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星期六

1951年毛主席接见梁兴初,说错话后机智挽回,梁:主席反应就是快 鉴史文学社 05-27 1951年6月,入朝作战的38、39、40、42和66军军长被召回国,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毛主席在接见这几个军军长的时候,邓华曾向他介绍梁兴初:“这位就是38军的军长梁兴初,他指导的战役都很不错。” 毛主席紧紧地握着梁兴初的手,笑着说:“我知道,我们早就认识了,他还是红军第一个骑兵团长呢!”梁兴初当即纠正道:“主席,我不是团长,是营长。” 毛主席和梁兴初 毛主席听了梁兴初的话后知道自己说错了,于是用一句话机智挽救。事后梁兴初感慨道:“不愧是毛主席,主席的反应就是快啊!” 那么毛主席说错话后究竟是如何挽回的呢? 梁兴初为毛主席找“精神食粮” 1930年4月,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转战到吉安,此时已经打了整整3年铁的梁兴初背着一把40斤重的大铁锤,报名参加了红军。刚参加红军的梁兴初打仗十分勇敢,只要有战斗,他都是冲在最前方。 每次战斗的时候,梁兴初总是拿着一把大砍刀,眼珠子瞪得老大,龇牙咧嘴地露出四颗大门牙冲进敌军的阵营。敌军看到梁兴初这般凶神恶煞的模样,纷纷扭头就跑。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梁兴初有了一个绰号——梁大牙。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林彪担任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梁兴初则在红一军团2师4团第1营担任营长。梁兴初和毛主席的缘分也是从此时开始的。 毛主席 1935年8月底,红军右路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经过六昼夜的艰苦行军,终于走出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与此同时左路军的张国焘却拒绝北上,并要求右路军转头南下。 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举行扩大会议。在会议上,政治局接受了彭德怀提出的建议,决定将中央红军一、三军团缩编为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员,毛主席担任政委。 俄界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迅速北上。9月17日,在突破腊子口天险后,正式进入甘南的开阔地带。此时的梁兴初在一军团担任直属侦察连连长。 这天侦察连刚刚做好午饭,战士们正在津津有味地享受“美食”。军团部通信员突然赶来,对梁兴初说:“梁连长,不要吃了,快去军团部接受重要任务!” 梁兴初连忙放下饭碗,跑步来到军团部。刚到军团部,他就看见林彪、聂荣臻等人正围在毛主席的身边看一张地图。梁兴初急忙问道:“什么任务!” 参谋长左权朝梁兴初招招手,然后指着地图说:“哈达铺离我们这里只有40华里,这是一个大镇子,没有国民党正规军防守,只有一些保安团和民团。你们连现在立刻出发,将哈达铺拿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战斗。” 左权顿了顿继续说:“拿下哈达铺后,继续向前侦察,记住要多筹集一些物资。好了,我要交代的就这些,不过一会毛主席还要亲自给你布置一个大任务呢!” 林彪 左权说完朝林彪和聂荣臻看去,并问道:“你们还有其他吩咐吗?”林彪摇摇头,眼睛不肯从地图上移开。聂荣臻则上前讲了几句鼓励的话,随后请毛主席下达指示。 毛主席见大家都说完了,便站起来对梁兴初说:“梁兴初啊,我现在是又渴又饿,急需精神食粮。你完成其他任务后,记得进城给我找点精神食粮,我就这么一点要求,你能完成吗?” “精神食粮?”梁兴初有些疑惑,什么是毛主席口中的精神食粮呢? 毛主席见梁兴初有些疑惑,便解释道:“没错,就是精神食粮。你们占领哈达铺后,去附近的邮局、书店,将近期的报纸和杂志都给我多搞几份回来,多多益善,我不嫌多。” 梁兴初此时才明白,原来毛主席需要的“精神食粮”不是吃的东西,而是报纸和杂志。梁兴初本以为毛主席准备让自己大打一场,没想到却是找报纸,他的脸上瞬间露出失望的表情。 毛主席见状哈哈大笑,然后说:“小鬼,脑子要开窍一点,有时候一张报纸能顶上1000条枪呢!这难道还不算重要任务吗?”聂荣臻、左权等人听后也不由得笑出声。 在毛主席等人的笑声中,梁兴初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主席和军团首长交给我的任务!” 梁兴初 梁兴初回到连队后,和指导员曹德连转述了毛主席等人的任务,紧接着他们召集班长以上的干部开会,发动大家献计献策,争取能够一枪不发就能占领哈达铺。 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决定智取。紧接着侦察连的战士们,全部换上之前在毛儿盖歼灭敌人时所缴获的新军装。梁兴初身穿一件配有中校军衔的服装,曹德连则穿少校军服。 当侦察连的战士们抵达哈达铺门口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就在战士们即将进城的时候,却被门口看守的保安队员给拦下了:“站住,站住,你们是哪个分队的?来干什么!” 梁兴初翻身下马,叉着腰严肃地说:“瞎了你们的狗眼,也不看看老子是谁!快开城门,耽误老子的公事,看老子不枪毙了你!” 保安队员被梁兴初的气势给吓到了,连忙弯腰赔不是:“长官息怒,长官息怒,是我眼拙,我这就开城门。” 与此同时,在城内的镇长和保安中队长听说“中央军”进城了,连忙出来迎接。他们恭恭敬敬地将梁兴初、曹德连等人请到镇公所喝茶,并说:“长官一路辛苦了,我们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饭菜,一会就能吃了!” 梁兴初和曹德连听后相视一笑,一个计谋在他们心中展开…… 毛主席:梁兴初立了大功! 在镇公所,梁兴初坐在客厅的正中间,他一脸神气地对镇长、保安中队长等人说:“胡长官(胡宗南)命令咱们兄弟到哈达铺堵截‘匪军’,兄弟是特务团副团长,奉命打前站。镇长‘剿匪’有责,赶紧为‘剿共’大军筹集粮草物资!” 镇长听了梁兴初的话连忙派人去筹集物资,不敢耽误一秒钟,生怕这位“特务团副团长”生气。 巧合的是,国民党军驻岷山县的少校副官此时也在哈达铺,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位少校副官带着几名卫兵,押送驮着物品的马帮返回岷山县。由于路程遥远天黑了才刚到哈达铺,于是少校副官便决定在哈达铺住下,第二天天亮再走。 本来这场晚宴是镇长为少校副官接风洗尘的,没想到半路却杀出个梁兴初。前文也说过了,梁兴初穿的是中校军服,而这位副官只是少校,官大一级压死人,因此坐在宴会中间的便是梁兴初。 此时少校副官越看越觉得梁兴初可疑,他正准备出言试探,没想到梁兴初却被身边的副连长刘云彪叫了进去。不一会梁兴初和刘云彪出来后,刘便站在少校副官身边不肯离开。 梁兴初知道镇内保安队和少校副官的几个卫兵的武器,都已被侦察连解除,他狠狠地瞪了少校副官一眼,大声喊道:“我们是红军先遣队的,你们的兵全被我们俘虏了,现在放下武器!” 少校副官听后下意识摸住腰间别着的枪,刚想拔枪射击,就被身后的刘云彪给制服了。镇公所里的干部们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场景,一个个被吓得不敢吱声。 就在这个时候,带人去邮局找报纸的排长回来报告:“连长,我们只找到几张陈年旧报,没有找到最近的报纸。问邮局的人,他们说这里根本没人看报纸。” 梁兴初不相信,他转身询问镇长:“镇公所没有最近的报纸?”镇长颤着声音说:“我大字不识几个,一向不喜欢读书看报,所以镇公所连班长报纸都没有。长官,我说的都是真话,不敢有半句谎言啊!” 梁兴初见镇长的表情格外认真,便相信了他的话。就在梁兴初发愁,不知道该如何为毛主席寻得“精神食粮”的时候,三排长突然拿着一大叠报纸跑来,说:“连长,我在检查马帮驮的物品的时候,在背包里发现了十几张报纸,都是最近的!” 梁兴初听了三排长的话瞬间喜笑颜开,他一把接过报纸,翻开看了看,有《甘肃日报》、《西京晚报》和《大公报》。梁兴初知道毛主席等人迫切地想要了解前边的敌情,于是让刘云彪带一个班的兵力,连夜抄小路将报纸和少校副官押回去。 报纸和俘虏送回军团部后,左权当即到隔壁屋子审问敌人,林彪和聂荣臻则翻开报纸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程子华和徐海东率领的红军连克两当、秦安等县城。 除此之外,聂荣臻还在报纸上看到“陕北‘赤匪’已成燎原之势,‘匪首’刘志丹占领安定、延长等县”的字样。聂荣臻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他高兴地对林彪说:“老林你快看,刘志丹在陕北闹翻了天!” 林彪接过报纸一看,一向严肃的脸上也露出笑容:“我就知道我这个黄埔同窗可以!老聂啊,看来我们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地找到了!” 聂荣臻点点头,然后对林彪说:“走走走,我们快去找主席,向他汇报这个好消息!” 毛主席得知“精神食粮”来了十分高兴,他一口气浏览了十几张报纸,高兴得将大腿一拍,然后说:“好啊,这个梁兴初可是立了大功了!给我‘抓’来了刘志丹和徐海东,还搞到两个军一块根据地,他功劳可是大得很啊!” 第二天,毛主席、林彪等人率部移驻哈达铺,9月27日在榜罗镇召开会议,会议上正式决定进军陕北。会议一结束,毛主席就召开师以上干部大会。 毛主席满脸笑容,他一手插着腰,一手打着强有力的手势,激动地说: “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陕甘有苏区,在陕北还有一块很大的根据地!那里不仅仅有刘志丹同志的陕北红军,还有抵达陕北的程子华、徐海东的红25军! 他们在陕北闹红了陕甘半边天,威胁到山西军阀阎锡山。陕北可是个好地方啊,那里是李闯王的故乡。我们现在就去陕北,和刘志丹、徐海东同志会师,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抵达陕甘苏区吴起镇。11月初,中央红军在离延安不远的甘泉,和程子华、徐海东、刘志丹等人率领的红15军团胜利会师。至此,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式宣告结束。 38军入朝第一仗失败,彭德怀大怒 1950年6月,朝鲜形势越来越严重,战火也逐渐逼近鸭绿江。毛主席亲自点将,让彭德怀挂帅,率领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作为平江起义的老部队,38军理所应当地成为彭德怀麾下的王牌军。 38军下辖第112、113、114师都即将前往朝鲜参战,此时38军的军长已经是梁兴初了。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第38军入朝第一仗打得并不是很好。 第一次战役期间,第39军取得云山大捷,重创美骑兵第1师;第40军取得温井大捷,痛歼南朝鲜第6师;第42军实施运动防御,成功阻击了东线的敌军。 唯有第38军表现十分不理想,先是攻击熙川城失利,紧接着又阻拦清川江不力。由于第38军没能按时阻拦清川江南北间敌军的联系,导致西线的敌人迅速撤到清川江南,损失不是很大。 彭德怀 在志愿军总部第一次战役的总结会上,彭德怀和其他几位军长、政委一一握手,唯独对梁兴初视而不见。当彭德怀在会上总结得失的时候,说: “志愿军入朝第一仗就打胜了,毛主席十分高兴。本来还担心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我们要吃亏,没想到没有飞机和坦克,我们一样能够打胜仗!” 彭德怀在会议上着重表扬了39军、40军和42军完成任务,说到38军的时候他只表扬了335团在飞虎山打得不错。紧接着彭德怀话锋一转,说:“可是有的部队由于没有作战经验,拖拖拉拉,坚决不执行命令!” 然后彭德怀提高嗓音,说:“38军的梁兴初来了没有?”梁兴初连忙回答道:“到!” 彭德怀骂得毫不留情:“梁兴初,你们38军为什么拖拖拉拉的?我让你们往熙川插,你为什么不插?都说你梁大牙是员虎将,我看倒像是鼠将!你说熙川有黑人团,一个黑人团就把你们吓住了!38军是主力?主力个鸟!” 其实梁兴初也很委屈,他也是因为弄错了情报而失去了歼灭敌人的良机。原来38军112师在满浦遇到了从前线撤下来的朝鲜人民军的一个师,其中还有位老战友,他曾在112师当过兵,参加过天津战役,直到1950年6月份才回到朝鲜人民军。 这位老战友向112师介绍说:“熙川已经被敌人占领了,是有1000多人的黑人团。”112师的师长听后十分疑惑,怎么熙川还多了个黑人团,难道自己的情报有误? 要知道黑人团的实力可是非常强的,更何况他们还要好的装备,如果轻举妄动的话,那么损失将会很大。于是112师只能以每夜23里的速度前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错过了歼灭敌人的最佳时机。 那天在战役总结会上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彭德怀怒火中烧,整个会议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在部署第二次战役的时候,作战处副处长杨迪指地图指得稍微偏了一点,彭德怀大声斥责:“怎么连个地图都不会指了?” 毛主席和毛岸英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年轻人站起来说话,他毫不胆怯地指着地图侃侃而谈,令人意外的是彭德怀既没有出声制止,也没有批评他目无纪律。这位年轻人正是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他在志愿军总部担任俄语翻译工作,不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