treat patients. Scientists are encouraged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submit their findings for peer review. To create content on TikTok? Less so. 对医务人员来说,骚扰还有可能导致职业后果,或是这方面的担忧。“很多人所在的机构不愿意吸引这么多负面的关注,”研究互联网政治宣传的不实信息专家、斯坦福互联网观测站技术研究经理瑞内·狄瑞斯塔说。它们支持医生去治疗病人。支持科学家去进行研究,让他们的发现接受同行审议。但是在TikTok上创作内容?就不那么支持了。 Mr. Dhahir considered quitting TikTok after users found the address of his pharmacy and spread rumors about hi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ves. He also had to meet with the dean of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d explain why the university had received complaints. Mr. Dhahir said he felt supported by his university but worried that that could change quickly. “One wrong move, and then my work can fire me or the university can kick me out,” he said. “I have to make sure I don’t screw up.” 有用户发现了达希尔所在药房的地址,并散布有关他的职业和个人生活的谣言,他因此考虑过退出TikTok。他还和悉尼大学医学系主任会面,解释校方为什么会收到投诉。达希尔说他觉得校方是支持他的,但是担心这持续不了多久。“走错一步,我可能就会被炒,大学可能会把我赶出去,”他说。“我必须确保自己不犯错。” Dr. Mughal said he had heard from fellow doctors who balked at making educational content on social media lest complainers “get them into trouble.” “There’s not a lot of protection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that make content for the public,” he said. Creators said they feared losing their licenses or memberships in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Doctors who work in private practice worry that critics will flood Yelp with negative reviews. 马格尔说,有同行跟他说他们不愿在社交媒体上制作教育内容,唯恐举报者“给他们带来麻烦”。“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在为公众制作内容上没有得到多少保护,”他说。创作者表示,他们担心失去专业协会的执照或会员资格。在私人诊所工作的医生担心其Yelp页面会充斥着批评者的负面评论。 Ms. DiResta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experts’ engaging with the public on social media, but until there is stronger support from institutions, she hestitates to recommend that they do so: “They have to know what’s going to happen to them when they do it. That’s the problem,” she said. 狄瑞斯塔强调了卫生专家在社交媒体上与公众互动的重要性,但在得到机构更强有力的支持之前,她犹豫是否要建议他们这样做:“他们必须知道当他们与公众互动时会发生什么。这就是问题所在,”她说。 Despite the hurdles, debunkers do see their efforts paying off. Followers have told Dr. Wallace that they got vaccinated after watching her videos. Mr. Chiang heard from viewers who got screened for medical conditions they might have otherwise ignored. And Mr. Dhahir’s fans sometimes reach out to say thank you. 尽管存在困难,谣言揭穿者确实看到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关注华莱士的人告诉他,他们在观看她的视频后接种了疫苗。奥斯汀·蒋从观众那里得知,他们做了原本可能被忽略的身体检查。达希尔的粉丝有时会站出来对他表示感谢。 “They’ll say, ‘I appreciate everything,’ or, ‘You’ve inspired me,’” Mr. Dhahir said, adding, “Then I’ll be like: ‘You know what? This is actually worth it.’” “他们会说,‘我很感谢你做的一切,’或者,‘你启发了我,’”达希尔接着说,“然后我会想:‘嗯,这一切其实都是值得的。’” Rina Raphael是即将出版的书《The Gospel of Wellness》的作者。 翻译:晋其角、杜然、明斋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TikTok是如何让你上瘾的2021年12月10日 抖音海外版TikTok如何改写世界2019年3月12日 抖音海外版TikTok为何能成功2018年12月4日 最受欢迎摔盘子,抢方向盘:前助手曝光特朗普任内“最后的疯狂” 在美国,台湾炸鸡正当红 特朗普“邪教”的崩塌时刻 对俄罗斯石油限价,拜登和西方的一次冒险 中国宣布缩短入境隔离时间,沪指应声大涨 无力感、脆弱和创伤:封锁给上海民众留下的心理伤痕 美国指控五家中国公司违反制裁、支持俄罗斯军队 一场以习近平为主角的中国领导人接班大戏 为什么说我们这样的小国转向中国情有可原 美国最高法院正在失去其正当性 国际 中国 商业与经济 镜头 科技 科学 健康 教育 文化 风尚 旅游 房地产 观点与评论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p点击下载Android APK © 2022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张汉晖:全球粮食供应不足是由美西方制裁、限制出口所致2022年6月30日, 13:52 © Sputnik / Yevgeny Odinokov / 转到图片库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6月30日电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俄罗斯媒体撰文表示,全球粮食供应不足并不是缺少粮食,而是美西方制裁、限制出口等手段打击全球正常粮食贸易,引发了“供应不均衡危机”。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消息,张汉晖6月29日在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发表了题为《全球粮食危机的幕后黑手》的署名文章。 文章说,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供应链受阻,粮食危机的阴云笼罩全球。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对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方面再次迫不急待地将问题矛头对准俄罗斯和中国,谴责俄军事行动构成“战争饥荒罪”,炒作所谓“中国超需囤粮”等谬论,给俄中扣上制造粮食危机的帽子;另一方面高调宣布提供数亿美元的全球粮食援助,以“救世主”的姿态企图引领全球粮食安全合作。 张汉晖在文章中指出,但事实却是,一方面,全球粮食生产、贸易包括定价权等都掌握在美西方国家及其粮商手中,包括中俄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全球粮食供应不足并不是缺少粮食,而是美西方制裁、限制出口等手段打击全球正常粮食贸易,引发了“供应不均衡危机”。 中国大使表示,此外,美西方并不是真正关心各国人民疾苦,他们在确保自身粮食充足、足以挥霍浪费的前提下,想借炒作粮食安全达到提价牟利、维护霸权、遏制中俄的多重目的。 张汉晖说,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指出,国际粮食短缺问题早在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前就已发生。一些国家试图将粮食危机归咎于俄,对俄制裁只会使国际化肥和粮食市场形势不断恶化。俄愿出口粮食和化肥为克服全球粮食危机作出积极贡献,前提是美西方解除出于政治目的的对俄制裁。这一语道破了问题实质。 中国大使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到2021年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根本没有必要去国际市场囤积粮食。 张汉晖最后在文中敦促美西方与其绞尽脑汁给中俄等国家泼脏水,不如采取切实行动推动俄乌和谈,解除对俄制裁,减少贸易壁垒,保障国际农产品供应畅通,真正肩负起共同责任,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俄外交部:俄准备通过新罗西斯克港出口粮食,西方应解除制裁 昨天, 15:44 中国 大使 张汉晖 粮食 制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联合国回应泽连斯基要求将俄罗斯除名的呼吁2022年6月30日, 14:34 © Sputnik / Alexey Agaryshev 联合国大会主席发言人保利娜·库比亚克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评论泽连斯基要求将俄罗斯除名的言论时表示,将一个国家驱逐出联合国大会的决定是通过联合国安理会作出的。 联合国安理会于周二就乌克兰危机举行了另一次会议。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以视频形式参加了会议。他呼吁将俄罗斯从所有联合国机构中驱逐出去,因为其被指控违反了该组织的原则。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称,泽连斯基参加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的背景,以便从北约峰会参与者那里"乞求"更多的武器,但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对乌克兰问题已经感到厌倦,泽连斯基的"戏剧性把戏"并没有帮助提高"讨论程度"。 库比亚克说:"所有这些决定都是通过安全理事会作出的。” 这使得这样的决定不可能实现,因为俄罗斯在安理会拥有否决权。 《联合国宪章》第二章第六条规定了将一个国家从联合国开除的机制。规定指出:"凡不断地违反本宪章所载原则的联合国成员国,经安理会建议,大会可将其逐出本组织。“ 泽连斯基此前曾呼吁将俄罗斯从联合国安理会驱逐出去,这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能的。 《联合国宪章》第23条规定,俄罗斯作为常任理事国参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工作。因此,要将俄罗斯排除在安理会之外,需要对《联合国宪章》进行修订。根据《联合国宪章》,修正案需要安全理事会所有常任理事国的签字。然而,俄罗斯有权否决这样的提议。 泽连斯基请求联合国针对俄罗斯的行动定义国家恐怖主义 昨天, 07:42 联合国 俄罗斯 泽连斯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俄议员:数字卢布将成为俄罗斯第三种货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简体繁體 习近平抵达香港,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 俄议员:数字卢布将成为俄罗斯第三种货币2022年6月30日, 13:17 © Depositphotos / Aleksandrasova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6月30日电 俄罗斯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阿纳托利∙阿克萨科夫在圣彼得堡国际司法论坛上发言时表示,数字卢布将在俄罗斯联邦境内成为国民的第三种货币。 阿克萨科夫解释说: “我们希望数字卢布合法化的工作能在秋季积极展开,注册成为我国国内的第三种货币,恰恰就是要发挥支付手段的功能。” 阿克萨科夫补充说,针对加密货币制定的条例已经直接禁止把数字金融资产当做支付手段使用,“对此有不同看法。国家杜马人士认为应当在严格管理的条件下扶持加密货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一进程将在秋季前密集展开。” 数字货币将保护国家免受制裁 4月20日, 16:00 俄罗斯 数字货币 金融 支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习近平抵达香港,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 俄议员:数字卢布将成为俄罗斯第三种货币2022年6月30日, 13:17 © Depositphotos / Aleksandrasova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6月30日电 俄罗斯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阿纳托利∙阿克萨科夫在圣彼得堡国际司法论坛上发言时表示,数字卢布将在俄罗斯联邦境内成为国民的第三种货币。 阿克萨科夫解释说: “我们希望数字卢布合法化的工作能在秋季积极展开,注册成为我国国内的第三种货币,恰恰就是要发挥支付手段的功能。” 阿克萨科夫补充说,针对加密货币制定的条例已经直接禁止把数字金融资产当做支付手段使用,“对此有不同看法。国家杜马人士认为应当在严格管理的条件下扶持加密货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一进程将在秋季前密集展开。” 数字货币将保护国家免受制裁 4月20日, 16:00 俄罗斯 数字货币 金融 支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

人工智能成了中国年轻人寻找爱情的好帮手2021年10月12日, 20:26 © AFP 2022 / JOHANNES EISELE 外媒看中国 所有资料 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进步一直逃离西方媒体的视野。中国在开发一整套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确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现在计算机视觉系统、语音识别、“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语音助手”等技术的应用方面。 帅气的执事:中国女性在恋爱中缺少什么? 2021年9月7日, 19:42 据澳大利亚ABC新闻网站报道,2019年中国单身人数达到2.4亿,并且还在继续增长。在此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提供所谓“机器”或虚拟伙伴的应用程序。实际上此款应用程序是一个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虚拟聊天机器人。该服务模仿关于爱的交流,与亲人的通信。似乎没有灵魂的机器不太可能真能表达真实感受和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事实证明,许多中国人还是选择了机器人。聊天机器人会根据对话者的偏好和性格进行学习和调整。聊天机器人永远不会与对方争吵,用烦人的问题惹恼对方,也不会把对方不感兴趣的对话强加给对方。因此,这种人造伙伴的受欢迎度只会越来越高。现在中国约有 8600 万人使用各种约会应用程序。到 2024 年这个市场预计将增至 2.9 亿美元。 ABC新闻指出,一方面,在中国人们对个人生活话题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果说“文革”期间任何感情和浪漫的表现都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堡垒,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自由,更加注重浪漫、感性的成分。尽管如此,某些刻板的东西仍然给个人生活带来压力。比如,婚龄问题。ABC新闻写道,甚至还有“剩女”或“剩男”的概念——即那些到 25 岁还没找对象的人。因此,许多单身青年面临着来自亲人的压力。甚至还为单身青年举办“相亲”活动——与潜在的伴侣约会,就好像是“约谈”。与此同时城市的生活节奏和与工作强度相关的压力也在增加。在这方面,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开始谈恋爱。结果机器人成了摆脱困境的便捷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问题。 ABC News 的文章最后写道,此类服务越受欢迎,就越有人会为了虚拟而放弃面对面的交流。 中国公司 Gogoro 推出了电动滑板车电池快速更换服务。英国技术门户网站 Tech Crunch 对此进行了报道。据悉,杭州首批45个换电站已开始运营。该公司表示,计划在年底前共开设 80 个换电站,之后将业务扩展到中国其他城市。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支持电动交通的发展。对所用电池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例如,据 Tech Crunch 称,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滑板车现在需要使用锂电池。装有铅酸电池的车辆明年开始禁止。与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问题是续航里程相对较短。而且电池放电后,还需要充电几个小时才能继续行驶。对于那些每天频繁旅行的人来说,这极大地增加了使用此类车辆的难度。中国正在快速建设用充好电的电池快速更换废电池服务的专门站点。这实际上是将给内燃机汽车加油与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时间等同起来。 Tech Crunch 总结道,Gogoro 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媒体:中国计划出台新规 全球车企开始在本地存储汽车数据 2021年5月28日, 13:58 显然世界汽车工业的进步正在向东方转移,世界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路透社写道,德国汽车制造商奔驰计划在中国向尖端技术研发投入更多资源。该公司将在北京和上海研究新的消费特点和立法规范——因为中国市场大大超过了德国和美国市场的总和。具体来说,戴姆勒(奔驰品牌的所有者)本月将在北京开设一个新的技术中心。据悉,该技术中心将聘用1000名工程师。奔驰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将在上海开业。奔驰有理由保持乐观:去年在华销量增长 12%,达 77.4 万辆。相比之下,该公司在德国仅销售了 28.6 万辆汽车,在美国销售了 27.5 万辆。预计中国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到 2030 年将达到每年 3500 万辆。不过奔驰将不得不与小鹏、力汽车和蔚来等中国本土制造商竞争。这些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生产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产品。路透社总结说,这就是奔驰将其研发部门迁往中国的原因,为的是更好地了解其主要买家的需求。 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望回暖。彭博社报道称,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测从“与大市一致”上调至“有吸引力”。摩根士丹利周日表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市场将再次上涨。彭博社提醒说,中国政府去年开始努力为房地产市场降温。后来又引入了特殊规则来规范开发公司的活动。其中制定了开发者无法跨越的“三条红线”。一是公司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70%。对公司股份的净负债率不应超过 100%。最后,公司必须至少有可用资金来支付所有短期债务。此外,这些限制也影响了房地产买家,尤其是银行发放抵押贷款的规定。受此影响,房地产销售下滑,开发企业开始面临财政困难。不过,目前,为了防止硬着陆,中国监管部门已经决定放松。中国央行特别要求地方政府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度降温,并采取激励措施。地方政府开始作出反应。例如,在哈尔滨,现在甚至为特定类别的买家提供补贴,彭博社最后写道。 (卫星社不对转载自外国媒体的信息负责) 评论 外媒看中国 媒体摘要 人工智能 外媒看中国 中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为什么人工智能可靠性是 2022 年中国主要科学挑战之一?2022年6月29日, 21:20 © 照片 : WIC 伊利亚· 贡恰罗夫 所有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 介绍了 2022 年的关键科技挑战。共有30个: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到黑洞的形成。也没有绕过正在大力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 涉及AI系统可靠性问题的"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案"排在重大科学任务名单中第二位。 实际上,中国已经通过了到 2030 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政府有信心在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然而科学界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正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许粲昊教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解释说,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是这个年轻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因此中国科协将其列为2022年重点科技任务之一。许粲昊教授说:“目前人工智能包括机器的深度学习,无论是在训练还是推理方面,数据量都是巨大。并且之前的不少模型也没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很多机理也难以用传统的数学理论或算法进行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让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决策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又很难预测其结果的话,我们就会认为算法是不可信的。”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延期至9月初举办 6月21日, 14:17 在人工智能系统运行的现实世界中,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和不可预测性。人工智能系统必须能够抵御可能损坏或操纵这些系统的不可预见事件和敌对攻击。在许粲昊专家看来,今天的人工智能领域还没有准备好完全满足可靠性的所有要求,现阶段还是个“实验性的学科”,而建立理论基础很重要。许粲昊教授接着说:“我认为目前缺乏理论基础。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总体上仍然是一门偏实验性的学科。比如可能自然语言处理或者机器视觉的效果很好,然而理论上却缺乏对实验效果的支持,我们仅是从实验层面能够观察到现象结果。换句话说,实践走在了理论前面。”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应该为整个人类利益而工作(而不是损害他人的个人或团体)。在人工智能的工作中不应允许歧视、侵犯个人数据保护、竞争、消费者权利,人工智能算法的工作应该是透明和可解释的,包括对于普通用户,一个人也应该能够选择自己是否与人工智能互动。 今年的征集发布活动于1月底正式启动,征集阶段共收到107家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8家领军企业和企业科协推荐的649个 自今年1月底正式启动征集发布活动以来,中国科协共收到10个领域的科技问题提案649件。它们分别是:数理化基础科学、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生命健康和空天科技。 共有3万余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和战略科学家参与了推荐和研判。 人工智能成了中国年轻人寻找爱情的好帮手 2021年10月12日, 20:26 评论 人工智能 中国 科技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俄安全会议副秘书:盎格鲁-撒克逊世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厚颜无耻和背信弃义2022年6月30日, 10:19 © Sputnik / brics-russia2020.ru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亚历山大•韦涅季克托夫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盎格鲁-撒克逊世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厚颜无耻、狂妄自大和背信弃义。 北约峰会于6月28日至30日在马德里举行。北约国家领导人在峰会上通过了新的战略构想,将俄罗斯称为“北约最大且直接的威胁”。 韦涅季克托夫说:“文明世界包括谁?美国、英国和他们的盟友?谁承认他们是这样的,他们有什么独特之处,让他们有权利来审判其他的人类?基本上,除了厚颜无耻、狂妄自大和背信弃义,他们一无所有。他们的独特之处就仅限于此。” G7推出全球基建计划,能否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6月27日, 23:01 韦涅季克托夫称,在其他国家和民族力图沿自己的轨道进行发展的时候,美国和集体西方的其他国家却在以牺牲他人为代价地生活,且打算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他们创建的所有机制、模式和集团都旨在从较弱国家汲取资源。 韦涅季克托夫表示:“北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该组织以美国军工利益为主,为给美国军工业创造财富,北约国家多年来一直在演有关所谓俄罗斯威胁迫在眉睫的危言耸听的戏。现在在马德里,不过是这一乏味剧本的又一幕即将演完而已。” 美国称G7峰会失败 02:00 国际 社会 政治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普京:展开作战行动的呼吁表明西方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乌克兰的福祉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简体繁體 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 近日来,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局势加剧。俄罗斯安全会议21日举行了非例行会议,与会者均主张承认顿巴斯两共和国。普京2月21日就此事发表全国讲话,随即签署承认两国的总统令,并在总统令中指示俄武装力量在双边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署前在两国境内履行维和职能。 2月24日早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决定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国防部强调,俄军没有对乌克兰城市采取导弹攻击、炮击或空袭,只在用高精度武器瘫痪乌克兰的军事基础设施、防空设施、军用机场和航空队,乌平民不受任何威胁。 普京:展开作战行动的呼吁表明西方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乌克兰的福祉2022年6月30日, 05:01 © Sputnik / Mikhail Metsel / 转到图片库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阿什哈巴德6月30日电 俄总统普表示,西方向乌克兰发出继续展开作战行动的呼吁表明,乌克兰只是西方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并不是为了乌克兰的福祉。 普京在总结6月29日里海峰会成果时向记者指出:“我国认为西方和北约并不是为了乌克兰,为了乌克兰人民的福祉,乌克兰只是他们保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对乌克兰继续展开作战行动并拒绝进一步谈判的呼吁仅仅证实了这一点。” 普京强调,北约国家只是希望“借助乌克兰人民的双手再次自我确认、证实自己在世界上的作用,不是证实领导地位,而是证实直接意义上的霸权主义,实现帝国主义野心“。 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 英国外相称必须先打败俄罗斯再与之谈判 昨天, 21:24 顿巴斯两个共和国独立 西方 军事 乌克兰 俄罗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
美国情报主管:俄罗斯地面部队严重受损 普京可能愿意为停战而谈判美国之音 2022年6月30日 04:29 俄罗斯总统普京虽然无意放弃控制整个乌克兰的愿望,但他看来明白,能力一度被夸大的俄罗斯军队可能无法满足他的需求,至少目前看来如此。 美国最高情报官员星期三(6月29日)说,最新的情报分析显示目前在乌克兰的战争可能将出现一个停战的窗口,即使俄罗斯可能将其视为在未来继续征服乌克兰采取更有利部署的机会。 国家情报总监艾维尔·海恩斯星期三在华盛顿一场讨论会上说,“我们现阶段的评估是,俄罗斯地面部队已经被严重损耗,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到以前的军力。” 海恩斯说,“他们的军队现在无法取得哪怕是一些短期的目标。我们认为,普京完全有可能相信,达成某种停战协议是有价值的,当然这取决于未来几个月战事的发展。” 美国、欧洲和北约领导人不断地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并向其提供几十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和其他援助,使乌克兰军队得以减弱俄罗斯的侵略攻势。俄军最初曾集中兵力试图拿下乌克兰首都基辅。 西方国家表示乌克兰将决定如何与何时结束战争,但是美国官员们表达过对最终谈判并达成停战的希望。 海恩斯星期三的评论似乎可以解释有关各方最终可能达成停战协议的想法。但是她承认,普京接受闪电战失败的现实并非显示停战协议很快会达成。 海恩斯说,“很清楚,我们目前看不到双方达成和平协议的机会。” 她警告说,俄罗斯军队看来正集中力量尽可能攻占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更大地盘,同时稳固对南部地区占领地的控制。 “俄罗斯认为,如果他们能在乌克兰东部打败装备最精良、军力最强的乌克兰军队,那将打垮乌克兰的抵抗,使他们有更大的机会”,她说。 海恩斯在华盛顿的另一次讨论会上说,俄罗斯控制着乌克兰大约20的领土,战线绵延1100公里。 海恩斯说:“简而言之,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俄罗斯对西方世界的态度正变得更加强硬。”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个星期早些时候对美国总统拜登和七国集团其他领导人说,他希望看到战争在年底前结束,并希望看到整个乌克兰获得解放,包括俄罗斯2014年在一场快速侵略行动中占领的克里米亚。 (本文参考了美联社与路透社的报道。) 相关内容美情报评估:俄乌战争可能会持续下去 2022年6月30日 00:17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新一波导弹袭击 2022年6月28日 20:56 七大工业国集团领导人与泽连斯基视频会谈,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新的援助 2022年6月27日 15:33 北约秘书长:俄乌战争可能持续数年 2022年6月19日 19:58 这是美国之音的多媒体播放器。 当您选择一个伴随音频或视频的故事时,它在这里播放。 您可以随时查看原始故事或查找新故事,而无需通过在此页面上向下滑动来停止音频或视频。 通过从屏幕底部的圆形蓝色多媒体按钮向上滑动来再次打开此屏幕。 通过点击多媒体按钮启动和停止音频或视频。 安全访问已启动 设置
泽连斯基对安理会讲话,称俄罗斯是“恐怖主义国家”美国之音 2022年6月29日 01:27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星期二(6月28日)称俄罗斯为“恐怖主义国家”,并敦促联合国派团调查克列门丘格市一处商厦遭到的致命导弹袭击。 “你们谁会不同意这是恐怖主义呢?”这位乌克兰领导人通过视频对纽约的联合国安理会发表讲话说。他指的是俄罗斯星期一对该购物中心以及最近几天对乌克兰平民和平民设施的攻击。对克列门丘格市商厦的袭击至少导致18名平民丧生。 泽连斯基说,在世界任何其它地方,任何像俄罗斯在乌克兰那样杀害平民的组织都会被视为恐怖主义分子。 “因此,在犯罪分子和犯罪组织层级受到惩罚的事情,不能在国家层级不加管束,这个国家已经成了一个恐怖主义国家,”他提到克里姆林宫时说。 泽连斯基列举了俄罗斯星期二发动的新的袭击,这些袭击就发生在他讲话的几个小时前。遇袭地点包括乌克兰南部港城尼古拉耶夫和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附近的东北部地区,至少有八名平民被打死。遇难者包括一名六岁女童,还有几十人受伤,包括一名陷入昏迷状态的三个月大的婴儿。 俄罗斯驻安理会的使节对允许泽连斯基向安理会发表讲话表示了抗议,称泽连斯基的发言是最后一分钟的安排,没有与所有安理会成员国磋商。 俄罗斯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安斯基说,泽连斯基的讲话意在获取参加北约马德里峰会的国家的同情和武器。 波利安斯基反驳了克列门丘格市购物中心被击中的指称,他说,那里并不靠近俄罗斯的目标。 “现实是,并不存在对该购物中心的打击,”波利安斯基宣称。“俄罗斯武装部队使用了精确武器打击了克列门丘格道路机器厂地段存放从美国和欧洲国家得到的武器弹药的库房。” 北约僵局化解 星期二早些时候,土耳其取消了对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北约的反对立场。三国在北约峰会开始之际在马德里签署了备忘录,证实了安卡拉方面的支持。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发推,证实了这项协议。 土耳其曾威胁要否决这两个北欧国家的入盟申请,理由是安卡拉认为两国支持与“库尔德工人党”(PKK)有关联的“人民保卫队”(YPG)的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人员。安卡拉将“库工党”视为恐怖主义组织。 芬兰和瑞典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北约成员国一样,在抗击“伊斯兰国”(ISIS)的战争中,支持“人民保卫队”。 “芬兰一向重视这些关切,” 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在一项声明中说。“芬兰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作为北约成员国,芬兰将全面信守北约的反恐文件和政策。” 北约峰会 北约峰会的主要讨论议题预计将包括发生在乌克兰的战争。 斯托尔滕贝格宣布:“在我们的北约峰会上,我们将加大对我们的密切伙伴乌克兰的支持,包括目前与更为长期的支持。” 斯托尔滕贝格在与泽连斯基会谈之后说:“北约盟国与你们站在一起。” 泽连斯基在北约峰会开始前与斯托尔滕贝格举行的会谈中强调了“向乌克兰提供强大的导弹防御系统以防止俄罗斯恐怖袭击”的必要性。 斯托尔滕贝格星期一说,北约正在宣布将这个西方军事联盟处在警戒状态下的军队人数增加七倍,从4万人增强到30万人。 新的对俄制裁 在俄军进行新的袭击之际,美国再次加大对俄罗斯国防实体以及参与执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侵乌行动的个人的制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已经进入了第五个月。 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对俄罗斯最大的国防集团、国有公司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和几十个俄罗斯国防工业实体实施了制裁。美国政府机构还制裁了乌克兰境内的一名个人,美方说,此人被俄罗斯非法扶植为市长。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的19名董事会成员及其九名成年家属也被制裁。 七国集团峰会 由工业化经济体组成的七国集团的领导人星期二在德国结束了会议,对乌克兰表示了支持,并誓言“继续让普京总统的政权为其对乌克兰无理发动的侵略战争而承受严重和立即的经济代价”。 七国集团的声明说,七国将加大努力,以应对战争造成的更广泛的影响,包括对全球能源和粮食供应的冲击。 七国领导人说,他们将考虑如何禁止“使俄罗斯得以经海路在全球运输原油和石油产品”的服务,“除非该石油是以与国际合作伙伴磋商达成的价格或低于该价格而购买的”。 他们说,该计划将允许最易受影响的国家维持对俄罗斯能源市场的准入。 除了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依赖的努力之外,有关国家已经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实施了数轮制裁,既向普京施压以终止战争,也试图束缚俄罗斯为战争提供资金的能力。 (本文参考了美联社与路透社的报道。) 相关内容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新一波导弹袭击 2022年6月28日 20:56 七国集团领导人结束峰会,尖锐批评中俄,承诺在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上投入更多资金 2022年6月28日 22:44 因支持俄军工,中国五家公司被美国政府列入贸易黑名单 2022年6月29日 00:16 土耳其撤销否决,为芬兰与瑞典加入北约去除障碍 2022年6月28日 21:37 泽连斯基:俄罗斯攻击乌克兰购物中心是欧洲史上最胆大妄为的一次恐怖攻击事件 2022年6月27日 21:17 工业七国峰会闭幕 决心将援乌抗俄进行到底 2022年6月28日 13:33 这是美国之音的多媒体播放器。 当您选择一个伴随音频或视频的故事时,它在这里播放。 您可以随时查看原始故事或查找新故事,而无需通过在此页面上向下滑动来停止音频或视频。 通过从屏幕底部的圆形蓝色多媒体按钮向上滑动来再次打开此屏幕。 通过点击多媒体按钮启动和停止音频或视频。 安全访问已启动 设置

2022年6月28日星期二

扎哈罗娃:七国集团对华呼吁是对自由主义的让步2022年6月28日, 20:00 © 照片 : 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处 / 转到图片库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称七国集团就莫斯科问题向北京发出的呼吁是"对自由主义的让步"。 她在其Telegram频道中写道:"在七国集团峰会的公报中,西方民主国家要求中国对俄罗斯施加影响,这看起来像是对自由主义的让步。” 早些时候,在七国集团峰会的公报中,七国集团领导人呼吁中国向俄罗斯施加压力,使其从乌克兰撤军。 "七国集团"(G7)是一个由七个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组成的协会,包括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由德国主持的七国集团峰会在巴伐利亚州的埃尔马城堡举行。它于6月26日开始,于6月28日结束。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塞内加尔和阿根廷的领导人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峰会。 媒体:七国集团国家讨论制定购买俄石油最高价格的可能 6月26日, 13:06 七国集团 中国 俄罗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 俄罗斯 国际 俄中关系 评论 多媒体 播客 经济 军事 科技 体育 娱乐 WeChatWeibo 关于我们 资料使用条款 反馈 © 2022 Sputnik(卫星社) 所有权利均受保护 京ICP备2020045094号-1 18+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